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这是一个好问题:中国武术大师为什么总是挨揍?

京港台:2020-5-21 12:28| 来源:腾讯新闻 | 评论( 20 )  | 我来说几句


这是一个好问题:中国武术大师为什么总是挨揍?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大师挨打,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界的日常,太极、咏春、八卦各大门派前仆后继,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从训练水平、职业态度的差距来看,中国武术掌门挨打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不能正视差距,他们不仅过去曾经挨打、现在正在挨打,将来仍将继续挨打。

  

  你知道直挺挺地倒下去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

  太极宗师马保国亲身为大家演示了。

  

  这一场面就发生在前天。在山东的一场擂台赛中,混元形意太极门创始人马保国在比赛中仅用时30秒就被击中面部,倒地不起。

  击倒他的,是50岁的业余选手王庆民。根据王庆民在所的山东金鼎智达武术健身俱乐部的声明,王庆民实属民间传统武术爱好者,在部队学过一些擒拿格斗,退役后主要学习形意拳,仅此而已。

  这是赛前马保国发布的微博:

  

  这是他赛后发布的微博:

  

  显然马保国并没有为传统武术正名,他只是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正名了一下。

  马保国并不是第一个在擂台上被痛打的传武大师。在他之前,太极雷雷、里合腿田野等多名大师都已经栽过了跟头。

  大师挨打,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界的日常,太极、咏春、八卦各大门派前仆后继,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

  每个大师上台之前都自信满满,声称要教训无知狂徒,为传统武术正名。一登擂台,却又纷纷丢盔弃甲、脸肿鼻青。

  为什么中国的武术大师如此不堪一击?

  掌门花式挨揍史 史上最快倒地:雷雷

  第一个开启传武擂台之旅的是太极传人雷雷。

  

  雷雷对传统武术,尤其是自己修习的太极充满自信,对现代搏击颇为不屑,自称能轻松破解MMA(综合格斗)中公认无解的技术裸绞。因此与退役MMA选手结下梁子,约了一架。

  在开战之前,雷雷摆出了白鹤亮翅的抱架:

  

  这个抱架很帅,但是不太实用:三秒钟过后,雷雷就被击倒在地,并被按在地上痛殴,在比赛仅进行了10秒钟的情况下,裁判不得不提前中止比赛,解救雷雷。

  

  在赛后采访中,雷雷表示摔倒并不是因为对手的拳太重,而是自己脚底打滑;

  交手中落入下风则是因为手下留情,没有使用内力。

  被问及为什么有内力不用,雷雷表示:可能会出人命,术高莫用。

  值得一提的是,马保国在赛后曾点评:雷雷不懂实战,不懂接手,而自己则懂得接化发,可以唱着歌破裸绞。

  史上首位被裁判KO的选手:郑家宽

  郑家宽身兼咏春、太极两派弟子身份。一方面,除了自称习得失传已久的《五枚师太古咏春金鸡拳》外,他还拜入太极大师马保国门下成为入室弟子。

  去年五月,郑家宽与跆拳道选手张龙进行了一场跨界对决。

  

  在比赛中,郑家宽多次使用掐喉咙等犯规动作,先后被裁判警告三次,最终被张龙使用十字固技术制伏。

  

  正常来说,此时比赛胜负已分,双方应当握手言和。恼羞成怒的郑家宽却在起身之后偷袭对手。此时,看不下去的当值裁判出手了,他使用一招裸绞从背后再次制伏了郑家宽。

  

  由于本场比赛,郑家宽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对手和裁判先后制伏的男人。

  双拳不敌一手:余昌华

  太极输了,中国功夫没输,毕竟其他门派还没有出手。很快,两位咏春高手也站出来向现代搏击宣战。

  他们是一对师徒,师傅余昌华是咏春六段,据称是叶问徒孙,徒弟丁浩年龄26岁,正是拳怕少壮的年纪。

  

  和余昌华对垒的是业余拳击手熊呈呈。据熊呈呈称,他右臂曾受严重伤病,所以右臂背在身后,打拳只用左手。

  可能是缺乏对阵独臂选手的经验,余昌华的咏春寸拳、标指等高级技术无从施展,反而很快被让了一只手的熊呈呈击倒在地:

  

  原定三回合的比赛在进行了一回合后,裁判宣布提前结束,因为比赛已经没有悬念。

  赛后,余昌华总结了比赛失利的部分原因:

  首先,自己带伤上阵,但是很硬汉,没有对外声张。

  

  其次,食宿不到位,7个人才两个菜,没有吃饱。

  

  再次,比赛场地突然由广东改到北方,气候不适应,牙疼、流鼻血,影响竞技状态。

  虽然裁判判余昌华负,但他认为:熊呈呈在攻击我的过程中有效的击中的话,就一两拳。

  也就是说自己没输。

  一场比赛被打倒六次:丁浩

  余昌华的弟子丁浩则主动向年龄比自己大13岁的选手发出挑战,誓要为师门报仇。

  

  一开场,他就使用咏春寸拳连续攻击对手的头部,孰料对方被击中几下后并未受伤,反而将丁浩摔倒在地。此后丁浩连续被击倒六次,裁判宣布比赛结束。

  

  除了师傅余昌华总结的部分原因,如食宿、气候之外,丁浩还提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场地都是对方的人,赢了可能走不掉。

  有媒体采访了当值裁判,他对丁浩的评价是:一分钟后还在坚持还是挺顽强的。

  对于这场比赛,咏春全国总会表示:二人不能代表咏春。

  开局挂彩:田野

  接下来粉墨登场的是里合腿高手田野。

  

  田野的看家功夫是腿法,自称曾打败俄国80KG级拳王。

  他的出场look是貂皮大衣,赛前宣言是:要用里合腿和铁牛肘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武术。

  比赛开始后,田野开始了狂风骤雨的攻势,不停用摆拳攻击对手头部,攻势虽猛,对方却无动于衷。反而是田野挨了一套肘击+上勾拳之后,马上血流满面,紧急包扎。

  

  带着纱布的田野在第二回合进行1分42秒之后,被一记飞膝击倒,比赛结束。

  

  赛前豪言要秀出的里合腿和铁牛肘也没来得及施展。

  几天后,有人在火车站遇到了田野,他独自一人拎着旅行箱,走路一瘸一拐,显得颇为落寞。

  

  传统武术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把自己骗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挨揍的滋味,田野、雷雷的师父、师叔们早就品尝过了。

  上个世纪,香港(专题)武术界曾多次到东南亚交流,次次都是惨败而回。

  

  1958年,香港太极拳师40秒被泰拳拳手击昏

  

  1974年,中泰拳师生死决斗,中方0胜4负

  早在民国时期,由于实战能力堪忧,有识之士对于国术向何处去这一问题就进行了深入探讨,主流意见是:练国术目的是要积极的来锻炼国民的体魄,并不是目的就在于格斗,套路形同体操,恰好合用。

  1955年,国家体委正式取消了对抗形式的武术比赛,以套路表演为主,武术全面体操化,距离实战就更远了。

  出生于1915年的国家级荣誉武术裁判康绍远,从民国时期就开始学习国术,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武术九段之一,亲身经历了传统武术套路化的进程。

  

  他对武术的看法是:武术就是套路,套路的形成才表明了武术的形成。武术不是起源于技击,而是起源于舞蹈。不能因为动作跟技击好像类似、相同,就误认为武术是为了打人的技击性练习。

  对于武术的实战能力,他评价道:年轻时,我也是坚信武术的技击性。后来接触了拳击、摔跤、击剑以后,从武术与这些项目的比较中,我才发现,武术就是一个锻炼项目和锻炼身体的各种姿势:如果不练习拳击、摔跤、击剑等项目,你是不会认清这个问题的。并且,从技击的角度来看,只练武术在认识上会走上歧路。

  

  可惜大多数传武练习者并不具备康绍远先生的自知之明。

  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写道:无知即力量,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雷雷、田野们的自信来源。

  在尝到现代搏击的铁拳之前,这些沉浸在个人世界的大师们,既没有经历过科学的训练,又严重缺乏实战经验,以至于对现代搏击体系训练下的对手一无所知。

  

  拳击手的力量

  

  拳击手的速度

  

  拳击手的敏捷性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搏击早已成为一门包含理论、装备、训练方法、饮食调配、心理辅导在内的精细科学,一项经受全世界十亿双眼睛考验的成熟项目。

  相比之下,传统武术仍在闭门造车,既不重视训练,也极少实战,不强调力量、速度、体能,反而沉迷于玄而又玄的内力、寸劲。

  在某档寻找武术大师的节目中,雷雷曾展示过自己的独门神功:向一只西瓜拍出一掌,然后让工作人员把西瓜切开,西瓜内部看起来像是腐坏了一般。

  雷雷解释道:这便是内力的作用。

  

  事后有记者透露,雷雷所拍打的西瓜,在表演之前已被工作人员做过手脚。

  其实,就算能打坏一个西瓜,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中国运动员林丹可以用羽毛球轻松打穿西瓜,靠的并不是什么秘不外宣的神功,就是大力出奇迹而已。

  

  在擂台上,无论是吕刚的点穴还是田野的里合腿亦或咏春的粘手、太极的卸力,最终都没有让传武大师们逃过被直拳与飞膝KO的命运。

  希望这些挨揍的惨痛经历能让传统武术爱好者意识到,作为一项运动,格斗并没有什么反物理规律的神奇窍门,它遵循一切运动项目的普遍规律:更快、更高、更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既然格斗是一项运动,那么格斗家首先应该是优秀的运动员,但任何项目里的像样运动员都不会有田野、雷雷这般糟糕的身材管理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训练痕迹。

  

  大腹便便的里合腿大师

  他们的实战表现正与他们的身材相配与格斗选手的比试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惨败。

  他们的拳头绵软无力,对手甚至懒得防守:

  

  田野VS格斗狂人

  

  丁浩VS熊呈呈

  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极差,连简单的直拳都防守不住:

  

  同样乏善可陈的还有他们的体能状况。

  昨天(6月26日),坐拥近200万粉丝、号称精通八极拳、千斤坠、寸劲掌的散手大师刘俊擂台对阵职业选手薄福凡,结果比赛进行1分钟后就因体力不支弃权。

  

  开场10秒钟后,刘俊向裁判表示:累死了

  没有基本的身体素质,一切技术都是空谈。

  不久前,71岁的施瓦辛格就用亲身经历证实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当时,施瓦辛格正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推广运动与健身的阿诺德体育节。

  现场粉丝火爆如潮,斯瓦辛格背对演讲台侃侃而谈。

  突然,一个黑影划过围观群众头顶上空,飞速跃起,合并双膝用尽全身力气,对准他的后背猛踹过去。

  

  结果,施瓦辛格只是踉跄了几步。

  

  反倒是偷袭者脸朝地面,被一股强大的定力,反弹下去,重重摔倒在地。

  涉事男子当场摔个四仰八叉,保安人员立即上前将其按住并制服。

  施瓦辛格毫发无伤,事后他在推特上这样回复袭击我还以为只是被人群挤了一下。

  刚刚做过心脏手术的施瓦辛格如此轻描淡写,不禁令人感叹:施瓦辛格壮得像一堵墙。

  如果站在现场的是雷雷、吕刚等传武大师,后果恐不堪设想。

  身体素质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石不仅仅限于格斗领域。

  由于糟糕的身材,中国男足运动员经常被调侃为白斩鸡,一种常见的说法是,由于人种差距,中国运动员很难练出健美的身材。

  易建联就是最佳证明。

  

  在登陆NBA以前,他就是一个竹竿身材、对抗能力严重不足的球员。

  但在美国待了几年后,他变成了魔鬼筋肉人。

  

  撕掉瘦弱这个标签,易建联个人形象得到一次大的提升。

  是自律让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强健的体魄。

  

  如今,在国际赛场上,能抗衡世界一流运动员的,也只有易建联。

  差距不仅仅来自职业运动员。体育产业是一座金字塔,只有全民体育构筑起牢固的塔基,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的选手。

  以中美两国都很流行的闯关类节目做对比。

  中国最流行的XX向前冲最大的卖点是衣着清凉的美女,相比之下,美国的同类节目堪称是极限运动。

  在巨石强森主办的最新闯关节目《泰坦》里,人气最高的选手之一克里斯鲁登虽然是一名残障人士,但身手之矫健,足以让普通人汗颜。

  

  

  生来只有两根手指的他一出场,就敢这样豪言没有我举不起的重量,没有我爬不上的墙,没有我无法跨越的障碍。

  健力扭转了他的命运。

  7次比赛,6次冠军,打破非官方记录。

  

  如今的他,爱上不管什么情境我能成功感觉,作为青年励志演讲家,他致力于向那些失去希望的孩子证明,希望是存在的。

  

  同样通过最严苛激烈体能运动节目,挑战身体极限,解释生命另一种可能的,还有这位身材最娇小,年纪最大的单亲妈妈选手。

  她有两个女儿,她为女儿而战。

  两位肌肉女生,徒手拉着绑着铁球的绳,制造狂暴气旋,撞向直立的铁柱子,谁在规定时间,最快将5颗柱子撞倒,谁获胜。

  

  她咬着牙,憋着劲,巧用力,转动身体,一口气连续撞倒4根,大幅度赶超对手。

  

  柱子的每一次倾倒,都是一次胜利,一个新的开始。

  巨石强森节目的选手覆盖美国境内各行各业,这个最先进,最具有开创性舞台,为无数人运动爱好者搭建了实现梦想的通道。

  在这些地狱级别的闯关节目里,甚至不乏青少年的身影。

  

  小小少年展现出来的速度和力量,足以秒杀一大波成年人。

  

  这身手,这敏捷度,绝非一个强字了得。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武术界活跃的不是骨瘦如柴的道长、就是大腹便便的和尚。指望他们与训练有素的职业运动员抗衡,实在是痴人说梦。

  我们距离真正的高水平格斗有多远

  2015年4月12日,在一档名为《昆仑决》的国内格斗赛事中,中国选手杨建平对阵日本(专题)选手孤山信,争夺该赛事的MMA轻量级洲际冠军金腰带。

  

  他的对手日本选手孤山信号称日本冲绳最强空手道,长期在海外训练,熟悉空手道、拳击、自由搏击、柔道和巴西柔术等多种格斗项目,多次斩获格斗赛事冠军。

  在比赛中,孤山信本来占尽上风,已经使用裸绞技术控制住了杨建平,却又突然松开手臂,使杨建平得以挣脱,展开反击。

  两分钟后,孤山信向裁判表示投降,杨建平获胜,取得金腰带及200万元奖金。

  

  这场扬我国威、痛揍日本拳王的好戏过程实在蹊跷。

  在外网上搜索孤山信的相关信息,只能找到一个没有照片的网页,页面显示他唯一的战绩就是输给了杨建平,是一位历史战绩0胜1负的最强空手道。

  

  无独有偶,去年10月份,一场六国拳王争霸赛在河南登封举行。据赛事主办方事先宣传,当天的重头戏将在51岁的少林弟子释延孜和来自坦桑尼亚、15战14胜1负的30岁的搏击悍将盖博瑞之间进行。

  

  在这场噱头十足的比赛中,搏击悍将盖瑞博毫无进攻欲望,只是象征性地发动了几次扫腿进攻,在挨了释延孜一拳后,便直接瘫软在拳台,用时43秒便举手投降。

  

  赛后有人证实,这位非洲拳王实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留学生(专题),在中国打了六场比赛,战绩为1胜5负。在该场金腰带争夺战中,他的出场费仅为6000元。

  在这种竞技水平的赛事中,当然不可能出现有实力的选手。

  内地第一代散打运动员邹国俊曾为多档国内比武节目担任顾问,但他坦承,由于中国选手的实力水平较弱,70%以上的国际一线拳手他都不敢引进。

  中国没有像样的搏击选手吗?

  有。在代表世界综合格斗最高水平的UFC联赛中,就有多位中国选手效力。

  

  UFC联赛使用标准的MMA(综合格斗)规则,对拳击、泰拳、柔道、摔跤等各种各样的格斗技术都保持开放的态度。在UFC联赛的中国选手中,有人练散打出身,有人练自由式摔跤出身但没有一个是传统武术门派培养出来的。

  在马保国被KO的同一天,中国选手宋亚东刚刚追平了亚洲选手在MMA项目上的不败战绩,在UFC排名中上升到第14位,刷新了中国男选手的最好成绩。

  

  宋亚东在比赛中

  更值得一提的中国选手女张伟丽。她在去年击败杰西卡安德拉德加冕UFC金腰带,又在今年4月击败乔安娜耶德尔泽西克成功卫冕,至今依然是女子草量级的世界第一人。

  

  作为后发力量,中国搏击这些年依靠科学训练、奋力追赶,已经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选手,而传统武术的掌门们,至今仍是全身上下只有嘴硬。

  从训练水平、职业态度的差距来看,中国武术掌门挨打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不能正视差距,他们不仅过去曾经挨打、现在正在挨打,将来仍将继续挨打。

  

  老舍曾经写过一部小说《断魂枪》,其中的主人公沙子龙以五虎断魂枪威震江湖,却在晚年放弃武艺,做回一个开客栈的普通人。因为他清楚地明白:在洋枪洋炮的年代里,自己的武艺传下去只会误人子弟,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棍棒不敌枪炮,套路不敌肌肉,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但许多年后,中国的掌门们还是不肯醒有的是在做梦,有的是在装睡。

  让掌门们挨几顿揍对中国搏击事业来讲未必是坏事,既然不愿意醒,就打醒好了。不断惨败同时又不断自欺欺人的中国传统武术,是没有出路的。

  在西方观众欣赏世界级格斗赛事的时候,中文互联网上最瞩目的比赛是打王八拳的掌门被业余选手暴打,这样的局面是时候改变了。

  如果能推动中国搏击事业的发展、强化全民体育意识,大师们的打也算没有白挨。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6 18: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