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卖20元芹菜被罚6.6万元!罚款是如何认定的?

京港台:2022-8-28 19:17| 来源:北京日报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卖20元芹菜被罚6.6万元!罚款是如何认定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央视新闻日前报道了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中调查的一起典型案件:某市一蔬菜粮油店主,因所卖芹菜质检不合格,且进货票据丢失、不能说明来源,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元。在督查组的询问之下,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承认过罚不当。报道一出,迅速引发讨论,“乱罚” “退钱”之声四起。

  

  舆论之所以普遍关注,显然在于涉案案值与罚款间的鲜明对比。5斤芹菜共卖了20元,蔬菜粮油生意不大,6.6万元是如何认定的?所谓的“过罚”又有多“过”?

  先看现行“食品安全法”,其中规定对于经营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食品的行为,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可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理也并非无法可依。可再看我国“行政处罚法”,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简言之,个体商户确实有错,但这般处罚还是太重了些,实属过罚不当。相信随着情况厘清,一系列公众追问都会有后续回应。

  守护公众舌尖上的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理所应当,但执法不能只讲力度,还得讲究温度,讲究法理情的融合。而且往往是后者,最能体现执法水平,也会影响人们对于法治社会的直观感受。如若只是机械性地套用法条,“一刀切”地进行罚款,那么不只很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就以此案为例,行政处罚不是目的,督促改正才是,既然店主已经认识到错误所在,那又何苦大棒一挥,让人生出“我得卖多少吨芹菜,才能挣回来那六万几”之叹。

  执法者的言行举止,犹如一把标尺,诠释着法治社会的庄严神圣和人文关怀。严格依法办事,并不意味着所有执法活动都得是不由分说、雷霆万钧式的。前段时间,某地警察执法时看到违法人员的妻子及两个年幼孩子在场,便将掏出一半的警察证塞了回去,称是孩子父亲的工友,找他有事。在警车上,违法人员很是感动,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对当事人来讲,人性化的执法比冷冰冰的执法,更容易让人口服心服;对周围群众来讲,带有温度的执法比简单生硬的执法,更容易让人感受法治的价值。温度与力度并不矛盾,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柔性执法、春风化雨,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也就越能形成。

  此次“过罚不当”,也是一堂面向所有人的公开课。广大经营者要严格合规经营,执法部门不妨多一些人性化、柔性化执法方案。而对于最广大的公众来说,也需要注意遇到与传统认知不相符合的事件,且别着急上纲上线、大加讨伐,不让讨论的焦点迷失跑偏,不让泛滥的情绪带偏共识。理性清朗的公共舆论空间,才最有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12: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