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半导体关键人才连夜跑光 中媒暗骂习“惹祸”

京港台:2022-10-17 05:20| 来源:自由财经 | 评论( 104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半导体关键人才连夜跑光 中媒暗骂习“惹祸”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拜登(专题)对中国半导体进行毁灭性打击,中国芯片投资人开骂习近平(专题)芯片自主化惹祸,导致美国高估中国科技业。(彭博、欧新社;本报合成)

  拜登政府连续出招围剿,中国半导体产业被逼到牆角,不仅先进製程没希望,关键人才连夜跑光。中媒财新点名,中芯国际、中微、长鑫存储都有美籍技术人员不得不离职,近日美系设备商也自长江存储、中芯国际撤离;有些美企设备商则提前避风头,导致尚未达到14奈米製程的晶圆厂被断供,殃及28奈米製程晶圆厂。

  美国近3年来,持续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围堵政策在近期全面升级,从技术一路扩展到人才,不仅吓趴中国芯片业,也牵动全球半导体产业。

  中媒财新网披露,中国半导体产业对美国“切香肠式”的禁令,原本已具备耐受力。未料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BIS)7日发布139页出口管制禁令,剑指中国高端芯片制造、设计、设备等诸多领域,直接衝击中国AI、超级电脑及数据中心等行业,还限制美籍公民及永久居民在相关中企任职。

  3条红线 卡死中芯、长江存储

  其中,美国对于中国先进製程画下3条红线,要求设备供应商包括应材(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科磊(KLA)等美系业者,在向中国本土业者出货16/14奈米(含)以下FinFET製程逻辑芯片设备,以及18奈米(含)以下DRAM与128层(含)NAND或更高层数记忆芯片相关设备之前,必须取得美国商务部许可执照。

  前述的禁令刚好卡住中国已经量产的新进製程。1名中国国资半导体投资人直言,中芯国际、长鑫存储、长江存储受到的打击最大。这3家厂商可能会被卡在现在的水平,难以向更先进製程迈进。

  根据资料,中芯14奈米已经量产,正在研发10奈米、7奈米;在NAND领域,长江存储在2021年就量产128层产品,232层产品已经发布尚未量产;在DRAM领域,长鑫存储是中国最大厂商,目前主要产品采用19奈米製程,正朝17奈米迈进。

  由于这波管制涉及美籍员工,中国国资半导体投资人也透露,部份美系设备商已经开始撤离长江存储及中芯国际。泛林从10日起暂停对数家中企代工厂供应零件及设备,还将相关技术人员全数撤离,设备商AMAT也是如此。

  不仅如此,有些软体应用界线没有画分很清楚,以致部分美企设备商考量风险,导致尚未达到14奈米製程的晶圆厂也被断供。

  多名半导体行业人士诉苦,许多设备用于14奈米,也可用于28奈米,很多更是14/28奈米都用同一套软体,涉及这类的设备也停止供应或服务,导致部份生产28奈米的晶圆厂被拖下水。

  美企断供 中国巴望台日协助

  美国厂商撤出后,中国晶圆厂无法获得原厂支持,维修要找谁?中国芯片行业人士说,中国本土企业虽有能力对设备进行基础维护,但部分设备属于消耗品,无法保证中国製的替代品品质,成本也难以估算,一定会衝击产线。

  对于设备零件及耗材后续供应风险,中国芯片行业人士认为,或可从台湾(专题)及日本(专题)进口,但美国若将此列入管辖范围,供应“说断就断”。因此,中国晶圆厂也无法扩充产线,只能停在现有产能上。

  1位地方政府决策人士也很苦闷,自曝华为(专题)被制裁后,长江存储及中芯就积极推进中国製设备验证、上线,长鑫存储速度稍慢。如今,这3家公司面临的问题都一样,某些设备是美国独佔,一旦断供,产线就无法运转了。

  中国晶圆代工厂亦称,中国国产设备技术仍须提高,只能替代一些低端设备,“勉强”能用,“有总比没有好,需要时间慢慢验证”。面对这样的窘境,中国加紧扩建成熟製程,其实是无奈之举,无非是希望在3、5年内赢得喘息空间,若始终没有攻克关键环节,最后中国就会被抛在后面。

  习芯片自主 招来美制裁

  面对严峻的存亡时刻,芯片投资人暗骂都是习近平惹祸。中国资深芯片投资人表示,这几年美中科技对抗,中国提出国产替代方案,这是双面刃,一方面给予初创企业及中企进入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深美中科技敌对,以及美方“高估”中国科技发展,中国应该强调市场化,全球化才是半导体发展的可行路线。

  报道特别提及,台湾、美国、日本及韩国都是历经数十年发展,才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站稳某个环节的强势地位,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以设备及设计见长,日本掌握设备及材料,台湾在制造领域无人能敌,韩国则是存储及制造领域具有优势。反之,中国无论是在设备、材料、制造、存储、设计各个环节都还处于追赶阶段。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17 18: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