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Temu精心算计的“饥饿游戏”

京港台:2023-12-21 06:58| 来源:麟阁经略 | 评论( 22 )  | 我来说几句


Temu精心算计的“饥饿游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作者 | 凌云

   1、Temu触碰红线,美国法院出手?

  当拼多多市值狂飙突进,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海外攻城略地,看似皆大欢喜,有人却抛出了一个出海电商从业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Temu的成功,不知道算不算“劣币驱逐良币”?

  自2022年9月面世以来,Temu就一直备受非议和指摘。相比Amazon、eBay、Etsy和Shein这些资历更老的前辈,Temu这个“后起之秀”,玩法更狠,打法更野,甚至以打擦边球为荣,不断突破行业默认的规则底线。

  Temu肆无忌惮到什么程度?就连美国法院也看不下去了。8月1日,美国联邦法院对Temu颁发了紧急临时限制令,也就是TRO。

  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Temu为了“弯道超车”,可谓使尽了狠活黑活:

  1、大量抄袭Shein平台受版权保护的服装设计和板式;

  2、屡次无视Shein发出的侵权通知,延迟下架侵权产品、或将产品设计稍作修改后重新上架,使得非法销售额最大化;

  3、在Temu的网页标题中误导性地使用假冒的Shein标识,不公平地搭载了Shein的商誉。

  Temu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可以说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它态度傲慢,无视其他企业发出的侵权通知,只有等到美国法庭出手了。

  出手的不仅有美国法庭,还有英国法庭。今年9月,英国法庭也对Temu颁发了紧急临时限制令,要求其停止对Shein的侵权。

  如果一个知识产权的惯犯,暗度陈仓,屡屡得逞,继而在全球做大做强,这对于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来说,算不算“劣币驱逐良币”?

  

   2、Temu的“饥饿游戏”,一场无尽之战

  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但毫无规则意识和道德底线的竞争,却会毒害和瓦解市场经济,扼杀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生存空间。

  为什么在亚马逊内部,Temu会被比喻为难听的“cancer”?因为Temu滋生繁衍特别快,而且天然带有“毒性”,对知识产权保护,对公平良性竞争,对诸多不言自明的行业共识,它选择逃避甚至反向侵蚀。

  有人说,不管怎么说,亚马逊是美国企业,Temu是中国人的企业,Temu做大,有利于国内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如果我们认真分析Temu的平台生态,就会发现,这个跨境电商卷王、全球公认的价格屠夫,最终可能沦为国内出海厂家的一场噩梦,对中国制造的品牌升级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Temu给商家们设计的竞技场,好比是“价低者生的饥饿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面,低价是内卷者的通行证,品牌是出海者的墓志铭。

  Temu精心设计的“饥饿游戏”潜规则,冷酷到了极致:

  如果你的商品没有比1688上同类商品的价格低,下架;

  如果你的竞品在Temu报价低10%,那么,不跟随降价,那就面临下架;

  如果你不听从买手的引导,把价格打到天花板,随时让你下架。

  凡是进入“饥饿游戏”的玩家,为了求生,都争先恐后地拾起“低价”武器,卷其他平台的商家,也卷同一平台的商家,当然,最后也卷死自己,因为这是一场无尽之战。

  在残酷到极致的“饥饿游戏”里面,每个人都被逼成亡命之徒,至于精雕细琢打造品牌,追求创新提高利润率,基本就是奢望。

  亚马逊市场,用了三年时间,让蓝牙耳机的毛利,从40%降到15%,而Temu仅仅用三天就足够了。它只需要给各个厂家发一个信息,推荐一下爆款,72小时内,爆款价格就会变成血海。

  Temu是一台不折不扣的价格绞肉机,某种程度上,它是价格屠夫们的“天堂”,但,对于信奉长期主义的品牌运营者来说,他们几乎注定落荒而逃。

  有位Temu商家就举了个毛巾例子:

  一块毛巾,有的厚,有的薄,有的手感柔和,有的手感粗糙。

  材质、面料以及处理的过程——有几道工序、加什么注剂等,都会对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但这些差异在图片上是无法体现的。买手也无从分辨、只能看图,图片一致,就选低价的。

  在现有的竞价机制下,材质好、手感好的毛巾一定会被淘汰掉。

  经过反复淘汰,平台上的产品会越来越差。最终剩下来的都是价格极低,质量没有保证的东西。

  很多Temu卖家同时也做亚马逊,大家普遍反映,Temu的规则很繁琐,耗费时间更多,但赚到的钱却少很多。

  有Temu卖家曾有过这样的遭遇,部分在售卖的商品被突然下架了,原因是存在更低价的同款。面对不断被挤压的利润空间,不少卖家开始退出。

  在这场处处精心算计的饥饿游戏中,作壁上观的平台方和资本方,赚得盆满钵满,而数不尽的商家,则在里面赔本赚吆喝,它们的利润遭到最大程度的削减,用来补贴国外的消费者,以及作为平台滋养自身的肥料。

   3、恶性竞争,有碍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的热度,遽然上升。事实上,决策层也十分鼓励企业出海。

  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提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中国意欲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高质量的外贸,就必然要超越传统的低价制造品,转而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的科技创新和供应链创新,获得品牌溢价。

  而Temu的恶性竞争策略,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它对知识产权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它奉“价低者得”为圭臬,这无形中会形成了一股拉力,延缓中国外贸商家的转型升级,它本质上是反创新反品牌的。

  人民日报曾刊文《质量应是企业立身之本》,针对“最低价中标”的现象进行批判反思:“在工程领域,有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为‘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业主’。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在产品质量上不愿意投入的企业,生存也将愈发艰难。我们应该顺应和把握好这一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的趋势,使现行法律规定更具可操作性,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守法企业一路绿灯、违法企业处处受阻,让企业主动对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Temu主导的这场饥饿游戏,诱使商家“饿死同行、累死自己”,看似便宜了消费者,其实最后也可能给消费者挖坑。

  美国的商业改善协会的一名官员戴尔·迪克森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Temu是一家通过特拉华州注册的外国公司。似乎订购的商品通常是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制造商那里直接发货的。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超过900多条投诉,其中大部分涉及产品质量或发货/交货问题。此外我们还收到了700多条客户评论,平均打分为2.5颗星。”

  Temu纵容抄袭、鼓励内卷,生态黑化,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质量参差不齐,创新销声匿迹。

  难道中国人注定只能卷无止境吗?难道中国的出海商家,要一辈子打价格战吗?Temu这样的平台,对中国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0 00: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