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女士,请脱下女皇的新衣 [2015/03]
- 孙立军的人头能换来什么? [2020/04]
- 董卿女士这么说。。。 [2017/09]
-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争功而是反省 [2015/09]
- 俄国启封六千枚核弹、杀鸡儆猴? [2019/08]
- 成也红颜,败也红颜 [2020/01]
- 别了,共和国的舞娘们 [2017/05]
- 香港是香港人民的香港、不是资本家的香港 [2019/08]
- 将计就计,置于死地而后生 [2020/02]
- 大陆可能对台湾进行定点打击 [2018/08]
- 打仗不是打电玩 [2017/01]
- 论中国统一台湾的现实性 [2020/05]
- 川普退出伊核协议的算盘 [2018/05]
- 习无视邓的底气来自哪里? [2018/10]
- 南海之争一箭六雕,吓死诸葛亮 [2015/05]
- 寻求围歼中国海军的机会 ? [2020/08]
- 说说“定于一尊” [2018/07]
- 因功赎罪还是罪上加罪 [2019/06]
- 需要重视台湾一国三制的设想 [2023/02]
- 欲救今之寰球,舍我其谁也 [2017/06]
- 2020美国大选一览 [2020/11]
- 善意的设想与恶意的理解 [2023/05]
- 请忘了我,心上人 [2021/07]
- 给中共领导人的一个思考题 [2020/01]
- 苏联同时撤离阿富汗与金兰湾 [2023/06]
五、社会主义联合企业 马力
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在孤立系统中无法积累货币财富,否则会因购买力储存而产生市场剩余引发过剩危机。这种过剩危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生产的盲目性无关。所以资本经济的这个魔咒即便是垄断资本经济或国家资本经济都无法解脱的。不论个人或国家储存购买力都会产生相应的市场剩余阻碍资本的正常循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靠国家补贴民营企业的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国家资本经济。曾经的免费住房和服务都市场化后,这种国家经济又成了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家的利润储存和转移造成的资本回流不足,由国家银行印钞或政府卖地来补助。这种经济模式最终被资本的贪得无厌扭曲成了一种畸形的洗钱经济(见中国的洗钱经济)。当海外市场收缩后,贪婪的资本使中国经济陷入了困境。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年营业额超过两千万人民币)的总利润下降了20.6%。在41种行业中,利润下降的有27家。这是孤立系统与利润危机双杀的结果。
图中蓝线是今年每月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利润年化增长率。负值表示减少。
当海外市场不足时,怎样才能从经济困境中走出来?不妨先考虑一种没有海外市场的极端情况。曾经被西方国家封锁和制裁的社会主义国家便是一个例子。那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为避免经济危机和贫富分化,不能选择单一有价的市场经济,而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的经济模式。在公有企业中,劳动者和管理者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直接向国家领取劳动报酬。报酬的多少根据生产的财富而定,并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部分报酬还可以被储存起来而不产生市场剩余。在公有经济覆盖不了的空间,可以允许小型私人企业或商业填补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公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观选择,而是在孤立系统中唯一可使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公有经济中企业是公家的,也就是全民的,虽然常常使用国家或地方为名称。这与国有还不一样,因为工人参与管理和监督。同时银行也是公有的,只是打着国家的名号。民众可以储存购买力,只要将储存的购买力存入国家银行就行。这样民众的储蓄又回到了投资人手里,因而不会影响公有企业的下一波投资。这是一种十分巧妙的制度设计。它不同于国家资本经济的地方在于,没有中间的资本家将利润转移到国家银行以外的地方。即便有少量的钱没有存进银行,国家根据每年可交易的耐久产品的产值所增发的货币足以填补这部分缺失的投资。
上述原理可以用资金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路径来详细说明。国家资金(这里国家代表公有企业的法人)在生产中的周转回路是:
国家银行—企业—报酬&产品—市场&储蓄—国家银行
国家银行把资金放到企业,企业支付各种成本与劳动报酬给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劳动的作用下成本化作产品,所以成本在路线图中被省略了。一部分报酬与产品在市场完成交换后变回货币还给银行。而剩下的报酬也被存进了银行。银行再将这些资金发放到企业进行再生产。民众的储蓄虽然回到了再生产中,但银行依然保留着他们的储蓄账户。这些过程就是孤立系统中的公有经济能够在民众储存购买力的同时,仍然能够继续运行的秘密所在。
前面的讨论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是一个联合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民众把劳动所得的货币用于消费或储存起来而不影响生产的继续运行。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储蓄率高却没有经济危机。联合企业的另一个长处是可以挪盈补亏进行统筹兼顾,使临时亏损但十分重要的企业避免破产。要不然除工人失业外,还会给国家战略和经济远景造成损失。虽然一些企业的效益被拉低,但整个联合企业的效益却比资本主义国家高。统计数据可以证明公有制时期的中国尽管遭到西方的严密封锁没有出口经济,真实GDP的平均年增长率高于改革开放后的一半。想想那时是全民就业没有如今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和人口失业就不难理解。何况所有利润都是中国人的,不被外资所有。
需要指出的是联合企业的盈利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需要有专业训练和管理经验的领导人,而不是通过非盈利组织的公众选举产生领导人。管理人选举通常限制在少数有杰出能力和表现的专业人士内。这实际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是相同的。但因生产资料的公有,工人可以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和监督企业管理。而私人企业则完全由厂方说了算,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社会主义企业的这种垂直民主才是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但在非专业非盈利的公共领域,选举民主还是有一定的益处,也是可以实行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