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这一代年轻人,不在盲目追求体面与高薪

京港台:2022-6-24 04:22| 来源:为你写一个故事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这一代年轻人,不在盲目追求体面与高薪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上海人正过着一种看似正常但其实不正常的打游击生活。

  做什么都是偷偷的。

  某餐厅从外面看就像废弃了一样,一点光亮都没有,窗户上都贴上了墙纸,但其实里面有二十几个人在“试菜”。

  某健身房门口写着大大的“不营业”,但到了门口,教练会偷偷告诉你,赶紧进来,然后把门关上。

  打电话问餐厅能不能堂食,餐厅委婉告诉你不行。如果你和老板认识,老板说其实可以在门口吃,但电话里不能这么说,怕人“钓鱼执法”。

  而且这些店开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可能今天开的明天就不开了,今天不开的明天开了。

  包括老板,谁也不知道具体信息,只能当天在各种群里偷偷交流沟通,所以我们群现在每天聊得最多的就是“最新情报谁有,来一份”。

  无法否认,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持续的,没有伴随着解封得到恢复。

  前几天我们发微博问了问疫情对大学生们的影响。

  也得到了很多让人心酸的答案。

  

  有人说明明和对象在一个城市读书,结果疫情一来,和异地恋也没有区别。

  还有本该今年正常毕业的学生,因为实验进度被耽误,直接没法毕业了。

  今年就业特别难,毕业人数创新高,岗位却在缩减,能拿到offer实属不易。

  可惜有人明明手持offer,却因为要隔离,没能及时去公司,错失机会。

  

  

  

  而所有回复里,最触动我的是这样一条评论。

  

  我们总是问他们受到了什么影响,但是最可悲的是,他们也不知道到底什么被影响了。

  今年的这批毕业生,正常的大学生活就过了一年多点,剩下的全被疫情耽误了。

  在疫情之后入学的大学生更是什么都没经历过,直接就是网课和封校,可能连老师都没见过几面。

  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没有疫情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知道以前大学校园的大门都是敞开的,外卖可以直接送到楼下,社团有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几乎每周都有校内演出、展览、辩论和体育比赛。

  如果是周末,还可以骑着车或者坐高铁去附近城市旅游。

  他们只知道自己身上多出了“疫情一代”的标签。

  

  

  02

  就这样,他们度过了疫情下的大学,如今也迎来了疫情下的毕业。

  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

  即使被新闻提到,也只有平平淡淡的夸赞,和平时大差不离。

  换个主语,能代入任何人。

  

  对比上面感受的媒体环境,反而是在看似岁月静好的小红书上,我刷到了一个来自这届毕业生的致辞,让人挺有感触的。

  至少还有人记得他们,在关怀他们。

  我也觉得很欣慰。

  即便四年大学疫情就占了三年,即便毕业后要面临糟糕的就业环境,他们还是愿意用力给自己打气,用仪式感补上缺失的那份隆重,毫不掩饰对未来的那份期待。

  

  就算只能带着遗憾迎来毕业,他们仍在用各种方式留下漂亮而浪漫的纪念。

  在普通款式的学士帽上DIY,把它变成与非遗文化结合的艺术品,或者干脆把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地标搬到头顶,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为同学们准备特殊的登机牌,载着大家一同向未来起飞。

  

  不能到场拍毕业照,那就用人形立牌来代替吧。

  

  或许会有好心的同学,扛着本人去参加毕业典礼。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来一场线上拨穗吧。

  

  让所有人都能见证这场典礼。

  在有限的条件里,他们呈现出了无限的可能。

  尽管这种可能的本质是一种苦中作乐,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

  当生命的欲望能够满足时,人们愿意忍受一些痛苦;但当欲望注定无法实现时,忍受痛苦变得不再有意义。

  这些毕业生们的努力,不过是在为生活造出新的欲望,让当下的痛苦变得可以忍受。

  这可以被视作一种值得称赞的乐观主义;同时也是一种无力改变根源的消极主义。

  

  他们努力生活,看似无畏,实则无奈。

  03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写到,“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疫情就如同这场暴风雨,不可避免地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相比于被打断的学习进程,与被扰乱的生活状态,更多的改变或许源于心态。

  我听很多人说,经过疫情后,自己越来越懂得珍惜当下。

  我看小红书上的很多毕业生们也有类似的想法,现在他们更在意自己的体验感,更迫不及待地想去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去创造那些独一无二的。

  因为谁也不知道疫情和明天到底谁会先来。

  于是,他们坚持做自己热爱的、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盲目追求体面与高薪。

  

  如果没有热爱的工作,宁愿等,也不将就。

  

  工作的意义于他们而言再度发生了变化。

  最初人们为了物资需求,后来有人开始考虑个人价值,如今他们更强调感受。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相信自己能从热爱中找到价值,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未来过得很好,“能让平淡开花,能在孤单里发现彩虹。”

  

  他们对物资的欲望被消解了,重构出精神性的渴求。

  换句话说,他们不想成功了。

  我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往往与金钱、与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的那种,常常被简单粗暴地解释为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

  过去,只有这种成功是被推崇的。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很多人毕业之后的目标只有一个,除了赚钱就只有赚钱,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人们慢慢成为《小王子》里描述的那种只喜欢数字的大人,想象不出窗台上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的漂亮红砖房长成什么样子,只会在听到这座房子价值十万法郎时,惊叹它有多漂亮。

  现在没有人想成为这种无聊的大人,那种庸庸碌碌奔忙一生却不知道究竟为何而忙的人。

  这些毕业生们更不愿意。

  对他们来说,生活中那些具体的、微小的细节,才是最珍贵、最动人的部分。恰好是这些真实的细节,组成了真实的他们。

  

  因此,他们不再被物质需求所束缚,反而向内求索,探寻生活的根源。

  与其被外界评价成功,他们更希望自己活得轻松。

  或许有人会把这种选择解读为不思进取,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他们应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呢?以不变应万变,方能四两拨千斤。

  反正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的。

  

  叔本华说,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的本质是欲望。

  而人生的常态就是在避免痛苦,换取快乐。虽然赚很多钱、住很大的房子、得到很高的地位,都可能是摆脱痛苦的方式之一,但带来的疗效却不见得长久。

  现在这些毕业生们显然也都在自我审视,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这也是低迷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一种必然。

  既然外物都善变,唯有向内追求自我认可、追求精神动力,才能带来长久的平和与稳定,才能让他们真正敢于说出“永远可以相信自己”。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0 15:5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