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多子女家庭如何管理好孩子
现代华人家庭,已经开始摆脱独生子女的困境了,尤其是在北美,华人家庭的子女往往超过两个,最多的达5个以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带来一个新的课题,即多子女家庭的时间管理。
为了探讨这个话题,笔者收集了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的意见,结合自己身边的家庭故事,汇编了这些信息,提供大家参考。
1,制定孩子的成长计划
计划生育,在国外叫做家庭计划。中国人翻译为birth control,而在国外叫做family planning。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区别了。孩子是爱的结晶,在每一个孩子出生之前,家长都需要事先制定孩子的成长计划。
这个计划分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育儿计划,包括家长体检、疾病消除、预防医学、营养医学;自身的体格训练和机能锻炼,给孩子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不同时期胎儿与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视觉、听觉与运动配合训练;怀孕期、哺乳期的医学常识、营养知识和产后恢复;家长与孩子的心态与情绪管理与处理意见等等。第二方面,是教育计划,包括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自我成长教育、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分配、父母与长辈的帮助与辅助;双方家长在子女教育、成长、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优势与短处的分析与处理措施等等。
2,三代同堂的相互配合
首先看看不同年龄孩子的智力发育和敏感期的差异:
0—2岁半:视觉、口、手、细小事物等方面的敏感期。
2岁半—3岁:建立概念、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会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3岁—4岁:执拗、语言、追求完美、占有欲等方面的敏感期。
4岁—5岁:婚姻、情感、数学、音乐等方面的敏感期。
5岁—6岁:书写、逻辑、社会性兴趣等方面的敏感期。
6岁以上,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
针对每一个孩子,孩子的思维、情绪、行为的规律性,都是有差别的,具有个性的;针对家庭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即使年龄差别不大,除了个性,还有共性,因为每个家庭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包括家长和长辈。
通常,多子女家庭需要保姆或者有父母与长辈的帮助与辅助。家长在教育计划方面,应该是主导的;父母与长辈,是辅助的。即使是夫妻双方,也应该有一个是主,一个是辅。对于三代同堂的多子女家庭,父母与长辈是辅助,而不是主力;是看护者(caregiver),而不是监护人(guardian)。夫妻双方通常在日常教育、日常管理、生活起居、个人饮食卫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父母与长辈通常则在亲子关系、个人情感、做人处事、个人品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理性脑与感性脑的差别
一般来说,我们会称左脑为“理性脑(Rational brain)”,而称右脑为“感性脑(Perceptual brain)”。左脑是专擅于处理理性事物的脑,主要负责推理、逻辑、判断、思考、决策、规则…等工作;而右脑则偏好于处理感性的事物,如:情感交流、情感辨识、艺术、多元智能、操作、体验、创意…等部分。然而,这个说法并不表示右脑就不处理推理、逻辑、判断…,也不代表左脑不负责情感交流、情感辨识…,只是两侧脑各有其擅于处理的功能类别。事实上,左脑和右脑经常是相辅相成、同时处理面对庞杂的信息。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大脑发育阶段,观察孩子的思维与智力,孩子的行为与言论,准确判断每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是否处于理性脑或感性脑,或者两者兼备。根据每一个孩子各自的需求阶段,给予不同的时间表,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与活动内容,尤其要注重增加理性脑或感性脑的相关课程或业余活动。同时,又不可以一味地放弃感性脑或理性脑的另一半大脑不管,而要及时发现孩子在另一半大脑方面的发育情况,给予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训练,最终使得孩子在理性脑与感性脑两方面得到完美与平衡的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处于理性脑或感性脑的时候,家长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时间表,以及活动与课程安排,很可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阻碍孩子的智力发育。另一方面,如果家长不注重孩子在大脑发育方面的变化,一直在单方面培养孩子的智力与运动,忽视孩子智力发育的变化,也会耽误孩子的发育与成长。有的孩子并不是在理性脑或感性脑的某一方面有偏好或突出,而是一开始就具备相对平衡的发育,家长的培养计划就需要合理调整,符合这样的孩子成长。
4,多子女家庭的时间管理
前面谈到不同年龄段与不同孩子,需要给予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活动安排,不同的课程安排。这是根据孩子的个性与优势,设置一些优势性的学习与培训内容。同时,我们又必须面对现实,家长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是很忙的,即使是有父母与长辈的辅助帮忙,如果遇到几个孩子需要同时教育和安排的话,夫妻双方还是忙不过来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对于每个孩子个性的特点,给予单独的指导教育,陪同孩子;对于孩子们共性的特点,构建一个家庭的集体活动空间,让每个孩子参与,甚至全家都参与。有些需要长辈配合,有些需要家长主动,亲自去做,亲历亲为。家长的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很重要,而不仅仅是看书,照本宣科,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符合自己家庭的情况,因材施教。
有些时候,要看看孩子们参与的可能性,可能发展与参与的先后顺序,或者是否可以安排在同一时间做。如果不可以,就要分清主次,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找到集体的结合点,优先发展最需要的。
有些时候,家长给孩子一些学习或活动方面的建议,结果孩子不乐意,不想做。家长需要观察后,发现孩子的特点。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孩子个性的东西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家长就需要调整自己,不要打断孩子思维的运作与发展规律,那样就是拔苗助长。
5,最后的建议
感性培养3步骤:培养感觉、生活体验、学习表达。给家长的建议:尽量让孩子接触自己的小伙伴、平时不要都照孩子的规则、一个星期至少2次突发的惊喜。
理性培养3步骤:深度观察、思考能力、勇于提问。给家长的建议:让孩子多阅读经典文学、学习情绪独立性。
最后,家长自己的时间管理也很重要,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跟进的过程。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家长们自己的思维与言行,都需要与孩子的发展同步,给予孩子在不同成长期的具体指导,帮助孩子成长,尤其是心灵的沟通。
相关阅读
孩子的早期教育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18443.html
让人纠结的海外华人子女的朋友圈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208521.html
儿童的听觉与视觉发育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28062.html
海外华人子女如何学习汉语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24948.html
我接触到的中西方教育差异
https://www.backchina.com/blog/250647/article-15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