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三连炸!湾芯展最大黑马,美企垄断被打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10月的深圳湾芯展刚一开幕,现场气氛就被新凯来点燃了。
作为本届展会最受关注的科技新贵,新凯来这次不光带来了两款重磅新品,更被业内认为是中国芯片攻坚战上最硬核的国家队。
很多业内人士和观众都把目光聚焦在新凯来身上,原因很简单,它不仅是国产芯片装备突围的急先锋,更是中美芯片博弈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代表。
高性能示波器横空出世,国产设备迎来质变这次新凯来旗下的万里眼子公司发布了一款高性能示波器,被称为“芯片制造领域的电信号显微镜”。
有了这台设备,工程师能精准捕捉芯片内部极其微弱的电信号波动,及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调整工艺,最大限度避免芯片报废。
对于提升芯片良品率,这种设备是不可或缺的。
国产示波器此前带宽极限只有十几GHz,这次新凯来一口气把带宽提升到90GHz!
这是什么水平?目前全球带宽最高的示波器由美国泰克公司生产,能做到110GHz,新凯来紧随其后,直接跻身世界第二。
这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生产3纳米芯片时,关键检测设备有了“硬件底气”。
国产EDA工具亮相,打破美企长期垄断新凯来的惊喜不止于此。旗下启云方子公司发布了两款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软件。
众所周知,EDA工具是芯片设计的“大脑”,美国企业曾经占据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EDA软件连边都摸不到。
但这次新凯来选择正面突破,杀入EDA领域,目标只有一个:摆脱对美系工具的依赖,为中国芯片自主设计提供新平台。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发布,而是中国芯片产业链向高端环节发起冲击的标志。
未来只要新凯来能持续优化,国产EDA的生态壁垒就有可能被彻底打破。
隐藏大招曝光——国产DUV光刻机已在试产除了台面上的两颗“重磅炸弹”,新凯来还有一个尚未正式公布的“隐藏杀器”:外媒盛传旗下宇亮生公司已成功研发出中国首款DUV光刻机,并进入中芯国际试生产阶段。
光刻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芯片制造最难啃的“硬骨头”,此前基本被荷兰ASML、日企尼康垄断。
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成为国产芯片制造全面突围的关键节点。
至于新凯来为什么没在展会上公布,业内普遍猜测,一是还在等待试产结果,二是要等全部技术验证后再高调官宣。
毕竟,光刻机的难度和敏感度远超常规设备,稳妥为先也可以理解。
超级国家队成型,新凯来是怎样的存在?很多人疑惑,新凯来为什么能横跨示波器、EDA、光刻机、刻蚀机、薄膜设备等多个核心领域?其实背后有着强大的国家资源。
新凯来本身就是百分之百国有企业,由深圳国资委直接控股,可以说是“国家队中的国家队”。
新凯来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就是要以举国之力突破芯片制造全流程的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可控。
放眼全球,能同时布局芯片全产业链装备的企业屈指可数。新凯来如今的体量和研发能力,已经具备打造“中国版ASML+应用材料”的潜力。
它的出现,极大增强了中国在芯片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东北半导体“老将”集结,国产芯片形成全国大合围让人意外的是,芯片产业并非北上深的专属。湾芯展上,东北半导体企业集体亮相,展示了强大的研发底蕴。
像哈乌纳旗下的哈科迪,中科院的沈阳科仪,上海微电子的沈阳芯源微电子、拓荆科技等,组成了实力不俗的“东北军”。
这些企业虽然低调,但在刻蚀机、离子注入机、薄膜沉积等细分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此外,坐落于吉林长春的光机所在极紫外光源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国产EUV光刻机的发展筑牢根基,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迈向新高度。
可以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次不仅没缺席,反而成为国产芯片突围的重要力量。
中国芯片产业的攻坚,是“全国一盘棋”,各地上下游企业协同作战,形成完整的自主供应链。
新凯来在芯片设备、设计和制造等多个关键环节的突破,标志着中国芯片产业已进入“决战时刻”。
无论是高性能示波器、EDA设计工具,还是尚未官宣的DUV光刻机,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政策、资本和技术的全面集结。
从北斗导航、天宫空间站,到嫦娥探月,中国科技突围的历史证明,只要全产业链形成合力,任何卡脖子技术最终都能被攻克。
中美芯片战的格局已经悄然改变,中国芯片产业的全面大反攻,或许真的只差“临门一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