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提前15小时起飞惊呆乘客”,损失谁承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飞机因天气等原因延误、取消
是常有的事
然而
近期一航空公司航班
突然提前15小时起飞
乘客被迫改签
引发热议
航班为什么会提前起飞?
没赶上飞机的乘客能获得赔偿吗?

航班提前起飞
客服:没有赔偿政策
日前,据媒体报道,有旅客原计划乘坐9月26日龙江航空由哈尔滨飞往呼伦贝尔海拉尔的LT4391航班,原航班起飞时间由21点55分调整至6点10分,竟提前了15个小时出发,最终,该旅客只能改签其他航班。
9月27日晚,红星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龙江航空官方热线。接线员表示,航班提前15个小时是因为公司调整时间,“是公司的计划”。

对于航班变动一事,接线员表示已在第一时间给旅客预留的手机号发送通知,龙江航空可免费帮旅客更改一次其自营的其他航班,旅客也可以直接联系购票平台申请“全退”。对于因航班变动造成的旅客损失,对方表示十分抱歉,但没有赔偿,旅客若投诉可联系航司,会有专人回复。

9月28日下午,龙江航空有限公司发布“关于LT4391航班时刻调整的情况说明”。


航空公司是否构成违约?
律师解读
航班提前15小时起飞明显打乱乘客出行计划,是否构成违约?是否需对乘客的其他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娟表示:构成违约。提前15个小时起飞属于对合同核心内容的重大变更,该变更直接导致旅客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即按照约定时间到达相应目的地),违反了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一条规定的承运人运输义务,构成根本违约。航空公司需要对乘客的其他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乘客可以要求航空公司赔偿相关住宿费、误工费等。根据《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由于承运人原因导致旅客非自愿变更客票的,承运人或者其航空销售代理人应当在有可利用座位或者被签转承运人同意的情况下,为旅客办理改期或者签转,不得向旅客收取客票变更费。航空公司因自身计划原因导致航班提前15个小时起飞,明显打乱了旅客的正常出行安排。旅客因改签产生的费用应由龙江航空承担外,旅客因航班提前而遭受的其他合理损失,如误工费、交通费等,只要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航空公司也应予以赔偿。

此外,罗娟介绍,机票载明的航班起飞时间属于航空运输合同的核心内容。航空公司以时刻表仅供参考为由主张可随意变更且免责的条款,通常不具有法律效力。
“时刻表仅供参考”或类似表述属于典型的格式条款。该条款试图单方面免除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非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变更航班时间的违约责任,排除了旅客的主要权利(即按约定时间出行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此类条款若未以显著方式提示旅客注意并予以说明或未提供替代方案,且内容本身显失公平,则可能被认定未尽到合同义务,应属无效,航空公司不能凭借此条款随意变更航班时间并逃避责任。
在本事件中,提前15个小时起飞明显属于不合理的变更调整时间,在合同约定时并不具有可预见性,不能归入旅客在订立合同时愿意承担的风险范围内,且这一调整不符合行业惯例。

运营管理机制
要更完善
跳出个案来看,这一事件也不仅关乎单次服务的瑕疵,更反映出部分航司在运营管理上的粗放。
应该看到,航班计划调整若成为常态,且缺乏透明解释与合理补偿机制,将严重削弱消费者对航司服务质量的信任。近年来,航班延误、取消等问题屡受诟病,若再叠加“突然提前起飞”这类非常规操作,航司品牌信誉必将进一步受损。
对此,行业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对航班计划变更的规范,明确何种程度的变动需提前报备、如何履行告知义务,以及何种情况下需提供补偿等细则,避免航司利用优势地位忽视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同时,对龙江航空而言,除了需要向受影响乘客明确赔偿方案,更需复盘内部管理漏洞:是否建立了针对异常变动的应急沟通机制?

眼下,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航空市场也将迎来旺季。此事的发生,也提醒各大航司当引以为戒,扎扎实实把服务做好。而一个能让消费者安心的航空服务市场,不仅考验的是航司的运力调配能力,也体现的是对乘客权益的基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