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奇了怪了!为什么不一样?
如果进一步解释:一个“中国人”是指泛泛而谈的全体中国人,比如:中国人就是喜欢说自己的家乡话,这是从整体而言的;另一个“中国人”是指具体的某些中国人,比如:中国人就是喜欢摆阔、喜欢攀比,这是从小群体而言的。
其实,“喜欢说自己的家乡话”的中国人,也只是代表绝大多数,也不是100%;“喜欢摆阔、喜欢攀比”的中国人,更是极其小的一部分。我们在平常说话时,遇到有上下文的时候,无需具体解释,也就是随意而谈,跟着前面的话题,继续展开。但如果没有上下文,猛然来一个“中国人就是穷惯了!犯贱!”,这就一棍子打倒一大片了!
这种情况,在人们交流过程中,也是时有发生。在加拿大,我们经常听人说:中国人喜欢大声喧哗!中国人喜欢窝里斗!中国人不修边幅!中国人一盘散沙!中国人随地吐痰!中国人抬高房价!等等。其实,这也只是一小部分中国人而已。但有些人就这样讲话,时间长了,老外们就觉得“中国人”是自己贬低自己。
从语言文字学上来讲,这就叫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就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比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市场上的汽车、房子、食品、电视等等。
一般来讲,笔者在一些文章开头,喜欢解释一下文章需要探讨的概念,或定义,然后才开始继续分析。这就避免了因概念的模模糊糊和似是而非而导致的误解、歧义和不准确。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人说:这种对概念的定义或解释不准确、不完整。其实,笔者对于自己所定义或解释的概念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决不是权威。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个人行为”的权利,大家可以探讨。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模糊不清,这还只是导致人们之间产生误解或曲解的一部分原因。另一个导致人们之间产生误解或曲解的原因,则是理解概念的角度、方式或层次不一样。
有半杯水放在桌上,有人说:这就是半杯水。另一个人说:这是半杯水,还有半杯空气。有一篇文章,讲《假如钓鱼岛之战,中国惨败》,最后结论:中国很可能会使用核武。有人理解是:中日之间最好不要有战争发生,应该和平解决。也有人理解是:中国面对这样的战争,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决不会失败。还有人理解是:中国就是一个流氓国家,动不动就威胁使用核武。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导致的。
最后谈一个可能导致误解或曲解的原因,那就是“概念外延的扩大化”。
公司经济不景气,有财务危机,老板开始裁员,首先裁掉一个女职员。外人一看,不分青红皂白就说:这老板不是东西,性别歧视!接着,老板裁掉一个中国人,这时,中国人说了:这是种族歧视!再后来,老板裁掉一个29岁的年轻人,这小伙子说了一句话:这是年龄歧视!最后,老板裁又掉一个搞攻关的职员,别人又说了:这是职业歧视!如此等等。
上述3种原因,也可能只是导致人们之间产生矛盾的一小部分原因,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写文章、写博客,也就是泛泛而谈、有感而发,写写生活、感叹人生,很少有人去研究或分析自己的一字一句是否“绝对正确”,或者是否经得起推敲。也没有必要去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或者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法律与文献论证的。那样做,累不累啊?还是网络休闲生活吗?当然,遵守基本的网络板规和为人底线,是人之常情。
网络生活,其实就是一种休闲生活。网友们通过写博、回帖、对话、交流,以达到解压、开心的效果。这也只是笔者个人的理解,大家不一定都是这样理解的。
真的就是“中国人”与“中国人”不一样!
相关阅读:
逃避心理在网络中的表现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20928
网络辩论及其行为目的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02647
网络批评与网络暴力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89531
误会和误解的产生与消除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76703
蓄意与无意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69487
如何应对他人的无意伤害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72920
如何化解思维模式的弊端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00073
多角度看问题的技巧与优势
https://www.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4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