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社区书记错过女儿成人礼?古人是怎么办成人礼的?

京港台:2022-11-9 10:25| 来源:以史为鉴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社区书记错过女儿成人礼?古人是怎么办成人礼的?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河南郑州一位社区书记因为错过了女儿十八岁的成人礼上了热搜,且不论这事大家到底怎么看,我就跟大家说说古代中国人是怎么办成人礼的。

  

  成人礼并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种礼仪,成人礼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部落氏族的发展壮大,其中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比如在工作分工、食物配给、婚姻繁衍等上要把成年人和未成年的青少年、儿童等区分开来。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不约而同地发明了“成丁礼”,丁就是成人的意思,从成丁礼之后,受礼的青年就正式成为了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员,可以参加部族内部的各种事物,还可以择偶成婚等等。

  这个成丁礼极有可能是和图腾相关,原始社会的人民常常会用头发来象征部落图腾;以印第安人为例,野牛部落的印第安人在成人时要把头发竖起来,然后蔓延到耳后,象征着野牛的背;

  老鹰部落的印第安人则会把头发结一个小辫盖在头额,象征鹰嘴,脑后留一部分头发,象征鹰尾;

  

  图注:摩梭人的成丁礼

  在我国贵州地区,也有类似习俗,《说蛮》中记载,“罗罗……其人深目长身,黑面白齿,笼发而束于额,若角状。”

  而这种把头发和年龄挂钩,举行成丁礼可以说就是“冠礼”、“笄礼”的前身。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原始社会的成丁礼逐渐消失,但是从头发形态变换而来的“冠礼”、“笄礼”却因为简便可行,形态醒目(置于头顶)而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认可,而且也逐渐成为了早期贵族独特的礼仪形式。

  《礼仪本义-士冠礼》中就引用高紫超的言论说:“古者礼不下庶人,能行礼者自士始,故凡冠、婚、丧、祭、相见之礼独详于士也。”

  而冠礼在经过到商、周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严格的一套礼仪要求。

  

  以“冠礼”为例,在行冠礼之前有一整套要求,分别是:

  1、占筮

  古人在遇到重大事情,重大典礼的时候都要进行占卜。在举行冠礼之前通常要进行两次占筮。

  一次叫“筮日”,一次叫“筮宾”;

  筮日就是选一个加冠礼的好日子,这是非常庄重的,必须要在祖庙祠堂举行,如果第一次占卜的日期不理想,就要选择隔一段时间再占卜,名曰“远日”。

  筮宾就是选择谁来为受礼者加冠礼,按照古代习俗,冠礼由受冠者的父或兄主持,但真正为这个青年加冠的则是一位德高望重或者是有福气的来宾。

  而筮宾就是在冠礼日的前三天举行,其仪式和筮日相同。然后,选定嘉宾后,主人要亲自去邀请,这就是“宿宾”。除了最核心的加冠礼的嘉宾,还要选一位辅助主宾的“赞宾”。

  

  2、定期

  加冠礼的日期和嘉宾都确定后,在加冠礼的前一天下午,还要在庙门口举行“定期”仪式。

  主人穿正装立于庙门东面,他的兄弟们要站在庙门南边,主人的下属要站在西边,然后宣告明天举行冠礼,让大家去通知宾客时间。

  3、冠礼

  加冠礼早上,主人要起个大早,把冠礼穿着的服装等全部陈列在西墙之下,方便转身授取。然后迎接宾客到来后,就是正式的加冠礼了。

  加冠礼开始时,受礼的年轻人要面朝南站在庙前的台阶上,然后就是加冠三次,每一次都是不同的冠。

  

  第一次是缁布冠,第二次是皮弁,第三次是爵弁;

  缁布冠是远古时代的冠帽,给孩子戴上缁布冠,换上士人玄黑色的上衣和下裳,说明他长大了,可以做官了,也是表示不忘传统的意思。

  主宾要说: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意思是你今天起就是成人了,把你的孩子气全去掉,要考虑成人的大事,祝你从今往后长命百岁,福气多多;

  然后受礼者再换衣服,这次要加皮弁。

  

  皮弁是武将的装束,一般用白鹿皮制成,与皮弁搭配的是素色的上衣和下裳,说明成人后可以为国打仗出力。

  主宾要说: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意思是过了今天,你就是个大人了,行事要有威仪,要注意礼仪,祝你长寿,福气多多;

  然后再换衣服,第三次加爵弁。

  爵弁是仅次于冕的帽子,一般戴爵弁说明你有了祭祀祖先的权利,可以说是大部分士人一生能穿戴的最隆重的一套礼服。和它搭配的是黑色的丝绸上衣,以及红色的丝绸下裳。

  主宾要说: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意思是今天之后,你就不仅仅是一个人,你要考虑到照顾兄弟家族了,祝你被上天保佑。

  三加之后,这才完成了冠礼中最隆重的一项,不过这还不算完。

  

  4、取字

  古人在加冠礼之前都是只有名没有字的,只有当举行冠礼后,才能让主宾给取一个字,而这个字也往往和名有联系,或者有期望、祝福的寓意。

  比如李白字太白,名和字意思非常近似,而且有递进关系。

  但是也有人的字和名相反,引人深思。

  比如韩愈字退之,名叫愈,意思是快;但是他的字却叫“退之”,意思是别太快了,要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

  5、社交

  在三加、取字之后,冠礼的大部分仪式就结束了。

  但是受冠者还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就是要承担家族和社会的责任了。

  受冠者在仪式结束后还要去拜见亲戚、宾客,还要去走访乡里面的官员、老人,让他们都知道你已经加冠礼,是个成年人了,以后有什么成人的事情都要给你安排了。

  

  女子笄礼的过程和冠礼大同小异。

  不过因为古代封建思想,女性笄礼是在堂室举行,不是在宗庙;而且女子笄礼的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都是由女性担任。

  而且女性笄礼也要经过三加这一流程,初加发笄和罗帕,次加发簪,三加钗冠。

  然后是给笄者取“”。

  不过一般男子加冠礼是在二十岁左右,而女子加笄礼是在十五岁左右。

  但是这也不是确定男子必须在二十岁才能加冠礼,女子必须在十五岁加笄礼,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变通的。

  比如鲁襄公在十二岁时就举行过“冠礼”,秦始皇十八岁就行冠礼,汉昭帝二十二岁才行冠礼;

  女子则是十五岁定下婚期就可以实行笄礼,如果没有婚期,到了20岁也必须加笄礼了。

  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礼记杂记 》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争、少数民俗习俗传入的影响,冠礼逐渐衰落。

  唐代的时候,柳宗元就写道:“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

  到了宋代,儒家开始复兴古礼,司马光依据《仪礼》写了一篇《书仪》,朱熹也增加冠后入祠堂祭祖的环节。

  明朝时,程朱理学盛行,当时的年轻人加冠礼大都是依照朱熹的《家礼》,因为明朝的影响力,冠礼还传播到朝鲜(专题)、日本(专题)、越南等传统中华文化圈。

  到清代后,因为清朝人讲究剃发结辫,所以冠礼整个就消亡了。

  

  我们看到古人举行冠礼、笄礼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成年礼,而是通过这一道仪式,让古人树立家庭、社会责任,正式加入社会之中。

  我们如今重新重视成人礼,也是考虑到经过这一次礼仪,让青年人明确自己的定位,端正青年人的三观,让青年人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仅仅过一个节而已。

  所以成人礼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是青年自己内心是否真正的成熟。如果孩子、家长都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内心不成熟,那么过几次成人礼,孩子依然是个孩子,不会长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3 18: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