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章有多美?在蒋介石寿宴上的留影 一眼难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作为蒋家第三代唯一的女性,蒋孝章大家闺秀的气质显露无遗。
在蒋介石八十大寿的时候,蒋孝章和哥哥蒋孝文曾经有一张合影,画面里两人立体的五官遗传于俄罗斯母亲蒋方良。
可是谁也没想到,在几年之后变故突然发生,两兄妹也因此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童年的两次变故
蒋孝文作为蒋介石的长孙,于1935年底诞生在遥远的苏联大地上。
彼时的蒋经国正值青春年华,在苏联留学期间认识了后来的妻子蒋方良,蒋孝文的出生为当时忙于学业蒋经国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慰藉。
1937年,当蒋经国携家眷踏上归国之路时,年仅两岁的孝文和尚在襁褓中的孝章,便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从西伯利亚的寒风到江南的温润,从异国的土地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当时的蒋孝文还小,还不知道一回国他就要感受到了作为蒋家长孙所承受的特殊压力。
蒋经国和蒋介石都对这个长子、长孙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承继家族的政治遗产,成为蒋氏家族第四代的领军人物。
在蒋介石八十大寿的时候,蒋孝章和哥哥蒋孝文曾经有一张合影
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政治是需要讲究天赋的,而蒋孝文并不具备政治天赋。
你可以说蒋介石罪大恶极,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擅长玩弄权术,而蒋孝文在严格的家教下却反倒丧失了这种天赋。
相比于蒋孝文的高压成长环境,作为女儿的蒋孝章可就宽松多了,她从小就享受着来自家族的宠爱。
1949年,老蒋被解放军赶到了台湾(专题)岛,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兄妹俩的人生再次发生剧变,台湾的生活对蒋家而言既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挑战。
可是蒋孝文身上的担子却并没有变轻,反而更加沉重,蒋家必须在台湾重新建立政治影响力,蒋孝文也必须承担蒋家复兴的重任。
这让蒋孝文更加不适应,学业上表现平平,生活中更活脱脱就是个纨绔子弟,读书的时候就爱去逛夜店。
有一次,为了不被父亲发现,他甚至让身边的几个侍卫悄悄地把汽车推到远处再发动,自己随后就上了车花天酒地去。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蒋经国希望通过严厉的约束和高标准的要求,将孝文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继承人。
可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孝文不但没有在严厉的管教下变得更加优秀,反而表现出了更多的抗拒和逃避情绪。
眼见长子不成才,蒋经国虽然深感忧虑,可最终也无可奈何。
兄妹俩截然不同的人生
相比之下,蒋孝章虽然是女儿,年龄也比蒋孝文更小,可是表现出来的聪慧和机敏却总是让人刮目相看。
每次父亲忍不住要对哥哥动手的时候,她竟然每次都可以从中“斡旋”,调节父子间的矛盾,撒着娇就让蒋经国的火气消了大半。
蒋孝文之后回忆道,只要有妹妹在自己就不会被打,可如果妹妹不在的话,自己多半就要遭殃了。
眼见这孩子越来越叛逆,于是蒋经国很自然把他送到了军校里,希望能够磨磨这孩子的锐气。
可是却没曾想,蒋孝文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因为蒋家的关系校长甚至让老师课余时间加强辅导,不过身为“学渣”的蒋孝文就是没办法通过理工课业。
如果只是学习差倒还好了,仗着家庭背景,蒋孝文在军校期间也敢经常旷课去舞厅喝酒,有一次甚至为了一个舞女就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开枪,活脱脱民国旧军阀的做派。
蒋经国一怒之下又把他送到美国去,这次算是彻底对他失望了。
1970年,根据台湾地区政府官方说法,蒋孝文因为长期酗酒外加糖尿病,脑神经受损,此后一直只能躺在病床上。
不过民间却有另外一种说法,这个纨绔子弟因为喜好嫖娼而得了梅毒,最终发展到脑神经受损。
而蒋孝章则移居美国,不再过问权力,在美国安享晚年。
结语
兄妹俩截然不同的命运是由性格决定的。
1989年4月14日,蒋孝文因病在台北去世,享年54岁。他的离世标志着蒋家第三代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