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智库:北京以邻为壑政策 加剧全球通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华府智库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专题),制造粮食危机并推升能源价格,固然带动全球通膨;但北京当局为阻止国内肥料、猪肉和钢价上涨,偷偷祭出管制措施和关税,也助长全球通膨。
CNBC报导,华府智库「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鲍恩(Chad Bown)和王依玲(Yilin Wang,音译)上週在报告中写道:「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战争对区域带来震撼冲击,也导致全球粮食危机。俄罗斯挡下其他地方农民所需的肥料出口。乌克兰扮演非洲和中东粮仓的角色也被摧毁。」
两人在报告中指出:「不过,全球粮食安全还有一个尚未受到重视的风险。」
报告中写道:「中国的问题是,行事仍像小国。它的政策经常能在国内产生预期的效果,像是降低产业或一群农民的投入成本,或增加其他人的报酬。不过,它们也可能是以邻为壑,中国选择政策来解决国内问题,却将成本转嫁给其他地区的人。」
在需求攀升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带动下,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肥料价格去年开始上扬,但在俄乌战争之后,肥料价格飙得更高。
北京当局去年7月下令中国主要公司暂停肥料出口,以确保国内化肥供应。10月肥料价格继续攀升,当局开始对出口施以更多强制审查。根据路透社报导,这些管制一直持续到今年,至少将维持到夏末。
报告中写到:「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让中国肥料出口大幅减少。随着更多产量留在国内,中国肥料价格保持稳定,甚至开始下滑。」这种现象和世界其他地区肥料价格持续飙涨至去年的两倍以上,形成鲜明的反差。
全球猪肉价格2018年开始上涨,当时占全球猪肉供应量五成的中国爆发非洲猪瘟,猪只大幅减少。
中国境内四成畜养的猪只遭到扑杀,国内猪肉价格在2019年底涨了一倍以上。根据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全球猪肉价格也跟着上涨25%,因为中国进口更多的猪肉。
这两位研究员指出:「中国透过进口,降低国内2019年开始出现的价格压力,最近才停止。这些政策都对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冲击。」
报告中还说,北京2020年也调降猪肉进口关税,此举可能会造成其他地区的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扬,因为供应减少。
然而,随着猪瘟问题缓解,中国当局今年再度调高进口关税。
报告中写到:「在当前全球肉品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倘若中国的关税意外地释出世界的供应量,将有助于缓解中国以外地区消费者面临的猪肉价格压力。这可能是意外获得的好处。」
中国宣布为了达成淨零排放目标,未来将减少国内钢铁产量后,中国和世界各地钢价过去几年加速上涨。
为了压低国内节节攀升的钢价,当局去年解除废钢进口管制,也实施好几轮的出口限制,并调高5项钢铁产品出口税。今年3月,中国钢铁价格比实施管制前滑降了5%。
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这两位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然而,就跟肥料的例子一样,这些减少的价格是世界其他地区付出代价的结果,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钢铁价格仍然攀涨。令人关切的是,世界和中国钢价自2021年开始浮现的差距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