减轻“鸭嘴钳检查之苦”的卫生巾,女性买账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无论是期待还是怀疑,女性用户之所以对PadX卫生巾的发明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本质上还是反映了女性对于固有的妇科检查及其器具心存疑虑的复杂心理。毕竟,人们渴望非侵入式的妇科检查器具出现已经太久了。
题图 | 《非正常死亡》
提到让现代女性最为头痛的事,妇科检查一定名列前茅。
一百多年前发明的鸭嘴钳,至今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用于妇科检查中的主流工具。对于医生而言,它是廉价、便捷的医疗器械;但对于患者而言,它又会带来不得不面对的痛苦。
鸭嘴钳,可以被取代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有人做出了相关尝试。
最近,一款声称可以检测HPV的卫生巾“PadX”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其在产品说明中声称,女性只需要在经期血量最大的一天使用这款卫生巾4小时,确保卫生巾上收集到足够供检验的经血,再将卫生巾包装好寄送到指定的检验机构,等待检测结果即可。
这款卫生巾的研发者是香港(专题)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蔡佩桦。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她表示,这款产品不是为了“解决”鸭嘴钳而被发明,而是成为鸭嘴钳之外的另一选项。
鸭嘴钳带来的不适感、医护态度不够温和、检查手法粗暴、隐私问题得不到尊重……都是让女性对进行妇科检查产生顾虑的原因。因此,这项新发明出现时,不少人感到精神为之一振,毕竟,人们渴望非侵入式的妇科检查器具出现已经太久了。

等待做妇科检查的患者,需要张开双腿,以便医护人员使用鸭嘴钳进行检查。(图/视觉中国)
不过,在“女性科学家解决女性困境”的赞扬声音之外,一些争议也纷纷出现。有人质疑这款卫生巾的数据不够公开透明,对产品抱有怀疑的态度。害怕被背刺,也是人们质疑的原因之一:这会不会又是一个来收割女性红利的产品?
10月26日,香港卫生署也发布声明,不点名地指出以经血检测HPV的做法未有充分科学证据证实可靠,呼吁市民不要使用。对此,蔡佩桦及其团队于10月28日召开记者招待会解释临床研究的过程、相关数据和介绍其他国家经血检测HPV的相关研究,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提交更多能佐证PadX检测可靠性的科学依据。
社会上关于妇科检查器具的讨论一直存在。一方面,许多女性对鸭嘴钳检查感到不适,渴望新发明的出现;另一方面,当新发明出现一段时间后,又总是被争议包围。
女性对于妇科检查的复杂心理并不仅仅源于检查器械带来的不适,对于检查的羞怯、健康观念的缺失、对医疗成本的焦虑,共同导致了女性对妇科检查的犹豫和抗拒。想要扭转这种社会心理,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技术上的创新就能够解决的。

妇科检查器具,是否有新的可能性?
关于妇科检查,蔡佩桦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有些讽刺的事实。尽管她花了差不多十年时间进行女性疾病的研究,也深知接受检查的必要性,但到了每年体检的时候,她却总是会拒绝妇科检查。
蔡佩桦觉得自己的行为既“讽刺”又有趣。身为长期研究女性疾病的科学家,她非常清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帮助她及早发现病症。但即便如此,她还是过不了心理那关。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蔡佩桦。(图/由受访者提供)
除了个人对传统妇科检查的抗拒,身边人的亲身经历也促使她重新思考妇科检查器具的可能性。
蔡佩桦的一名女性亲戚曾经连续高烧两周,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子宫内有组织坏死的情况,手术中甚至一度失血过多。那名亲戚和她说,如果早一点知道的话,自己就可以及早介入疾病。
她的另一位朋友则有过被性侵的经历,出于一些文件上的需要,要开具目前的健康状况证明。朋友询问蔡佩桦目前的妇科检查有哪些方法可以做到非侵入式,但蔡佩桦查证搜索了许久,最后还是无奈答复对方:目前的检查方式都是侵入性的。“我记得她当时真的很失望,我也从这时候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有难以启齿的需求和顾虑。”
蔡佩桦告诉新周刊,在中国香港地区,尽管当地卫生署有一些针对女性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项目的优惠政策,但只有百分之三十几的女性会定期做这类检查。“这还只是城市,如果在农村地区,这个数据会更低。”蔡佩桦补充道。

妇科检查用的“鸭嘴钳”学名是阴道窥器。医生通过阴道窥器扩张阴道,使原本贴合在一起的阴道前后壁分离,从而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阴道和宫颈的内部情况。(图/视觉中国)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妇科检查是一件需要鼓起勇气去做的事。
进行检查的女性需要在陌生的诊室里张开双腿、暴露下半身,以便医护人员再使用鸭嘴钳器械,扩张开就诊人的阴道,接着再用棉签、棉棒一类的物品刮取宫颈,获得检测的样本。叫号声、讨论声从不太隔音的房门外传来,还可能面临个别医护不够尊重的催促和提问。在大部分情况下,传统妇科检查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舒适的体验。
因此,当看到有非侵入式的妇科器具被发明出来,网上迅速聚集了一批为此叫好的声音。“做女人不易,有多种选择是好事。”有网友如此评论道。

失望太多次的女性消费者,PTSD了
刚开始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芒狗也按捺不住欣喜的情绪。她目前在荷兰准备攻读博士学位,非常关注女性议题。在她看来,有女性科学家做出这样的新发明,无疑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
高兴之余,由于读研过程中长期接触科研,她习惯性地搜索和查证了这款发明的实验数据和资料,却发现并未查到公开的检测报告和文献。她发布了一则名为《抱歉我要唱点反调了》的视频,质疑这款产品的检测实验数据不够公开透明,存在疑点。

博主芒狗发布视频,认为应该辩证看待新发明的出现。(图/社交媒体截图)
芒狗告诉记者,如果想要评估一个医学检测手段是否可靠,更应关注灵敏度和特异性两个指标。灵敏度代表了能多大程度上找出真正的患者,特异性指的是不把健康的人当作患者的可能性。但翻阅包装和说明书许久,芒狗才在包装的一个角落处找到“灵敏度为96.3%,特异性100%”的数据。
提及有女性用户质疑这款卫生巾的实验数据不够透明时,蔡佩桦表示只要有查询需求,她和团队都会公开。但是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公开实验的文献部分,目前仍有版权相关问题需要处理。
芒狗则认为,自己并不是反对新技术,相反,她很支持和希望有更多能改善女性生活和健康的产品出现,但产品的数据应该公开透明。在她看来,女性进步的确很值得令人高兴,但自己习惯性地持有谨慎态度,因为许多产品和女性议题息息相关,有人也真的会因为女性主义符号而消费。

(图/《印度(专题)合伙人》)
这种保持关注、谨慎乐观的态度,可以视为一种女性消费者对市场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许多商家打着情怀和良心的标语,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生产出尊重女性、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但却在实际表现中让人失望。
今年3·15期间,央视曝光了卫生巾的生产乱象。演员黄子韬在直播中称“那些赚卫生巾黑心钱的人真的太恶心了”,并表示想做透明化的卫生巾工厂。然而,6月底,其卫生巾品牌“朵薇”上线没多久,就因含不明黑色异物被推上热搜;同样是今年,美发化妆品品牌施华蔻在一款烫发套装的产品说明中,将未经烫染的头发形容为“处女发质”。
这类以女性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又在宣传和产品上“背刺女性”的品牌屡见不鲜。女性消费者对主打女性市场的产品,抱有审慎态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今年3·15,央视曝光了卫生巾生产乱象。(图/社交媒体截图)
面向女性生活和健康的产品,令女性消费者失望了太多次,以至于当新发明出现时,她们自动调整为了“放低期待,暂时观望”的态度——人们害怕这又是一次还未来临的塌房,害怕女性的身体再一次成为资本营销的试验场。
蔡佩桦理解这类质疑和犹豫的复杂心理。在她看来,女性科学家的比例从整体而言并不大,与女性疾病相关的医疗研究进展也相对缓慢,而在市场上又出现了不少纯粹以商业为目的的女性产品。
蔡佩桦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学术研讨会。她记得,有一些男性科学家会分享自己发明的女性产品,但时常让她啼笑皆非:带有WiFi(无线网络)的月经杯、内含芯片的卫生巾……
“做女性产品的人很少,所以当有一个女性产品出来,很多用户会抢着买。但产品的初心是真的为了贴合女性权益,还是想在女性市场里捞一笔钱,时间会检验出来的。”蔡佩桦说道。

无痛的妇科检查,究竟还有多远?
无论是期待还是怀疑,女性用户之所以对PadX卫生巾的发明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本质上还是反映了女性对于固有的妇科检查及其器具心存疑虑的复杂心理。
芒狗在国内做过一次妇科检查。由于是临时增加的项目,自己并没有多少心理准备。不过,可能因为处于放松的状态下,芒狗回忆那次检查并没有太多不适感。但她也坦言,自己仍然对鸭嘴钳有一种恐惧心理,“如果那天我提前知道自己要做使用鸭嘴钳的检查,我可能会再犹豫个两三天才敢去医院。”

在社交媒体上,女性用户对这款能检测HPV的卫生巾进行讨论。(图/社交媒体截图)
在去年的“鸭嘴钳是不是妇科检查刑具”的讨论中,有医护人员耐心解释,表示女性的阴道壁是有一定弹性的,之所以觉得疼痛,很大部分是因为心理紧张导致的肌肉收缩,做检查时尽可能深呼吸放松,反而会减轻不适感。
虽然科学原理如此,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毫无芥蒂地放松。女性对鸭嘴钳的恐惧,不能仅仅用“不够勇敢”来简单概括。
社会对妇科疾病的污名化,同样放大了女性在妇科检查时的耻感,让人觉得被暴露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被评判的还可能是自己本人。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在做妇科检查时对医生表示疼痛或紧张,对方却大声回应“你都有过性生活/生过孩子了,怎么还会痛?”,让自己更加无所适从。

(图/《好东西》)
而对于妇科检查来说,效率和人文关怀变成了天平的两端,而国内的医疗环境注定让天平暂时偏向效率的一侧。在一天接待几十名病人、报酬却并不高的情况下,又似乎很难要求每一位妇科医生都足够温柔和耐心地对待病人。
今年33岁的蒲蒲一直听闻做妇科检查的不佳体验,看到新发明的新闻时,她觉得如果有可以更方便和无痛的HPV初筛方式,对女性来说再好不过。“就好像粪便潜血检查一样,可以先用试纸在家里测试,如果试纸有问题再去医院做肠镜。如果每一次检查都要动用鸭嘴钳的话,会让就医的心理成本变高。”
害怕面对妇科检查,必要时也得硬着头皮去检查——这更像是女性的常态。
而妇科检查能否不再是一个女性需要“克服”的心理阻碍,是否还有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又是否能经得起女性和市场的考量,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应受访者要求,芒狗、蒲蒲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