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美国名校--回复王芳先生及闻过则喜网友

作者:海攀  于 2011-10-31 02:0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28评论

承蒙王芳老先生及闻过则喜网友专门挂号上网并第一次写出长篇评论,本人不胜感激。这一段时间非常忙乱,一直没有时间回复,敬请见谅。再有两贴全文就要结束了,今天特地抽出时间一一回答。

 

 

~~~~~~~~~~~~~~~~~~~~~~~~~~~~~~~~~~~~~~~~~~~~~~~~~~~~~~~~~~~

王芳 评论于:2011-10-23 23:12:16 [回复评论]

 

回复海攀的评论:这个长篇写得很好。文笔好,故事好。勾起我42年前完成博士学位奋斗艰辛的回忆。

这篇故事有不少瑕疵。比较严重的是关于个性的发展。三位主角,郑卫、刘娟还算没大变化。但杨小静则变得离谱,本来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一,不爱学习, 在国内连一般高校都考不上,到美国后,则无中生有的恶补短短两周,就学会了做一名优秀的生物实验技术员。并进而业余修完王冠MBA。二,在国内从小身体就 差,什么家务活父母都不让干。现在在美国餐馆,干起了带位兼跑堂重量级的体力活。做了实验室主管后,每天12小时以上的工作量,每周7天,她扛下来了。 三,在国内时她不用大脑,做事没条理,对钱财没概念。忽然之间,作了实验室主管后,上至实验室经费,下至开派对,都做得井井有条。四,只有爱攀高枝、爱虚 荣、爱物质的性情始终没能变。最明显的例子是,攀上老板系主任,这真是匪夷所思。老板居然还真的与她正式结婚,并以自己毕生心血的实验室相托。关于杨小静 的描述是在太欠缺说服力。

关于三位主角的未来,我认为当然是刘娟嫁给郑卫。早在他们十八、九的时候,刘娟就早已独排众议,慧眼识英雄地看好郑卫,相信他的能力,鼓励他上进。知道他 是一颗尚未开剥出来的钻石。在他经历夺妻之恨的奇耻大辱时,表现出生死与共的激情,要与他一起跳崖。他们之间的深情已长达10年。设若他们大一相识18 岁,22岁综大毕业来王冠,三年念课程,资格考试1年,博士实验与论文3年,这时他俩应该是29岁。刘娟的成熟与稳重正好补上郑卫的不足。绝配。

郑卫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悟性奇高。他使我想到金庸笔下的令狐冲、杨过,可不是郭靖或张无忌。如果他没有走上革命性的T因子、R因子的分离研发,以他对 计算机的热爱和他源源不绝的童心、童趣和原创力,他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脑游戏开发者。最难得的是他性格开朗,不记仇。贪玩又怎样?他玩什么像什么。他与 小静的离婚,是小静的损失,是郑卫的再一次机会。

全篇错别字实在多。让我这个在台湾受过完整繁体字教育的人非常不习惯。不过这是小事。

我猜想作者是女性。因为一,在肖克杰临行前,自我描述对刘娟的痴情,那简直是琼瑶版的梦呓,只有女性作者才写得出来。二,对于不多几处性的描述,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不庸俗,不恶心。想当然尔。非常感谢作者的含蓄,没有破坏整个故事的格调。

这是我今生所写第一篇读后感。实在是白看了著者的心血之作,又气愤于许多搔不到痒处的砖头,有感于衷,不得不发。

另外有一个问题问作者,您的博客上怎么没有别的作品呢?上天给了你才华,可别闲置浪费呀。

~~~~~~~~~~~~~~~~~~~~~~~~~~~~~~~~~~~~~~~~~~~~~~~~~~~~~~~~~~~

谢谢王老先生喜爱本书。四十二年前就拿到博士学位了,绝对是老资格。那时候绝大多数读者都还没有出生呢。

 

对于杨小静争论很多,王老先生又提出一些,这里尽力澄清一下。其实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大部分来美留学的同学,在国内都没有打过体力工,可是出国在外,没有办法,咬牙去做,也能顶下来。比如不才在下,出国前绝对游手好闲,油瓶子倒下都不扶,出国后从当跑堂到做清洁工,从剪草到刷墙,十项全能,几乎没有不会的。杨小静在国内是娇小姐,来美后只能放下身段,拼命努力,虽然累得连梦都不会做了,可还是顶下来了。按照我的经验,也就是头一周非常难受,只要咬牙坚持住,以后就习惯了。

 

她在国内也不是不爱学习,只是智商有限,又没有考好,所以上了子弟班。她去做生物实验员并不是两周就优秀的,还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她业余去读MBA,只是进去了,并没有修完。她虽然不懂节约,但做事还是很有章法的,因为她一直做报幕员,天生也善于处事,象她妈妈。至于改嫁老板并当上主管,来自真人真事,这也是我提笔写这部小说的主要动力。

 

刘娟显然是会嫁给郑卫的,这是上天注定的,不过他们的年龄没有那么大,应该是28岁左右。郑卫很灵,但在国内那样的体制下,他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美国这种催人上进的环境中,他就迸发出来了。他和杨小静离婚,其实是两个人各得其所,杨小静还是得大于失。

 

本人纯理工科出身,文字底子单薄,加上全职工作,家务繁忙,时间有限,往往醉心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导致错别字不少。好在楚柴兄、摩诃兄、dnld979网友等一直在帮我改错,我在原稿上已经一一改正。这里一并致谢!

 

作者是男是女并不重要,关键只是小说写得好不好看。除了YC中有几个人反复提这件事外,别的地方没人在乎。琼瑶的小说没有看过,电视剧断断续续看了几集,不太感兴趣。也许人性有共通之处吧,好象令狐冲对他的小师妹的痴情也差不多。

 

有网友直接央求我多写一点性,其实我还是删了一些,可能多少有一点清高吧,总觉得靠这个东西哗众取宠不算本事。本来杨小静与郑卫及丽莎与郑卫都有性的吸引,连载中来不及涉及,以后整理、补充、修改时再说吧。

 

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也是第一次开博克。没觉得自己有多少才华,只是把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尽可能生动地描述出来就是了。王先生的夸奖,可以算是对我的鼓励,让我更加努力。谢谢!

 

 

~~~~~~~~~~~~~~~~~~~~~~~~~~~~~~~~~~~~~~~~~~~~~~~~~~~~~~~~~~~

闻过则喜 评论于:2011-10-24 08:23:06 [回复评论]

 

专门在城里挂号,就是为的写一点体会,希望对作者修改时有一点参考作用。


小说到了这里,整体的走向应该已经挺清楚的,几个主要人物刻画得很传神,但小说写美国大学的生活还是有点流于形式,就像一个外行人写美国的大学生活。这里仅挑几点说。


首先,美国的大学,到了研究生阶段,名校的概念和本科的概念区别很大,王冠可能本科强得不得了,但研究生教育不一定是最好的,当然也不排除它的生物这门学科很好,但作者把国内崇拜名校的做法发挥到极致。


国外大学的系主任的权力并不像国内的系主任,其实每个老板的权力更大,也没必要强调郑卫的老板是系主任,他的权力本身就很大。


在王冠的生活太表面化、脸谱化,没有他写国内大学时的生动。郑卫打牌的朋友、帮修车的朋友看到他遭受这么大的变故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很不合情理。其他男的不是三辈子没见到女人就是书呆子,没看到王冠学生丰富的生活。


另外,作为综大和王冠,好像没有其他人来往,作者可能想突出主题,但整个作品就显得单薄了。其实我这几年从美国大学中中国来访者的变化看到了国内的变化,这其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科学》、《自然》等顶级刊物的崇拜,也很有国内的思维惯性,其实像王冠这样的学校,发表《科学》、《自然》这种刊物其实会是挺自然的事,我老板几年之内 在这两份杂志上发表了16篇文章,也没看到他欣喜若狂。反而更喜欢一些专门的专业杂志,因为能够有更多的空间把结果讲透。


去名校当教授需不需要做博士后?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我的同学中有去HarvardBerkeleyStanford做教授的,即使在博士阶段就拿到教职,这几所学校都要他们到其他学校游学一年,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多认识同行,拓宽知识面。

 

~~~~~~~~~~~~~~~~~~~~~~~~~~~~~~~~~~~~~~~~~~~~~~~~~~~~~~~~~~~

谢谢则喜先生!我所看到的因为本书而特意注册上网的读者,已经有十多位了,这里一并致谢!

 

前面提到过,刚开始写书时,把大学里的所有方面都详细描绘一遍,生怕不够真实,结果发现这书没法看,读者会烦死的,因为你这是小说,人家要看的是情节,不是大学生活介绍,所以后来大部删掉了,只留下有助于故事发展的一点点。你如果觉得这方面比较单薄,是可以理解的。

 

写小说的另一个痛苦,就是故事情节的取舍,你不能把所有枝节全部堆上去,那样小说就没有了清晰的主线,读者也会觉得乱七八糟,不知道你想要说什么。比如说曾经写过一段,郑卫倒霉后,他那些哥们同事同学都做了些什么,后来还是删去了,因为他们除了安慰几句之外,也帮不上什么忙,提得建议也是五花八门,大多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类的,没什么用。而小说现在已经四十万字了,如果把这些都写上去,不知道要多少字才能收场。所以象访问学者来美等等,也许有文章可做,但是没有篇幅和时间去做了。

 

先生显然来自名校。你们老板已经成名,发再多的论文到“科学”和“自然”,也不太当回事了。可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就很重要了。你的同学中能在CNS上发论文的,还是少数吧?至于郑卫去霍顿后是不是出去游学一年,那是后话了,与故事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写文章的一个基本功,就是不能跑题,与主题无关的东西,无论多么可爱,都要坚决舍弃。说实话,很多时候是很舍不得的,可是大伙都挺忙,人家花时间来看书,我不能沿路逛街,走哪算哪吧?

 

如果以后有幸出版本书,我会把先生及其他网友的建设性评论附在后面,供读者深入了解故事发展的背景,和美国大学的各种情况。谢谢你提供了这么多很好的建议和信息!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2 回复 maryuvic 2011-10-31 02:20
没想到今天还写
0 回复 maryuvic 2011-10-31 02:22
我读文章一直觉得LZ 是会写得理工男,当然我和理工女没有什么来玩。所以其实也不了解理科女生。但是这个评论很像女生写得:)
2 回复 wcat 2011-10-31 02:46
还是觉得时间对不上。杨应晚一年才能来美,然后在家里呆着,上学再到餐馆打工,然后离婚,与系主任交往,这一段(杨来美之后)就应该有5、6年甚至更长。而郑刘二人不能在此之前毕业,在任何地方都会被开掉的。
0 回复 rongrongrong 2011-10-31 03:34
  
8 回复 rongrongrong 2011-10-31 03:37
再有两贴全文就要结束了 only two more days   
3 回复 ultravires 2011-10-31 04:40
我觉得21世纪是没有错别字的。我们很多同胞们到了国外很津津乐道于使用外国人的短信体,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短信体按他们的思维来说的话其实就是错别字。只是西文是拼音文字,我们是象形文字,具体表现不一样而已。
另外请不要IB繁体字,我们都认得繁体字只是不用而已,要知道频繁使用繁体字是浪费能源,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因为他需要用更多的笔油,墨水,磨粉去输出,而且书写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们不要拘泥于作者的性别,他有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2个人。一对呢?

在你们要求别人付出的时候i,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干些什么。21世纪了,不要老是拿19世纪那套理论才束缚自己和他人。
2 回复 smartman 2011-10-31 13:24
my $0.02 on reading Dr. Fan Wang's comments:

I'm writing in English now.  If I have more time next week, will write in detail in Chinese.

1.  I see eye to eye on Dr. Wang's comments on Yang Xiaojing.  I have held an extremely hostile attitude to Yang while Dr. Wang upheld a reasonable suspect towards this character in the novel.  I think eventually we are arriving at the same conclusion that, either Yang is not a convincing figure in the novel (Dr. Wang's view) or Yang is a disgusting figure (my view).  LZ told us the figure is from the real world so I have never suspected her existence, rather, questioned her evil mindset, while Dr. Wang questioned the reasonableness of her existence.

2.  When I went to the US grad school many years ago, my classmates from Taiwan read my novels I wrote in college in China.  One "complained" that he could hardly read my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and another managed to finish reading with great hardship.  I remembered, when I went back to China in early 00s and met a high school student in a bookstore, she could not read a Chinese book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  I guess the 错别字 Dr. Wang "complained" are due more to the discrepancy of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than to the 错别字 we meant in our original definition.

Frankly speaking, I was seldom able to identify 错别字s from LZ's novel.  I did pick up once and posted it on the comments.  In my mind, I was surprised that LZ had a good command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software so that his novel has virtually little 错别字.  I have no doubt that quite a many 错别字 occurred in our posted comments including my Chinese postings.  Based on my limited Chinese language typing experience, I found 错别字 very easily appears when one picks up a character after typing the same pinyin.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LZ must be a super careful person when he picks up the right character based on pinyin.  He is much, much more careful than almost each and every of our readers who posted comments here in Chinese.  This is an outstanding merit LZ deserves, compared to most other online writers.

Personally, I think the reader ultravires' viewpoint that 我觉得21世纪是没有错别字的 is arguable.  But I support his/her upholding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I strongly believe Taiwan resists using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largely due to political and ideology reasons.

3.  实在是白看了著者的心血之作,又气愤于许多搔不到痒处的砖头,有感于衷,不得不发。I had the same feelings whenever I read stories about Yang Xiaojing.

Mainland China is entirely as a nation suffering from severely deteriorating ethics and the entire society is completely swamped by materialism.  When the young early-20 HK movie star Ms. Liang Luoshi delivered babies without marriage for billionaires Richard Lee, media reporters in Shanghai randomly picked up a few young girls on the street and their typical answer was: why didn't I have that good luck?

I believe the media is a strong promoter in the nation's declining morale because their biased opinions favoring wealth and scorning paucity has set up a bad tone to and influenced young generations for decades.  That is why I really hated to see Yang Xiaojing's disgusting betrayal led to a better welfare for her.  Such bad examples (including an 82 marries a 28 beauty) would definitely impose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adolescence.

Incidentally, at least 2 readers pointed fingers to me and put me in Zheng Wei's shoes because I launched strong reprimands to Yang.  That further convinced me of the overall worrisome morale in China.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eventually find I wouldn’t have time to rewrite and type these in Chinese next week.  Sorry about that if it makes readers inconvenient.
5 回复 蓉蓉花 2011-10-31 23:18
出国工作生活20年,周围的朋友,同事几乎都是在这边读书拿学位的,听和看到许多。最大的感觉是美国的正态分布系数很宽,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都可能发生。所以认为这篇小说真实,可信度很高。喜欢!!
3 回复 snow2011 2011-11-1 00:17
感觉对人物的内心刻画似乎少了一些。
5 回复 maryuvic 2011-11-1 00:38
明天要上班,今天写个告别贴吧。本来想贴在今天的文章上,左等右等都不来:)
我开始看这篇小说是我的CAN考试不过的时候,一夜白头,终日以泪洗面。本来他们打算把我开掉了,结果我自己又争取了个重新考的机会。本来是可以考两次的,因为他们以前已经同意我的一篇考试重写过了。所以觉得该让我走人了。
我是看了题目进来的,想想能有什么办法在美国名校混一下。混字是吸引我的。我开始读博士的初衷就是混个学位毕业的,想着应该很容易。正好我看得时候郑卫的资格考试也重新考了。我把以前的全文又复习了一下。

我认为楼主文章写得引人入胜,不仅是文章的情节吸引人,而且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看着郑卫的变化,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也有了变化,行动上虽然改变不大,但也是有的,哈哈。我现在觉得博士是要好好读的。

其实杨小静给我的触动也很大。我知道从评论里许多人觉得这个人物不可信。我是从可信的角度说的。觉得杨小静一个娇生惯养的教授女儿都可以吃这么多苦,我实在是太不努力了。不努力的结果不仅仅是失败,有时还会把失败的结果怪在别人的头上,比如自己的导师。

再说对导师的想法,看郑卫和吉姆的关系,吉姆真的是个不错的导师。他是郑卫事业上的指路灯。给了郑卫需要的支持。我失败的时候,第一个想法也是换导师,觉得导师对不起我,后来换不成就罢了,其实导师一直都很支持我,不管我想做什么题目,她都很支持。

谢谢楼主一直每天坚持写这篇小说,从楼主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博士是怎样造就的。坚持,坚持,再坚持。楼主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本来是不在村里混得,借楼主的东风,也注册了,也发言了。在这里一段时间,不仅是楼主,感觉和各位发言的也都熟识了似的。估计小说过后,我也得去好好学习了。下个月要重新考试:)然后开题,然后写。路漫漫其修远兮。
1 回复 生于70‘S 2011-11-1 06:55
maryuvic: 明天要上班,今天写个告别贴吧。本来想贴在今天的文章上,左等右等都不来:)
我开始看这篇小说是我的CAN考试不过的时候,一夜白头,终日以泪洗面。本来他们打 ...
你的故事也很好,那天等你有空了给大家写写。另,祝你好运。
0 回复 生于70‘S 2011-11-1 06:57
就剩下两贴了,我这还没看过瘾呢。
3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25
maryuvic: 没想到今天还写
人家写那么长,又有代表性,我就找时间回一贴。
6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26
maryuvic: 我读文章一直觉得LZ 是会写得理工男,当然我和理工女没有什么来玩。所以其实也不了解理科女生。但是这个评论很像女生写得:)
也许王芳是女性。因为年长,叫一声先生也合适。
2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28
wcat: 还是觉得时间对不上。杨应晚一年才能来美,然后在家里呆着,上学再到餐馆打工,然后离婚,与系主任交往,这一段(杨来美之后)就应该有5、6年甚至更长。而郑刘二 ...
没有那么长。她只读了一学期,打工也不到一年。
6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28
rongrongrong:   
  
1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28
rongrongrong: 再有两贴全文就要结束了 only two more days   
不用伤心:)总有结束的时候。
4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33
ultravires: 我觉得21世纪是没有错别字的。我们很多同胞们到了国外很津津乐道于使用外国人的短信体,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短信体按他们的思维来说的话其实就是错别字。只是西 ...
我的文中确实有一些错别字,老先生看不过去也是应该的。

我只听说有男的装女的,比如那个什么最有才妓女什么的,没听说女的装男的。

谢谢你!
1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33
smartman: my $0.02 on reading Dr. Fan Wang's comments:

I'm writing in English now.  If I have more time next week, will write in detail in Chinese.

1.  I see  ...
你的英文太长了,等着看你的中文吧:)
1 回复 海攀 2011-11-1 08:36
蓉蓉花: 出国工作生活20年,周围的朋友,同事几乎都是在这边读书拿学位的,听和看到许多。最大的感觉是美国的正态分布系数很宽,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都可能发生。所以 ...
谢谢认可!写现实很难,不真实会被骂死的。写古典、穿越之类就好办了,想怎么吹就怎么吹。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海攀最受欢迎的博文
  1.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1)---志愿参军之报名参军 [2012/05]
  2.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55)---航母上的女兵 [2013/04]
  3. 混在美国名校(180)---浪漫与激情之一夜激情 [2011/09]
  4.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73)---飞行机械师之直通E4 [2013/09]
  5.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50)---第一次出海之珍惜自由 [2013/03]
  6. 混在美国名校(141)---不眠之夜之真情不死 [2011/08]
  7.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54)---第一次出海之船上女兵 [2013/04]
  8. 混在美国名校(212)---旧友新侣之喊出心中的爱 [2011/11]
  9.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45)---第一次出海之跳海自杀 [2013/03]
  10. 混在美国名校(192)---计划外成功之灵光闪现 [2011/10]
  11. 混在美国名校 [2011/02]
  12. 混在美国名校(191)---诱惑与忠诚之爱恨难分 [2011/10]
  13.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71)---飞行机械师之最佳飞机维护长 [2013/09]
  14.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44)---第一次出海之艰难生活 [2013/03]
  15. 我在美军航母上的八年(48)---第一次出海之酒色禁忌 [2013/03]
  16. 混在美国名校(197)---计划外成功之心想事成 [2011/10]
  17. 混在美国名校(211)---旧友新侣之老友逼婚 [2011/11]
  18. 混在美国名校(210)---旧友新侣之姐要去美国 [2011/10]
  19. 混在美国名校(129)---从结束到开始之誓不回头 [2011/07]
  20. 混在美国名校(204)---旧友新侣之感恩之心 [2011/10]
  21. 混在美国名校(206)---旧友新侣之走向何方 [2011/10]
  22. 混在美国名校(130)---从结束到开始之断然分手 [2011/07]
  23. 混在美国名校(169)---西洋美少女之为美女服务 [2011/09]
  24. 混在美国名校(128)---从结束到开始之覆水难收 [2011/07]
  25. 混在美国名校(207)---旧友新侣之姐弟之恋 [2011/10]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8 18: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