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方城的通报连一个"我们"都没有,这比河南天气还冷

京港台:2024-1-24 13:32| 来源:城市的地得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方城的通报连一个"我们"都没有,这比河南天气还冷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北京时间凌晨1点,云南举行山体滑坡灾害的发布会,新华社进行了直播。

  很多记者守候到这个时候,他们很失望,因为没什么内容,也没有提问环节。当然,这个时间段选择的很好,因为很少有人看,也就不会上热搜引起议论了。

  几个小时后看到方城火灾的通报,更诧异。还是忍不住说几句吧。

  我看了新京报和广州日报专访的,没有任何采访,很明显是当地的通报——财新、中青报和三联周刊自己采访写了稿,也都没了。

  这时候通报就是最后的、唯一的信息通道了,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诚意。

  建议大家都去搜一下看看。我这里就不转发原文了。截个图感受一下。

  

  

  说一下感受:

  整篇通报,都没有使用人称代词——没有一点人味儿。看不出来是谁主持的通报,没有一个“我们”。

  因为没有人称代词,甚至看不出来是方城、南阳还是省里在管这事。

  黑龙江的体育场垮塌,当地官员还道歉了。方城没有歉意,可能大家都认为这事和自己无关。13个孩子死了,7名责任人也抓了,接下来就按程序办。

  道歉是奢望。但是一个句子要有主语,意味着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一种“责任意识”。

  “检查显示”,是谁做的检查?当然是医生了。我不认为这个环节有什么问题,但是哪个医院的什么级别的医生,提一下会更可信。

  关于事故责任人,巧妙地使用了一个被动句……

  这样的文风极其冷静客观,没有任何一丝“主观”或者情感的东西。同时它也意味着,在13个孩子遇难死去后,河南没有一个成年人“站出来”。

  如果你使用第一人称单数写文章,你马上会谨慎起来,因为所有的意思都是你自己的。如果你使用“我们”,则是诉诸抽象的集体,虽然正义凛然,但自己的责任也就少了几分。

  而方城的通报,不要说“我”,连一个“我们”都没有。这比河南的天气还冰冷。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1 02:1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