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困难户家摆茅台等高档酒 官方:已组成调查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2月3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春节走访困难户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文中被走访慰问人员家里带有高档酒瓶的配图引发部分网民质疑。城阳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纪委监委和区民政局已于2月4日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尽快对社会公布。
相关报道:
媒体还原“困难户家中摆茅台”::从亲戚宴席上带回仨酒瓶,是困难户不是低保户
整整一天,78岁的于老太都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包裹着。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和瘫痪在床9年的老伴,为何就被卷进了一场舆论风暴之中。
(2月)3日,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微信发布了一篇题为“春节走访困难户 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包社区干部分赴各社区走访困难对象。其中低保户231户、分散供养特困户34户、困难户263户。
住在棘洪滩街道北万社区的于老太和老伴,就是这263户困难户的其中之一。走访慰问人员和于老太交流的画面被做成了这篇公众号文章的配图。
引起轩然大波的,恰恰是这张图片。
有网友指出,于老太家中的柜子上有几瓶名酒,还有一个“冻顶乌龙”的包装袋,这是一种产自台湾(专题)的茶叶。就是这些东西,引发了网友们的质疑。
名酒从何而来?
“哪是酒?那是瓶子。”老人讲述了所谓名酒的来历。老人有个外甥,虽然差了一辈,但实际年龄只差8岁。也正因为年龄相差不大,因此老人和外甥一家经常走动。“19年或是18年,他过生日叫我去,还有他家的亲戚,他闺女、闺女女婿。我喜欢这个酒瓶子,拿回家摆着还好看,俺外甥还笑话我。“
棘洪滩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介绍,老人参加宴会捡回了三个空瓶子,“瓶子外一层灰,一滴酒也没有,两个茅台瓶、一个五粮液瓶子。”
至于“冻顶乌龙”,打开包装袋后,滚出来的是孩子的水彩笔、抹布、还有一个红色塑料袋。
另有部分网友继续着自己的质疑,例如老人家的装修、老人家还有一台电视机。画面左下角闪出的一抹灰黑色,部分网友判断那是一台跑步机。
与接踵而至的质疑相随的,是于老太瘫痪在床的老伴的呻吟声。
于老太的老伴姓杜,瘫痪在床9年。
棘洪滩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介绍,老两口目前居住在女儿家中。画面左下角闪出的一抹灰黑色是邻居家孩子的手推车。“电视很小,就是一台海信的普通电视。”该负责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这样的电视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很正常。
引发网友质疑的,是于老太的困难户身份。“春节走访困难户 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文章中明确提到,走访困难对象是三类群体,其中低保户231户、分散供养特困户34户、困难户263户。
对于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民政部门有严格的认定标准。但于老太和老伴不是低保户,也不是低保边缘户,而是社区的困难户。
因为疫情影响,当地政府为扩大弱势群体保障面,织密织实社会救助保障网,为辖区一些因病长期卧床、因残疾或精神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因突发变故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居民提供的救助服务、看望慰问,但不享受任何资金补助。
扒一扒这位“困难户”家里的好货
近日,某地街道办事处一篇名为《春节走访困难户,浓浓温情暖人心》的报道,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为什么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呢?
因为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当地街道办干部春节前夕走访了当地困难户的一些相关情况,可是在这篇报道中,附上的配图却让众多网友们浮想联翩。
例如在这篇报道配图的左上角,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在这部分的画面里,喜欢喝一点酒的人看一眼应该就会发现,从右到左,这摆放的应该是疑似五粮液、茅台、汾酒(或杜康酒)的酒瓶。
而这些酒,在市场上大多动辄就过千元。
一个困难户,竟然在家中摆放如此名贵的酒?难道这家困难户是一家喝得起名酒的人?
网友提出此质疑后,相关街道办也发布了回应,回应表示:“几年前,当事人家人到亲戚家参加宴席,看到客人喝剩的空酒瓶很是喜欢,于是就带回家中摆放到橱柜上,并不存在当事人及家人自己使用消费的情况。”
然而对于这个回应,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为什么网友们不买账呢?
因为再仔细一点你还能发现,在这位困难户的脚边,还摆放着这样的一个盒子:
这个盒子,远看虽然不起眼,放大后也虽然模糊成了这样:
但是放大后你对比一下还是能发现,这个盒子,应该就是下面这张图中的盒子:
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台湾冻顶乌龙茶”。
而这个贫困户家里的这盒疑似“台湾冻顶乌龙茶”的价格,在市场上少说也要1000元:
一个贫困户,家里除了摆放茅台等酒瓶外,还摆放着一个疑似上千元的茶叶盒,难不成这个茶叶盒也是贫困户捡来的?
是的,你猜对了。
因为据北京青年报自媒体「北青即时」报道,当地街道办的林主任表示:“这个台湾冻顶乌龙茶的盒子,也是一个空盒子,而里面装的,只是他们家老太太搜集的一些塑料袋。”
「截图来自北京青年报自媒体号“北青即时”」
那下面这个疑似跑步机或者按摩器的东西,又怎么解释呢?
据当地街道办林主任介绍:“这个是个婴儿车的把手,是邻居当时带孩子过来玩,顺手推过来的一个婴儿车。”
那这个大彩电又怎么解释呢?
当地街道办林主任又表示:“这其实就是个普通电视机,是她女儿淘汰不要的电视。”
「截图来自北京青年报自媒体号“北青即时”」
林主任虽然解释了网友们关于高档酒瓶、茶叶盒、跑步机和大彩电的疑问,但是只要细心点你还能发现,在这位贫困户的右手边,其实还摆放着一盆疑似君子兰的植物,而这么大一盆君子兰的价格,单就下面那考究的花盆,就少说也得几十上百元:
而且细心点你还能发现,在这张附图中,还出现了疑似带温度显示的湿度计、疑似葛根粉瓶子、疑似康巴斯钟表、疑似海参瓶子、疑似瑜伽垫等众多中产阶级家庭大都不能完全消费得起的物品:
难不成这些东西,也都是困难户去垃圾堆里捡来的?
如果林主任真是如此解释,那我只想说:“噢,我的上帝啊!噢,我的老伙计!噢,这真的是奇妙极了!”
看看这家困难户房子高档的装修风格、脚下的精致的木地板、以及整个屋子通透的采光性...
这些装修材料,难道都是困难户去垃圾堆里翻来,然后自己装上的?噢,我的老天爷啊...
为什么关于这个“困难户事件”,网友们会质疑纷纷且带有一些意见呢?
因为实际上,很多地方并没有对“困难户”明确的界定标准。虽然低保户有明确标准,但是“困难户”却因地域和评选标准的差异,呈现出各种“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很多老百姓不得不带着放大镜去看待一些“困难户”。
而且还总有一些老百姓认为,一些“困难户”,其实就是当地一些人的关系户。
回到开头的“困难户事件”,如果你是困难户,你会在家里收藏茅台五粮液等各种的酒瓶吗?
反正我是不会。因为据我所知,茅台的空酒瓶,其实是可以卖钱的。
而且几年前行情好的时候,一些茅台空酒瓶回收价还能达到四五百元一个:
如果我是困难户,那我肯定会把酒瓶卖了,毕竟我还是想吃得饱一点。
但如果你非要说这个困难户是个高雅的酒瓶爱好者,他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就是冒着不能吃饱饭的风险也要收藏酒瓶,那我也没办法。
身为困难户,没事去捡酒瓶和茶叶盒我可以理解,但是这家人的家里,竟然还有用精致花盆种植的君子兰,还有精致的电视柜,还有各种装饰品,而且装修得如此高档,还那我就有点疑惑了。
「许多精致的小葫芦和精致的电视柜」
难不成这些东西,也都是这家人从垃圾堆里翻来零部件,然后自己组装而成的?
难道这家困难户真的有如此闲情逸致,冒着吃不饱饭的风险,也要自学成才,依靠用垃圾堆捡来的零部件把家里装饰得井井有条,然后每天体验一把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难道这高档的欧式装修风格,精致的木地板,统统都是他们自己去垃圾堆翻来木板后自己装上去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这家人不仅是困难户,还是困难户发明家、困难户设计师啊。
看着这家困难户家中摆放的茅台、五粮液、大彩电、冻顶乌龙茶,还有疑似葛根粉、君子兰、海参瓶、装饰品等各种好货,我突然想起了最近很火的诗人贾浅浅。
因为此时我突然诗兴大发,只想化身为贾浅浅,为这家贫困户吟诗一首:
啊!
我是困难户,
但是我会捡茅台酒瓶。
啊!
我是困难户,
但我也会捡冻顶乌龙茶叶盒。
我是困难户,
但别人扔掉的
葛根粉、海参瓶、君子兰
都是我的最爱。
啊!
我是困难户,
我虽然没钱,
但是我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