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下23: 1-37】【王差遣人招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众长老来……。】在列王纪下第二十三章中记载了,约西亚再次与神立约;约西亚废除异教崇拜;约西亚带领百姓在耶路撒冷守逾越节;最后约西亚在米吉多被埃及法老所杀;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和约雅敬相继被立作王。本章首先说到:【王差遣人招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众长老来。王和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华的殿;王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王站在柱旁,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遵守祂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众民都服从这约。】“王差遣人招聚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众长老来。王和犹大众人与耶路撒冷的居民,并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华的殿;王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约西亚在听了先知户勒大的预言,得着了神“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到你列祖那里”(22:20)的应许后,他并没有满足于个人在神面前蒙恩,于是他就招聚犹大众百姓来听神的律法。因当时经过玛拿西五十五年的统治,神的话因受严重的偶像敬拜和恶政的影响而没能正确地传播,因此以色列人陷入了干渴之中(摩8:11),“王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就是公开宣读神的话,从而使百姓明白神的话和遵行神的话 。然后“王站在柱旁,在耶和华面前立约,要尽心尽性地顺从耶和华,遵守祂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站在柱旁”可能是犹大君王与神立约时所站的位置(11:14)。“在耶和华面前立约”,就是带领全体百姓重新与神立约,立志“要尽心尽性顺从耶和华,遵守祂的诫命、法度、律例,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约西亚是一个真正敬畏神的人,所以他体贴神的心意,这在神眼中看为宝贵。“众民都服从这约”。就是立志遵行神在申命记中说的话,顺从耶和华。
【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并把门的,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器皿,都从耶和华殿里搬出来,在耶路撒冷外汲沦溪旁的田间烧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从前犹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犹大城邑的邱坛和耶路撒冷的周围烧香,现在王都废去,又废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或译:十二宫),并天上万象烧香的人;】“王吩咐大祭司希勒家和副祭司,并把门的,将那为巴力和亚舍拉,并天上万象所造的器皿,都从耶和华殿里搬出来,在耶路撒冷外汲沦溪旁的田间烧了,把灰拿到伯特利去”。“副祭司”是指第二级祭司。约西亚吩咐人洁净圣殿,表明犹大百姓陷于偶像崇拜如此之深,约西亚要根除偶像痕迹,必须从圣殿开始,直到全地。“把灰拿到伯特利去”,在南北王朝分裂之后,“伯特利”成了北以色列人事奉金牛犊偶像的场所(王上12:27-33)。约西亚将拆毁偶像并焚烧之后,将其灰拿到以色列拜偶像之地“伯特利”,为了污秽伯特利的祭坛。“伯特利”位于北国以法莲支派境内,一百年前就已沦为亚述行省,但现在亚述帝国疲于应对东方的反叛,已经无力控制北国,所以约西亚的复兴行动可以遍及南北两国。“从前犹大列王所立拜偶像的祭司,在犹大城邑的邱坛和耶路撒冷的周围烧香,现在王都废去,又废去向巴力和日、月、行星(或译:十二宫),并天上万象烧香的人”。“行星”指星座,是亚述及巴比伦人所敬拜的神只。约西亚彻底执行宗教改革,包括除掉圣殿里的偶像和废去拜偶像的祭司,以及拆毁国中的邱坛和为假神而设的祭坛等。
【又从耶和华殿里将亚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沦溪边焚烧,打碎成灰,将灰撒在平民的坟上;又拆毁耶和华殿里娈童的屋子,就是妇女为亚舍拉织帐子的屋子,并且从犹大的城邑带众祭司来,污秽祭司烧香的邱坛,从迦巴直到别是巴,又拆毁城门旁的邱坛,这邱坛在邑宰约书亚门前,进城门的左边。但是邱坛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华的坛,只在他们弟兄中间吃无酵饼。又污秽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不许人在那里使儿女经火献给摩洛;】“又从耶和华殿里将亚舍拉搬到耶路撒冷外汲沦溪边焚烧,打碎成灰,将灰撒在平民的坟上;又拆毁耶和华殿里娈童的屋子,就是妇女为亚舍拉织帐子的屋子”。约西亚再次洁净圣殿,“并且从犹大的城邑带众祭司来,污秽祭司烧香的邱坛,从迦巴直到别是巴,又拆毁城门旁的邱坛,这邱坛在邑宰约书亚门前,进城门的左边”。这是洁净南国犹大的城邑。“迦巴”位于耶路撒冷东北,是亚撒王修建的北方边界要塞(王上15:22),代表犹大国的北界。“别是巴”是犹大最南端的城市,代表犹大国的南界。“从迦巴直到别是巴”就是代表犹大全国。“城门旁的邱坛”,是指耶路撒冷城门旁的邱坛。这是百姓集会、交易的热闹地方。在热闹的城门旁设立邱坛,表明拜偶像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但是邱坛的祭司不登耶路撒冷耶和华的坛,只在他们弟兄中间吃无酵饼”。南国犹大“邱坛的祭司”,也是利未支派的祭司,但却带头违背律法,在各地的邱坛烧香。约西亚就将这些假祭司集中到耶路撒冷,使他们可以活下去,却不能献祭。“又污秽欣嫩子谷的陀斐特,不许人在那里使儿女经火献给摩洛”。“欣嫩子谷”是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谷,亚哈斯王在此焚烧儿女献祭(代下28:3 ),后来变成耶路撒冷的垃圾场。“陀斐特”是献儿童为祭给摩洛神的场所。因此约西亚“不许人在那里使儿女经火献给摩洛”。
【又将犹大列王在耶和华殿门旁、太监拿单·米勒靠近游廊的屋子、向日头所献的马废去,且用火焚烧日车。犹大列王在亚哈斯楼顶上所筑的坛和玛拿西在耶和华殿两院中所筑的坛,王都拆毁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沦溪中。从前以色列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前、邪僻山右边为西顿人可憎的神亚斯她录、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亚扪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筑的邱坛,王都污秽了,又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将人的骨头充满了那地方。】“又将犹大列王在耶和华殿门旁、太监拿单米勒靠近游廊的屋子、向日头所献的马废去,且用火焚烧日车”。约西亚进一步洁净圣殿。“日车”是指太阳战车,玛拿西和亚们引进了许多外邦的偶像崇拜,太阳战车是献给太阳神的坐骑,因此被王用火焚烧。“犹大列王在亚哈斯楼顶上所筑的坛和玛拿西在耶和华殿两院中所筑的坛,王都拆毁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沦溪中”。“犹大列王”特指玛拿西王和亚们王。“楼顶上所筑的坛”,是为拜星象而设的祭坛,这些“王都拆毁打碎了,就把灰倒在汲沦溪中”。“从前以色列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前、邪僻山右边为西顿人可憎的神亚斯她录、摩押人可憎的神基抹、亚扪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筑的邱坛,王都污秽了”。“邪僻山”指耶路撒冷东面的橄榄山。所罗门曾经在此为他诸多的外邦嫔妃建造偶像的邱坛(王上11:7)。这些邱坛很可能是天然石头构成的,所以拆不掉,只能使其污秽。“又打碎柱像,砍下木偶,将人的骨头充满了那地方”。把人骨头堆在邱坛上,就是要彻底污秽那个地方,让人无法在原址上重建。
【他将伯特利的坛,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筑的那坛,都拆毁焚烧,打碎成灰,并焚烧了亚舍拉。约西亚回头,看见山上的坟墓,就打发人将坟墓里的骸骨取出来,烧在坛上,污秽了坛,正如从前神人宣传耶和华的话。约西亚问说:‘我所看见的是什么碑?’那城里的人回答说:‘先前有神人从犹大来,预先说王现在向伯特利坛所行的事,这就是他的墓碑。’约西亚说:『由他吧!不要挪移他的骸骨。‘他们就不动他的骸骨,也不动从撒马利亚来那先知的骸骨。】“他将伯特利的坛,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筑的那坛,都拆毁焚烧,打碎成灰,并焚烧了亚舍拉”。约西亚扫除偶像崇拜不只限于南国犹大,也包括早已沦为亚述行省的北国以色列。“约西亚回头,看见山上的坟墓,就打发人将坟墓里的骸骨取出来,烧在坛上,污秽了坛,正如从前神人宣传耶和华的话”。约西亚针对耶罗波安私自在伯特利所立的祭坛和祭司(王上12:28-32),将人的骨头烧在坛上面,使它不能再供献祭之用,又把祭司杀在坛上,应验了三百年前神人所说的预言(王上13:2)。“约西亚问说:‘我所看见的是什么碑?’那城里的人回答说:‘先前有神人从犹大来,预先说王现在向伯特利坛所行的事,这就是他的墓碑。’约西亚说:‘由他吧!不要挪移他的骸骨。’他们就不动他的骸骨,也不动从撒马利亚来那先知的骸骨”。“先前有神人从犹大来”,他就是“奉耶和华的命从犹大来到伯特利”的神人(王上13:1-2)。“从撒马利亚来那先知”,就是当年住在伯特利、哄骗神人的老先知(王上13:11)。
【从前以色列诸王在撒马利亚的城邑建筑邱坛的殿,惹动耶和华的怒气,现在约西亚都废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又将邱坛的祭司都杀在坛上,并在坛上烧人的骨头,就回耶路撒冷去了。】“从前以色列诸王在撒马利亚的城邑建筑邱坛的殿,惹动耶和华的怒气,现在约西亚都废去了,就如他在伯特利所行的一般”。约西亚洁净“撒马利亚的城邑”,最远到达“拿弗他利各城”(代下34:6)。撒马利亚早已沦为亚述的行省,但此时的亚述已经无力阻止约西亚。“又将邱坛的祭司都杀在坛上,并在坛上烧人的骨头,就回耶路撒冷去了”。约西亚杀了北国“邱坛的祭司”,却没有杀掉犹大“邱坛的祭司”,可能因为北国的祭司并不是利未人,根本没有资格作祭司献祭,律法规定这些人要被治死(民3:10)。【王吩咐众民说:’你们当照这约书上所写的,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守逾越节。‘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的时候,直到如今,实在没有守过这样的逾越节;只有约西亚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这逾越节。】“王吩咐众民说:’你们当照这约书上所写的,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守逾越节‘”。约西亚王命令百姓守逾越节,这是摩西律法所规定的,以色列人每年须守逾越节,纪念神领他们出埃及。但“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的时候,直到如今,实在没有守过这样的逾越节”。希西家王曾召集以色列人守逾越节,但在时间和洁净的条例上都没有完全遵守律法的要求(代下30:2-3)。“只有约西亚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这逾越节”。
【凡犹大国和耶路撒冷所有交鬼的、行巫术的,与家中的神像和偶像,并一切可憎之物,约西亚尽都除掉,成就了祭司希勒家在耶和华殿里所得律法书上所写的话。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凡犹大国和耶路撒冷所有交鬼的、行巫术的,与家中的神像和偶像,并一切可憎之物,约西亚尽都除掉,成就了祭司希勒家在耶和华殿里所得律法书上所写的话”。玛拿西所设立的异教崇拜被除掉,包括行巫术的以及个人的或家中的神像,可能用作占,“约西亚尽都除掉”。约西亚的改革是列王中来得最彻底的一次,“在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然而犹大因玛拿西的罪恶,仍要面临亡国的结局。【然而,耶和华向犹大所发猛烈的怒气仍不止息,是因玛拿西诸事惹动祂。耶和华说:『我必将犹大人从我面前赶出,如同赶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弃掉我从前所选择的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说立我名的殿。‘】“然而,耶和华向犹大所发猛烈的怒气仍不止息,是因玛拿西诸事惹动祂”。约西亚的回转是彻底的,但百姓的心却仍然不肯离开玛拿西败坏的诸事(耶3:6-11),所以“耶和华向犹大所发猛烈的怒气仍不止息”。因鉴察人心的神知道:【犹大还不一心归向我,不过是假意归我】(耶3:10),所以虽然约西亚“,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但“耶和华说:‘我必将犹大人从我面前赶出,如同赶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弃掉我从前所选择的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说立我名的殿’”。这是预言犹大将面临被掳,耶路撒冷被毁的结局。【约西亚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约西亚年间,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幼发拉底河攻击亚述王;约西亚王去抵挡他。埃及王遇见约西亚在米吉多,就杀了他。他的臣仆用车将他的尸首从米吉多送到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坟墓里。国民膏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接续他父亲作王。】“约西亚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约西亚年间,埃及王法老尼哥上到幼发拉底河攻击亚述王;约西亚王去抵挡他。埃及王遇见约西亚在米吉多,就杀了他”。当时巴比伦已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就向埃及求救,埃及王法老尼哥于是北上去会合亚述王。约西亚一向与亚述敌对,就要去阻止埃及王援助亚述,结果被埃及王所杀。“他的臣仆用车将他的尸首从米吉多送到耶路撒冷,葬在他自己的坟墓里”。而约西亚战死沙场,并不是不得善终,而是“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22:20),被神在“这地变为荒场、民受咒诅”(22:19)之前平安接走。之后“国民膏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接续他父亲作王”。
【约哈斯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三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他母亲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法老尼哥将约哈斯锁禁在哈马地的利比拉,不许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又罚犹大国银子一百他连得,金子一他连得。法老尼哥立约西亚的儿子以利亚敬接续他父亲约西亚作王,给他改名叫约雅敬,却将约哈斯带到埃及,他就死在那里。】“约哈斯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三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他母亲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约哈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约哈斯短短三个月统治,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结果“法老尼哥将约哈斯锁禁在哈马地的利比拉,不许他在耶路撒冷作王,又罚犹大国银子一百他连得,金子一他连得”。“利比拉”位于大马士革和迦基米施中间,在迦基米施战役之前,埃及法老尼哥的指挥部设在这里,所以将约哈斯带到在北边的“利比拉”。在迦基米施战役结束之后,再“将约哈斯带到埃及,他就死在那里”。约哈斯作王三个月”就被埃及掳去,神的国度成了埃及的附庸,神百姓的王也变成了法老的傀儡。因此所以在主耶稣基督的家谱里,把约西亚算作被掳巴比伦之前的最后一个王(太1:11)。【约雅敬将金银给法老,遵着法老的命向国民征取金银,按着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银,好给法老尼哥。约雅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西布大,是鲁玛人毗大雅的女儿。约雅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因“法老尼哥立约西亚的儿子以利亚敬接续他父亲约西亚作王,给他改名叫约雅敬”,于是“约雅敬将金银给法老,遵着法老的命向国民征取金银,按着各人的力量派定,索要金银,好给法老尼哥”。约雅敬不但“遵着法老的命向国民征取金银”,他还杀死了先知乌利亚(耶26:20-23)。“约雅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西布大,是鲁玛人毗大雅的女儿。约雅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约雅敬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列祖一切所行的”。犹大的罪已经定了。因此列王纪下的最后两章,全部都是神的审判,因神向犹大所发的怒气仍不止息。但愿我们今天都要像犹大好王约西亚那样,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不偏左右!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