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美差距扩大缩小?Work to Live还是Live to Work

京港台:2024-6-16 04:53| 来源:夏春的财经智识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中美差距扩大缩小?Work to Live还是Live to Work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6月11日,世界银行将2024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从2.4%上调至2.6%。

  原因主要是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美国增长预期从1.6%上调到了2.5%,中国也从4.5%上调到了4.8%。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我看到一些朋友反而比较担心,觉得中美GDP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因为通常比较的是按现在价格计算的名义GDP,中国在2021年的名义GDP达到了美国的76%,2022年降到了71%,2023年进一步降到了65%。

  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是2021年以来,美国消费和生产整体物价上升了17%,中国只上升了5%,人民币(专题)也兑美元贬值了9%。

  如果剔除通胀的影响,以不变价格衡量实际GDP,2021年以来美国的实际产出只增加了10%,而中国增加了23%,所以中美之间的实际GDP差距逐渐缩小的,2023年中国实际GDP达到了美国的79%。

  

  考虑到中国实际增长速度高于美国,这个差距会继续缩小,预计十年内实际GDP就可以超过美国。

  但是我们也不可以掉以轻心,中国GDP在最近四年相比之前四年的年化平均增速降低了30%,

  如果未来继续降低,与美国的差距就有可能拉大,中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可能进一步降低。

  当然,单纯追求GDP增速也有利有弊。美国这些年疯狂遏制中国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担心经济实力被中国赶超。过去,中国一些经济学家鼓吹2030年中国名义GDP达到美国的1.5-2.5倍,这引起了美国的警觉,集中火力压制中国发展。

  

  接下来中国如果能够调整“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结构,让经济增长的好处更多导向老百姓,那么就算GDP增速慢一些也没关系,这样也可以减轻来自美国的压力。

  中美GDP竞争这个话题经常吵得热火朝天,其实,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拉进来进行对比,就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欧元区就是很好的参照。按照名义GDP进行比较。欧元区曾经在90年代初期和2009年达到或者接近美国,但是之后欧元区经济停滞不前,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用实际GDP来比较,欧元区从1990年至今,与美国的差距就是越来越大的。

  

  但是,很多调查都显示,欧洲,特别是北欧人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美国。总之,我们发展经济的头号目的是让老百姓生活幸福,能否赶上美国只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应该成为目标。

  有人说,欧洲人的生活和工作观念是Work to Live,工作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

  而美国人是Live to Work,活着是为了工作。

  那中国人就更进一步,Never Too Old to Work,活到老,忙到老。

  

  

  

  当然还有一种为中国GDP辩护的声音。说中国物价下降,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计算的中国GDP相比美国更高了,我们的优势扩大了。但在经济下降期,大家感受越来越寒冷时,谈论这个指标的意义不大,大家都不敢花钱了,PPP算出来的GDP又有啥用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12: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