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2: 1-23】【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在路得记第二章中记载了,在神的引导之下,路得来到波阿斯的田里拾取麦穗;波阿斯厚待路得;路得晚上回去将所得交给婆婆拿俄米;拿俄米嘱咐路得要一直在波阿斯田里拾取麦穗。本章首先说到:【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啊,你只管去。’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这里重提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是为了说明他与波阿斯是”亲族”,也就是说有血缘关系的人。“大财主”,是指有名望、又富有的人。“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啊,你只管去’”。 “容我往田间去”,表示路得对婆婆的感人孝心。律法规定,【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利23:22),【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申24:19)因为路得是寡妇,所以她依这律法,可以到田间去拾取麦穗。虽然律法有规定,但士师时代的百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士2:11),路得并不知道谁肯谨守遵行神的律法,因此她盼望“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于是“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路得“恰巧”来到波阿斯的田中,这不是巧合,也不是她的幸运,乃是神的安排。
【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对收割的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他们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她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常在这里。‘】“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对收割的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他们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这样的打招呼与大祭司的祝福十分相似(民6:24-26),表明波阿斯和仆人们即使在工作中,也时刻活在神的面光当中。他们与神有这样美好的关系,就会乐意让“寄居的与孤儿寡妇”,按照律法“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让自己的恩典也成为别人的祝福,让自己的工作能荣耀赐福的神。“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她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常在这里’”。“是那摩押女子”,表明路得跟随婆婆投靠神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伯利恒,并且得着了众人的赞许。路得“摩押女子”的身份,也让百姓看到神不单接纳以色列人,也同样接纳投靠祂的外邦人。这“屋子”,可能是临时搭起来遮荫的棚子。
【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我的仆人在那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对他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祂的赏赐。‘路得说:’我主啊,愿在你眼前蒙恩。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我的仆人在那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对他说:‘我既是外邦人,怎么蒙你的恩,这样顾恤我呢?’”波阿斯称路得为“女儿”,表明他们二人在年龄上有相当的差距。路得清楚地知道自己“外邦人”,知道“拾取麦穗”是因着恩典。但神却借着波阿斯满有恩惠的话,给投靠祂的路得恩上加恩,印证她的投靠是正确的。“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祂的赏赐’”。波阿斯是一位认识神的人,虽然他对路得满有恩惠,但却知道人能给的都是有限的,只有神是无限的,所以他更祝福路得:“愿你满得祂的赏赐”。“路得说:‘我主啊,愿在你眼前蒙恩。我虽然不及你的一个使女,你还用慈爱的话安慰我的心’”。而路得就是从“使女”都不如的地位,最后成为波阿斯的妻子。路得自从“丈夫死后,生活就陷入了困境,但正是因她在“丈夫死后”所行的一切,成了她人生的转折,也成了万民的祝福。
【到了吃饭的时候,波阿斯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她吃饱了,还有余剩的。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到了吃饭的时候,波阿斯对路得说:‘你到这里来吃饼,将饼蘸在醋里。’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边坐下;他们把烘了的穗子递给她。她吃饱了,还有余剩的”。这“醋”是将葡萄汁与油拌在一起的调料,味道新鲜,且具有恢复体力的效果。“烘了的穗子”是指炒麦粒。在收割时节,人们用篝火或铁板炒尚未成熟的麦粒,以此代饼而食。“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波阿斯不仅允许路得拾取麦穗,还特意吩咐仆人使她能拾取更多的麦穗,神为了祝福路得而使用了波阿斯。
【这样,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她就把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看,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婆婆问她说:‘你今日在哪里拾取麦穗,在哪里做工呢?愿那顾恤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诉婆婆说:‘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做工。’拿俄米对儿妇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说:‘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这样,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她就把所拾取的带进城去给婆婆看,又把她吃饱了所剩的给了婆婆”。到了晚上,路得将所拾取的麦子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一伊法”大约有22升,是普通女子所能拿得动的最大份量,这足够路得与婆婆拿俄米二人吃饱而有余。“婆婆问她说:‘你今日在哪里拾取麦穗,在哪里做工呢?愿那顾恤你的得福。’路得就告诉婆婆说:‘我今日在一个名叫波阿斯的人那里做工。’拿俄米对儿妇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他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拿俄米又说:‘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至近的亲属”,包括【兄弟,或伯叔、伯叔的儿子,本家的近支。】(利25:48-49)律法规定,“至近的亲属”有责任赎回弟兄的产业(利25:25)。这位有智慧的犹太妇人拿俄米便知道波阿斯是路得已去世的丈夫的近亲,她还知道神要在路得身上施展奇妙的作为。【摩押女子路得说:‘他对我说:’你要紧随我的仆人拾取麦穗,直等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女儿啊,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这才为好。‘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路得仍与婆婆同住。】“摩押女子路得说:‘他对我说:’你要紧随我的仆人拾取麦穗,直等他们收完了我的庄稼。‘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女儿啊,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这才为好’”。“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意思是不要离开波阿斯的田,因为神要路得在波阿斯那里蒙恩。路得所注意的是“拾取麦穗”,拿俄米所注意的却是“至近的亲属”和“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于是路得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拾取麦穗,直到收完了大麦和小麦。路得仍与婆婆同住”。收割季节先是收割大麦,然后收割小麦,持续七个星期。收割季节结束了,路得“仍与婆婆同住”,这表明她惦记着奉养婆婆,她也顺服婆婆,更顺服在背后管理着他们的神。路得既顺服在神的安排里,所以神就负责让她按着祂的旨意升高!今天当我们专心顺服神的时候,神的手也会在那里为我们预备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超过我们的所求所想。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完全的信靠、顺服神,让神以祂美好的计划来引导我们的生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