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美民生消费品爆“缩水式通膨” 价不变 斤两少了

京港台:2021-10-18 05:02| 来源:苹果日报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美民生消费品爆“缩水式通膨” 价不变 斤两少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美国的消费者最近觉得洋芋片包装内的空气好像变多、盒装麦片的重量似乎变轻了。法新社17日报导,这些并不是消费者的幻觉,而是厂商使出“缩水式通货膨胀”(Shrinkflation)的老招,用减量的手法偷渡涨价目的。

  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之后的通膨,部分肇因于全球供应链瓶颈连连与缺工问题难解,公司行号承受的涨价压力也因此更大。

  人称“消费者先生”、为消费者关注商品“缩水”现象长达25年的律师杜瓦斯基(Edgar Dworsky)发现,最近几个月偷偷变相涨价的民生商品多达几十种,例如卷筒卫生纸、早餐麦片、罐头猫食等等。表面上价格没变,分量却缩水了。

  美国家庭早餐常见Cheerios麦片生产商、食品大厂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今年九月以原料、劳力成本暴增为由调整价格,但同时也改变“价格包装架构”(price pack architecture,PPA)策略,调整产品的包装尺寸或分量。

  以往大众多半不会察觉对这些小处的变化,到了网络时代却成了百姓关注的焦点。社群论坛Reddit“缩水式通膨”群组成员多达1万4500人,以打趣而非抗议的口吻,彼此分享有关民生消费品项变相涨价的情报。

  俄勒冈州一名44岁软件工程师就说,他觉得缩水式通膨是“玩阴的”,远比直接涨价无感,但消费者往往等到“减量不涨价”一阵时日之后才察觉是变相涨价,“这时就会感觉自己被耍了”,比起明著涨价,这种偷斤减两的手法给人的观感糟糕得多。

  法国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y)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行为实验室的行销学教授尚登(Pierre Chandon)认为,消费者之所以觉得受骗,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误以为产品的分量都是标准化控管。我们以为商品的重量是固定的,就不会去注意数字的变化了”。他说,市面只有少许商品是以标准化的分量分装,例如酒类。

  俄勒冈州52岁居民强森(Brian Johnson)说,最近他才注意到当地人爱吃的一款冰淇淋包装显示的容量数字有变,原本1420毫升,现在竟减少230毫升之多,“我明白这些业者这么做是因为民众对价格的概念来自于多年的消费经验,购买特定容量的商品会有预期的价格区间带”。

  杜瓦斯基说,业者不会随随便便就采取缩水式通膨的方式涨价,“这都经过精打细算”,即使收到些许抱怨,业者只要花少许的钱寄折价券给消费者就成了,让消费者持续回购。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文献载明消费者对任何分量缩水的商品产生反抗之举,即使Reddit“缩水式通膨”群组成员也几乎未曾发动抵制特定品牌。尚登直言,“或许我们早就知道这是常态,如果上当了,那也是因为我们购物的时候不用心”。

  美国中央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行销学教授克利许纳摩希(Anand Krishnamoorthy)说,当大众淡忘商品以减量的手法变相涨价之后,商品也不会回复到原本的分量或尺寸。这种情况在很多消费层面都可以看得到,都会区的迷你公寓、飞机座位窄得可怜的空间,都是缩水的例子。“消费者对于尺寸的理解,不若对于价格那般掌握”。

  尚登则提供另一种观点,食品“缩水”其实有益健康。他说,“分量越多,我们就吃得越多”,如今只是恢复到不久之前的正常分量罢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美国要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7 12: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