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6: 1-40】【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在士师记第六章中记载了,因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之后“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呼求耶和华”,神就向基甸显现并呼召他前去攻敌;而基甸寻求蒙召的证据。本章首先说到:【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以色列人在【国中太平四十年】后,“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因此神再次借外邦人手管教和惩罚他们。这次“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米甸人”是亚伯拉罕与基土拉所生的后代(创25:2),曾与摩押人一起聘请巴兰来咒诅以色列人(民22:4)。【米甸人压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营寨。以色列人每逢撒种之后,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上来攻打他们,对着他们安营,毁坏土产,直到迦萨,没有给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驴也没有留下;因为那些人带着牲畜帐棚来,像蝗虫那样多,人和骆驼无数,都进入国内,毁坏全地。】“米甸人压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营寨”,“压制”指被强大的力量所制伏;“挖穴挖洞”指以色列人为了自我保护,他们离开居所住到隐藏的山洞里;“建造营寨”,是指具有防卫措施类似山寨的集中居住点。“以色列人每逢撒种之后,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都上来攻打他们”,“撒种之后”,指阳历的十月、十一月之间,此时刚刚完成一年的收割,也撒下了大麦小麦的种子,百姓正在打谷;仇敌此时前来攻击,目的是抢夺粮食;“亚玛力人”是雅各的孪生哥哥以扫的后代(创36:16);“东方人”指东方沙漠的游牧民族,即今日的阿拉伯人。“对着他们安营,毁坏土产,直到迦萨,没有给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驴也没有留下”。米甸人的攻袭从北方开始,下到迦萨,可见影响范围之广。“因为那些人带着牲畜帐棚来,像蝗虫那样多,人和骆驼无数,都进入国内,毁坏全地”。“带着牲畜帐棚来”,是指他们四处游走掠夺财物,到特定场所支搭帐棚居住;“像蝗虫”说明数目众多,而且破坏力极强;“骆驼”作运输工具,可以长距离搬运掠夺物。百姓本来指望靠拜假神巴力获得丰收,但神却允许他们的收成一次又一次地被仇敌抢走,以致白白劳作、无法享受,变得“极其穷乏”。我们若离弃真神、追求各种财神,神必然会让我们【将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该1:6),结果是“极其穷乏”、一场空。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曾领你们从埃及上来,出了为奴之家,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并脱离一切欺压你们之人的手,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们‘;又对你们说:’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你们住在亚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们的神。你们竟不听从我的话。‘】“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极其穷乏,就呼求耶和华”,“极其穷乏”因牲畜和财物被掠夺殆尽。以色列人在庄稼连续欠收七年以后,挣扎于饥饿的死亡在线,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困境中,他们“就呼求耶和华”。他们呼求的动机,并不是因为痛感自己的罪行,而是因为米甸人的缘故。“耶和华就差遣先知到以色列人那里”,“先知”就是被神差遣为祂说话的人。“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曾领你们从埃及上来,出了为奴之家”,“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这就是先知奉神的名说话。因以色列人在埃及被奴役(出1:11),故称埃及“为奴之家”。“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并脱离一切欺压你们之人的手”,“一切欺压你们之人”,是指米所波大米人(3:7-11)、摩押人(3:12-30)、非利士人(3:31)、迦南各族人。“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们”,“他们的地”包括约但河东亚摩利人的地,以及河西迦南七族人的迦南地。“又对你们说:’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神在此重申祂和以色列人的关系,是他们唯一的真神(出6:7)。“你们住在亚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们的神。你们竟不听从我的话”。“住在亚摩利人的地”,亚摩利人在此代表迦南七族,故指迦南地;“竟不听从我的话”,是指以色列人转去敬拜偶像假神。百姓前三次悖逆,只要“呼求耶和华”,神的拯救马上就显出来。到第四次呼求的时候,神却没有立刻施行拯救,而是先“差遣先知”来指出百姓的罪,呼吁他们回转悔改。【耶和华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橡树下。约阿施的儿子基甸正在酒榨那里打麦子,为要防备米甸人。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耶和华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橡树下”,“耶和华的使者”有时是指天使,但有时是指神自己,本章中的“耶和华的使者”和“耶和华”可以互用。“俄弗拉”可能位于玛拿西支派境内的示剑附近;“亚比以谢族”是玛拿西的后裔,住在河西地(书17:2)。“约阿施的儿子基甸,正在酒醡那里打麦子,为要防备米甸人”,“基甸”是神呼召他带领以色列人对抗米甸人;“在酒醡那里打麦子”,打麦子通常是用牲畜拉着碌碡,在平坦宽敞的禾场上进行,基甸害怕米甸人来抢,收成可能也不多,所以只敢躲在狭窄的“酒醡”里以手工打谷。“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基甸本来不是一个“大能的勇士”,他之所以被神称为“大能的勇士”,是因为神已经与他同在,只是基甸现在还不明白。虽然百姓听到了先知的责备,却仍然没有离开巴力,但神还是凭着恩典和信实再次显明了拯救,主动呼召玛拿西支派的基甸出来作士师。
【基甸说:’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上来”吗?祂那样奇妙的作为在哪里呢?现在祂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里。‘】“基甸说:‘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基甸并不知道“耶和华的使者”是谁,他所说的“主啊”是尊称。基甸的回话是在质问对方,因他们现在的境遇,显明并没有神的同在。“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上来吗?祂那样奇妙的作为在哪里呢?现在祂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里’”。基甸的意思是,倘若神真的与他们同在,怎么没有显出祂奇妙的作为呢?结论是,我们被神丢弃了。基甸说出了一半的事实,却没有说出另一半的事实,就是先知责备的:“你们竟不听从我的话”。当我们落到属灵的黑暗里时,遇到难处也会象基甸一样,第一反应就是怨天尤人,抱怨神“丢弃我们”,抱怨神“奇妙的作为”只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省察自己在神面前所犯的罪。【耶和华观看基甸,说:‘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吗?’基甸说:‘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耶和华对他说:‘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耶和华观看基甸,说:‘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吗?”“观看”是指同情地注视;“你这能力”表示神应许将驱敌的能力赐给他;“我差遣你去”,表示神应许与他同在。“基甸说:’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这时基甸已经听出了神话语中的权柄,他说的“主啊”是对神的尊称。“我有何能”,他诚实地承认自己的无能。“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但“耶和华对他说:‘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这里“耶和华”表示,“耶和华的使者”就是神自己;“我与你同在”神正式表明与基甸同在,“如击打一人一样”,意思是必能得胜。
【基甸说:‘我若在祢眼前蒙恩,求祢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与我说话的就是主。求祢不要离开这里,等我归回将礼物带来供在祢面前。’主说:‘我必等你回来。’基甸去预备了一只山羊羔,用一伊法细面作了无酵饼,将肉放在筐内,把汤盛在壶中,带到橡树下,献在使者面前。神的使者吩咐基甸说:‘将肉和无酵饼放在这磐石上,把汤倒出来。’他就这样行了。耶和华的使者伸出手内的杖,杖头挨了肉和无酵饼,就有火从磐石中出来,烧尽了肉和无酵饼。耶和华的使者也就不见了。基甸见他是耶和华的使者,就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因为我觌面看见耶和华的使者。’耶和华对他说:‘你放心,不要惧怕,你必不至死。’于是基甸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沙龙’(就是耶和华赐平安的意思)。(这坛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基甸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给我一个证据,使我知道与我说话的就是主”,“给我一个证据”,为要证明是出于神。“求你不要离开这里,等我归回,将礼物带来供在你面前”。“礼物”是向神奉献的贡物或祭物。“主说:‘我必等你回来””。表示神容许基甸求证的行为。“基甸去预备了一只山羊羔,用一伊法细面作了无酵饼”,“一伊法细面”,约折合22公升的细面,另加上一只山羊羔,是相当厚重的礼物,表示基甸诚心付出代价以求证对方真的是神。“将肉放在筐内,把汤盛在壶中,带到橡树下,献在使者面前”,“肉…汤”表示山羊羔已经被煮过。“神的使者吩咐基甸说:‘将肉和无酵饼放在这盘石上,把汤倒出来。他就这样行了”,“盘石”是当作临时祭坛之用。“耶和华的使者伸出手内的杖,杖头挨了肉和无酵饼,就有火从盘石中出来,烧尽了肉和无酵饼”。“火将基甸献上之物烧尽,表示神的悦纳(利9:24)。“耶和华的使者也就不见了。基甸见祂是耶和华的使者,就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见祂是耶和华的使者”,是指他看见祂就是神自己;“哀哉”表示大祸即将临头。“因为我觌面看见耶和华的使者’”。以色列人相信,人若看见神的面就不能存活(出33:20)。“耶和华对他说:‘你放心,不要惧怕,你必不至死’”。其实,这就是神与他同在的明证。“于是基甸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沙龙”。“坛”指祭坛;“耶和华沙龙”意思是耶和华是平安,因为神安慰他说:“放心,不要惧怕”。“这坛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直到如今”。基甸在神面前恢复了平安,神的百姓也将在神面前恢复平安,这是神拯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