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现在有些报道,恐怕会把我的老领导气炸

京港台:2022-5-19 00:34| 来源:灰鸽叔叔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现在有些报道,恐怕会把我的老领导气炸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

  老读者们知道,我有14年的媒体从业经历。

  不管在哪个类别的岗位上,都是被老领导、老法师一路训来的。有时温柔些,有时严厉些。

  “情况说明”(其实就是检讨)写过挺多篇,因为有篇稿子信源不准,把“某人透露”理解成了“某部门表示”,不但工资扣了个七七八八,接下来整整两个月,都只能做手工录入的工作。

  那时候还没AI识别,如果要把采访内容整理成文字,就是拿一个开盘带,放一段,打下来,放一段,打下来……

  那时还有一位实习生,稿子写得非常老练,领导觉得“妥妥可以进来”,但在审听一篇报道时,大家产生了一个疑问:

  一位受访农民工的表达“精炼而不自然”。

  领导很直接:这句话是不是你教农民工说的?

  实习生有些惊慌,但也算老实:对,我觉得他原来说的不好,就写了一个给到他。我觉得意思是差不多的。

  这名实习生当天就结束了实习。领导痛心地说:

  引以为戒

  仔细想想,这事儿也过去了近20年。

  2

  当时的老师,大多已经退休。还有一些,已经转行或者去了其他的岗位。

  看他们的朋友圈,有些不太说话,还有一些,常常很生气。

  我很理解他们。确实,这两个月,有话匣子系和一财系的亮点,但也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内容,前两天,《直击上海复商复市首日》更是几乎把大家气炸。

  如果说4月17日的《做好生活物资供应》、5月3日《熟悉的上海 正在渐渐回来》只是“用个别远郊代表上海”的“以偏概全”,属于“偷偷误导”,那这篇5月16日的新闻,做了一件让老新闻人都很讶异的事情:

  

  它直接使用了一张地方媒体发布于5月6日的图片,改成了“5月16日”。

  也就是说,在“引导”的时候,连“5W”原则都被“放过了”。

  “搜图”并不是什么稀罕功能,这事儿是很容易穿帮的。但整整九位记者,以及背后的二审三审,都没制住它。

  我相信会有处理。媒体再变化也不至于此。但它带来的伤害,也显而易见。

  用一位网友的话说,我已经接受了你瞎,但你居然还骗。

  3

  包括我在内,大家还哀叹于舆情的判断力。

  例如,那个年代很有默契的“小骂大帮忙”,几乎很难再取得默契,许多致力于取得共识与理解的尝试,常常被斥责“不懂大局”;但反过来,我们当年很警觉的“赞美闯大祸”,却会时不时冒出来。

  最后就是被迫精选评论、关闭评论、关闭转发,实在熬不住就删帖。

  正面报道的目的没有达到,与公众的隔阂却加深了一层。

  复工复商的报道只是一个片段,且不提它与多数公众的感知是否相符,我想信息发布者可能完全不会考虑到,对手握一大堆“因不可抗力”无法执行的企业来说,各位的报道可能成为对方索赔的依据。

  在媒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导致矛盾的“正面报道”。

  有的聚焦发了几十次物资的街道,有的宣扬着越读越别扭的典型,我一直觉得《上海一名机关干部自述:十几年来第一次下基层,居委原来在干这些事》会删,但它还真的没删。

  不展开说了。哪怕从标题来说,我也是真吃不准,它是表扬,还是曝光。换我们老领导,肯定一把拍回去了:

  “别坑人了。既气了下头,也害了上头。”

  按理说后台的留言已经足够让编辑警觉了,但编辑还是挺坚强。

  抬残疾老爷爷下楼做核酸的帖子已经删了,一个月志愿服务766小时的帖子也已经改了,类似的新闻,还是值得盘一盘。

  用我老师的话说:

  正面报道,不是让领导满意,而是要让老百姓对领导满意。

  4

  至于“共情”的缺失,可能已经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情。

  但我还是想说一说。

  比如,怎么用形容词,怎么用动词,甚至怎么用量词,它都是有讲究的。

  我当时的老师说,哪怕读者读不出来,听众听不出来,我们也要有这根弦。

  比如这篇《上海警方查获“黑骑手”591人,已有330人被拘留》,我觉得绝大多数人读不出什么问题。

  那我还是把它点出来吧:

  

  “闲来无事”这四个字,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如果说一个送妻子看病,自己见缝插针也要去挣点钱的中年男性,属于“闲来无事”,那字里行间未免也显得太冷漠。

  我没看出“闲来无事”,我只看出生活的艰难。

  如果我们足够仔细,会发现许许多多类似的词语出现在了疫情的报道里,代表着撰写者的某种喜恶——

  但它真的没有必要。

  5

  这两个月,我常常想起那些守着开盘机的时光。足不出户的时间,和我当时离岗打下手的时间差不多长。

  开盘带在机器里刷刷地转着,传出或清晰或模糊的声音。有标准的普通话,也有吴侬软语。有时候一个多小时的文字稿整理出来,能够呈现在节目中的可能就只有一分钟。

  记者很小心地避免断章取义,编辑很仔细地拿捏着上下文。

  我很仔细地记录下每一句话。

  编辑说,你看,这段写成:

  他遗憾地说,未来这栋楼,再也看不到了(接实况):“我会想念它的。”——行不行?

  那时的老师仔细地回听了下声音,删掉了“遗憾”两个字:

  他说,未来这栋楼,再也看不到了(接实况):“哎,(有两秒的停顿),我会想念它的。”

  老师说,不用那么着急代替别人做判断。如果我们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人,那就应该有自信——

  那些受众,只需要看到我们的记录,就会有着和我们同样的感情。

  这样的自信,怎么就消失了呢?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0 09: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