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吃腊八粥zt

作者:ZTZT  于 2015-1-28 00: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流水日记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中的腊八节。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今天来来去去的电话中讲来讲去的都是腊八粥。

腊八节是个什么节?我父母那时好像从来不过腊八节的,所以我从来也不晓得这个节日,今天家有良母在小区里治安值班回来跟我提到腊八节,有人告诉她说是穷人没有吃,沿街讨好杂粮拌在一起吃的糨糊粥。听了半信半疑,就“百度”一下求证,“百度”告: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噢,这一点是明白了,为糨糊粥是释伽牟尼吃剩的。这糨糊粥,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腊八粥”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粥呢?继续“百度”:

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家有良母是喜欢吃粥的,但我是不吃的,家有儿女也是不吃的,于是她也不太煮粥来吃,今天的腊八粥自然也是有想而不煮的。毕竟烧一锅腊八粥至少要有大米有薏米有花生有红枣有桂圆等等八种花样,于是煮出来的粥肯定是满满的一大锅,靠家有良母一个人吃,不晓得要吃到哪年哪月了,她当然是“不敢为之”的。有报道讲有寺庙在分派腊八粥,有市民冒雪去领取。家有良母当然不会是轧这种闹猛的,我也不会让她去。想吃,就到超市里去买几罐八宝粥,不是一样的吗?

电话中跟朋友也是这样建议的,朋友觉得我的“主意”不错。

前几日,有人在微信中给我发来这样一条消息,说上海有50样吃货,问我吃过几样?

1.南翔小笼,2.包脚布,3.生煎馒头,4.烧麦,5.糍饭,7.大饼油条,8.菜肉大馄饨,9.三鲜小馄饨,10.周庄元蹄,11.白斩鸡,11.咸豆浆,12.德兴馆焖肉,13.鲜肉月饼,14.臭豆腐,15.鲜得来排骨年糕,16.大闸蟹,17.酒酿小圆子,18.墨鱼大烤,19.外婆红烧肉,20.糍饭糕,21.水晶虾仁,22.油面筋塞肉,23.锅贴,24.青团,25.烘山芋,26.四喜烤麸,27.豆腐花,28.咖喱牛肉汤,29.咸肉菜饭,30.小金陵盐水鸭,32.条头糕,32.菜馒头,33.蟹壳黄,34.麻球,35.糟毛豆,35.南汇水蜜桃,37.上海冷面,38.鸡鸭血汤,39.炒螺蛳,40.菜泡饭,41.开洋葱油拌面,42.七宝白切羊肉,43.罗宋汤,44.八宝辣酱,45.爆鱼,46.肉丝炒年糕,47.春卷,48.小绍兴鸡粥,49.糖醋排骨,50.油豆腐细粉汤。

看着这一份吃货单子,我倒是有点兴趣的。

南翔小笼,名气太响了,大家都晓得,就不提了。当年家住太平桥时,太平桥的大饼油条糍饭生煎都是蛮有名气的,我在上班时早点就是这些东西。太平桥还有一样,葱油饼,5分一只,诱得很多食客“不远万里”赶来排队购买。太平桥大新春饭店的阳春面也是一绝,夏天还有薄荷绿豆汤,9分一碗,比阳春面还要贵(音:JU。)1分。现在太平桥晋升成为了新天地,太平桥的小吃也就成了广陵散。白斩鸡也是小绍兴的好。小绍兴在云南路上和小金陵盐水鸭贴对面。不过,现在的鸡不是那时的鸡了,所以很少再去光临了。小绍兴的鸡粥我是吃惯的。那年我胃出血手术,之后,吃半流汁,我大哥经常去小绍兴为我买鸡粥,去晚了还买不到。现在,浦东昌里路上的小浦东鸡店的鸡粥也好吃。墨鱼大烤,得要去宁波餐馆吃,那才称得上正宗,不过我在家做的墨鱼大烤也是“味道好极了”的。菜馒头要算城隍庙素菜馆的香菇菜包最好吃。那时,我刚进厂时,车间里有位师傅家住城隍庙,经常为我们买菜馒头,5分,半两粮票,一买就是保温筒满满一筒,到厂还分不过来。重庆南路沧浪亭的糕团、淮海中路光明邨的糕团都好。油豆腐细丝粉汤,太平桥也是不错的,但还是城隍庙的好吃,城隍庙还有双档和单档,也就是百叶包(千张包)有名气的。其实,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的两面黄,王家沙对面的红甜心的酱鸭也是沪上一绝。鲜得来排骨年糕原来在西藏中路的,现在也动迁到云南路小吃一条街上去了,味道也大不如以前。外婆红烧肉,只要是上海本帮菜馆都做得很好,老人们很喜欢,因为有点传统,也因为肉质酥,老人咬得动。乃至于水晶虾仁、八宝辣酱、四喜烤麸、油面筋塞肉、炒螺蛳等早已经属于上海人家家常小菜,呒啥稀奇了。

这其中,我唯一没有吃过的是周庄元蹄,因为我还没有去过周庄,周庄属江苏昆山,那天从千灯玩好回来就约过“下次”去周庄,却至今还没有轮到“下次”,不过等哪一天被划进上海版图时再去吃也来得及。

2015127日by孤山瘦水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1: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