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年消失3037家 中国传统超市正在消亡

京港台:2025-11-22 04:25| 来源:图数室 | 我来说几句


一年消失3037家 中国传统超市正在消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你有多久没逛过大超市了?

  2024年,多达62个头部超市企业缩减门店3037家。 这不是零星企业的经营不善,而是卜蜂莲花、永辉、大润发等巨头共同面临的行业寒冬。五年间,传统商超的市场份额被电商生生啃下了一大块,消费者的购物车早已悄然转向。

  曾几何时,全家周末去超市大采购是一周的重要仪式;如今,早餐的牛奶用手机APP半小时送到,囤货的牛排由会员店次日达直达门口,连零食饮料都能在下班路上顺手从便利店带走。

  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已被精准分割,那个“一站式购齐”的旧梦,连同它庞大的卖场,正一起失去立足之地。

  传统超市为何突然不“香”了?这场大撤退的背后,是一场关乎效率、体验与生存价值的残酷淘汰赛。

  01传统超市大撤退

  大多数中国人接触到超市,是在上世纪90年代。超市一度成为中国人拥抱现代生活的崭新符号,从菜市场和百货大楼转战超市,不仅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吃喝日用品一站式购齐,还意味着享受更为标准化的价格和服务。而短短三十多年,往日光景已不再,大型超市正悄然集体谢幕。

  在中国连锁协会最新公布的超市销售规模TOP100中,多达62家在2024年缩减了门店数量,按照比例计算,缩减门店数量共计3037家。13家规模保持不变,仅25家有所增长,撤退似乎成了大型超市的共同特征。

  

  从具体超市品牌来看,不难发现,以沃尔玛、永辉为代表的“大而全”的传统模式正在退潮,盒马、开市客等“专而精”的新业态正在加速增长,而胖东来等深耕区域的“慢公司”,通过构建独特价值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经营稳健。

  在此之中,门店缩减最显著的是集百控股——你可能不知道集百控股,但你应该听说过它旗下的“世纪华联”。2024年,集百单家关店达1009家,约占全国超市缩减总量的三分之一。

  减少了493家门店的华润万家,尽管旗下除了华润万家这样的大型商超,还拥有Ole等高端新业态,店面数量仍处于缩减趋势。

  此外,永辉在2024年门店收缩约四分之一,对,就是那个“爆改胖东来”的永辉,门店数减少234家。

  

  结合总营收来看,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中,销售额同比增长的企业有42家,销售额、门店数双增长的企业仅有14家。近年大型连锁超市同样并不乐观,整体处于下降趋势。

  图数室横向对比了近年各大超市的上半年总营收,发现永辉超市作为行业龙头,营收从487亿元大幅缩水至299亿元,降幅惊人,压力最大。联华超市同样收缩明显,营收从135亿元降至95亿元。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越来越不爱逛大超市了。巨头门店集体锐减,营收集体下滑,不论是简单的市场萎缩,还是深度转型的阵痛,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02传统超市为啥干不下去了?

  传统超市节节败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外部的挤压。

  《2025年中国购物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4年,超市/小超市的份额从34%萎缩至32%,曾经作为零售王者的大卖场,更是从19%大幅下滑至13%。与之相反的是,电商一路高歌猛进,从22%上升至32%。

  随之而来的是消费场景大更迭。曾经做早餐要到楼下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材,现在社区团购5分钟下单,30分钟送达。曾经周末囤货零食、食材要开车去大润发、永辉等商超购买,现在盒马、山姆整箱订购即时达、次日达。曾经被种草日用品,要记下去超市买,现在京东淘宝直接下单。

  消费者的时间和钱包被无限分割,传统超市的流量根基被动摇。

  

  如果说电商等渠道是从外部抢走了顾客,那么盒马、山姆、社区团购的崛起,则从内部证明了传统模式的低效与笨重。

  面对仅有500平米、SKU精简的超市,传统大卖场动辄2500平米的庞大身躯,意味着更高的租金与装修投入。

  更致命的是效率。硬折扣店凭借高达30%-40%的自有品牌,将毛利率控制在15%,最终净利率反而更高;其坪效更是达到普通大卖场的7倍。反观传统超市,守着高达20%-25%的毛利率,却因运营成本高昂、人效坪效双低,净利率所剩无几。

  

  传统超市不仅短板很短,赖以生存的长板也早已不复存在。

  如果以商品差异化、购物体验、价格竞争力、便利性和社交属性作为评判标准,传统超市没有一个维度得分突出,最高的价格竞争力也仅为3分,被社区团购和会员店轻松超越。

  而在购物体验和商品差异化上,它被山姆和Costco远远甩开;在便利性上,又被生鲜电商碾压。最致命的是社交属性,传统超市仅得1分,这意味着它无法为年轻人提供任何分享价值与身份认同,彻底失去了作为消费目的地的吸引力。

  

  这场席卷全国的超市关店潮,与其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寒冬,不如说是一次必然的行业洗牌。传统超市大而全的模式,在效率至上、体验为王的新消费时代,显得力不从心。

  但危机的另一面是生机。胖东来人潮涌动,会员店开业爆满都清晰地表明,不是人们不需要线下零售,而是不需要千篇一律、缺乏价值的零售。

  超市的故事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写法。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2 04: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