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漫长的季节》里的“东北往事”

京港台:2023-5-15 05:33| 来源:维舟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漫长的季节》里的“东北往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热播的《漫长的季节》,将东北又拉回到公众视野中——确切地说,是1997-98年下岗潮时期的东北。在这部群戏中,真正的主角不是哪个人物,而是那个时代本身。

  虽然剧中横跨了两个不同的时间结点,但留意下相关的影评、讨论就会发现,那段已经过去、却从未放下的记忆才是聚焦的重心,就像剧中的所有人物,直到二十年后,都仍未走出那个“漫长的季节”。

  那是无数东北家庭的创伤记忆,很多人一直没走出来。曾经捧着“铁饭碗”,指望一辈子安稳度日的,一夜之间衣食无着,失魂落魄。家里没积蓄的,别说是三年,就是三个月就撑不下去,暖气费都交不出来,怎么熬过一整个东北的冬天?

  大多数人在起初甚至没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就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一位老党员,那会带头下岗,本来自信有技术有能力,总有饭吃,但真离开了那个环境后,立时陷入困顿,生活一落千丈,妻儿少不了抱怨奚落他当初头脑一热的决定,他不止一次想到了自杀。

  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一位东北朋友沉痛地说:“那会突然放开,但社会上没有岗位接纳,结果就是人贱了。”

  为了谋生,人们只能去做点小买卖:去烤苞米、摊煎饼、跑摩托出租。即便这样,也很难,因为那段时间下岗的人太多,都出来摆摊卖菜,结果是有些地方卖菜的比买菜的还多。那些抹不开脸、或抹开了脸仍然活不下去的人,就走入了绝境,在东北小城松原,甚至发生过一家七口卧轨的惨事。

  对活着的人来说,生活的艰辛也忍了,但更难承受的是原有的信念被摧毁了。一位长春的朋友说,他母亲当年曾是处长,一直恪尽职守,但下岗潮中为免纷争,单位按年龄一刀切,干好干坏一个样,她非常不平,很多年里都无法释怀。

  当时很多双职工家庭,夫妻俩都下岗了,走投无路之下,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事:丈夫逼着妻子在家接客,自己带孩子在楼下修自行车望风,回家来,晚上一家人还睡那张床。很难想象,深夜里躺在床上,这一家人都是什么样的心情。

  

  《钢的琴》剧照

  对生活在这此时此地的人们来说,真正恐怖的不是那些超现实的怪物或抽象的未来,而就是每天要面对的现实生活本身,结结实实,无可逃避。

  下岗潮仿佛让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在旧结构瓦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破坏力。和南方不同,“一切都得到允许”在此不是一种“自由的好味道”,而更像是“人人各自为战”的丛林状态,而脆弱的肉身面对突然充满敌意的周遭世界时,所能依靠的唯有自己和个人关系网。

  没有活路的人多了,治安很难不恶化,以至于那时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刨奔”,意思是埋伏在黑漆漆的楼道里,打闷棍抢劫,抢了就跑。这种事发生得如此之多,以至于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

  一位已经南下多年的东北朋友回忆,那会“出门、上班、上学、下班、放学、晚上散步,恐怖感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因为你随时可能遇到不测,“我亲戚还真被人刨了,这辈子不敢走夜路”。

  在他老家的那个小城里,“哪个男孩子没被小流氓勒索过挨过揍?哪个身边人没有被打进医院的?就是个鬼地方。我们一辈的人,都以自己能勉强独善其身,并能离开东北为荣——我们父母也是这么希望的。”

  这并不只是往事。时至今日,长春人(尤其是体制内的长春人)仍然觉得“晚上出门,非奸即盗”——有朋友揶揄说:“奸还好理解,盗这个,确实东北特有。”

  长春之所以缺乏夜生活,部分也是那段经历造成的社会安全感缺乏,老一辈经历过的尤其害怕。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我一位长春朋友一点都不意外:“老工业城市,晚上一大娱乐就是吃烧烤。前些年我想考研,当时我家在十楼都能听到楼底下烧烤店里嗷嗷打架,下楼买个烧烤当夜宵都很恐惧——别说我是女的了,那些流氓,我是男的都害怕。”

  

  《漫长的季节》剧照

  在那些无人看见的夜里,人们靠着自己的隐忍,活了下来。这乍看是体谅,有时像是懦弱,有时又像是坚韧。

  在《漫长的季节》里有一个桥段:在钢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工人王响为了能让儿子进厂,不得已提着酒,想走后门找厂长通关系,都到了办公楼下,却一直徘徊到夜里,愣是不敢上去。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上楼,还不巧撞见厂长偷情,落荒而逃。追来的厂长叫住他,他把礼物递过去,却说不出口,厂长问他是不是生活有什么困难,他讷讷地说:“没有。真没有。”

  在这个系统里生活久了,一个人往往像是个过分懂事的孩子,“宁可忍一忍,也不敢讲话”是普遍的心态。长春封城时,很多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但遇到领导来问话“有什么困难”时,得到的也常常是这种口是心非的体谅:“没有困难。”

  对任何人来说,要靠自己默默消化那些难以下咽的困苦,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那并不只是“能忍”和“看开”,还有一种自我消解和苦中作乐的能力,一位深知其中甘苦的大连人告诉我:“东北人对苦难的消化与转化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不然也不会出那么多笑星。”

  然而,即便能消化坚硬的现实,但这并不等于未来。有位在黑龙江小城长大的朋友说:“我觉得东北人整体来说,思想过时了,活在过去,怀念过去,也有一种怨怼的心态,觉得奉献了所有,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九十年代下岗潮,给东北人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创伤,这个创伤不真正疗愈,很难向前看。东北人需要走出受害者情结。”

  但怎样才能走出?这并不只是一句“人自有命数,向前看,别回头”就能揭过去的,毕竟压抑的过去终将作祟于现在。很多人的痛苦既没有释怀,也没有消除,它只是埋到了心底,在大家的视野里长久地消失了,被遗忘、忽略不计了,但被消失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多数。

  

  《铁西区》剧照

  听一位东北朋友讲起他的人生经历。他生长于林区,那里只有两种生活:抬木头、坐办公室,抬木头非常辛苦,那会一个月也才40块钱,他说,小时候的想法,长大了只要不抬木头就行。

  由于生了他这个二胎,父亲被从会计师降级成了工人岗,52岁就郁郁而终。那对他打击很大,一度都想辍学了,班上的语文老师察觉到他情绪不对,带他去吃饭,点了份西红柿拌白糖,那会这其实挺奢侈的,问他:“知道为什么点?”

  “不知道,因为好吃?”

  不是。这位老师说,小时候家里变故,父亲下井时,煤矿瓦斯爆炸,一家人难以度日,只能挑着西红柿去卖,知道矿长家里有钱,就卖给他家,“那时给我馋的,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吃西红柿拌白糖。”

  靠着自己努力,他当上了语文老师,但生活并没有就此放过他。第一个妻子是矿工,也遭遇瓦斯爆炸死了;第二个妻子很恩爱,却因为篱笆的争执,被邻居一斧头劈死了。原本已心如死灰,但孩子还小,总得有个家,这样又遇到了第三个妻子,是百货商店的营业员,同意“搭伙过日子”,但条件是一个屋檐下各过各的,“没想到我臭老九翻身了,还评上了特级教师,工资越来越高,这时她说,一家人这么多年,钱还是放一个碗里吧,我说,还是照原来的安排吧。”

  讲到这里,那位语文老师说:“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故事?就是想说,人生总有起起伏伏,有时你都意想不到会有什么打击潜伏在角落里,但不要因此就一蹶不振,活下来,走过去,就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可能。”

  这位老师前两年已经去世,但这一次对话改变了我这位朋友的命运,他不再自暴自弃,最终成了他们那个小地方走出来的少数几位博士之一。

  当然,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走出阴影,靠个人努力自我拯救。作为一个外乡人,有时在听取这些故事时,我甚至感觉自己没有资格建议对方“走出来”,只能倾听。

  多年前有一次,一位老家东北的同事偶然谈起过往,感慨万端之余,又再三强调:“作为南方人的你,是无法理解的。”我知道她肯定有很多经历和感受无法言表,也无法反驳她的断言,只能说:“那不只是东北人的经历,也是中国人的经历。”她一听,眼圈红了。

  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些东北往事的讲述,常常给我一种感觉:“只有苦难,没有救赎。”人们困在往日的迷境中,只是设法把日子继续过下去——“过日子”既是生活日常实践本身,又是生活的目的,人们当然也在自我拯救,但那是一种向内的隐忍和治愈,却谈不上是救赎。

  我所说的“救赎”,是指通过宽恕、爱或内省,超越自身的苦难,克服并摆脱往事带来的心魔。不过,我现在开始意识到,也许很多事永远找不到答案,但是把故事讲述出来,就是一种救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7 07: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