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霞步思 于 2025-8-5 20:02 编辑
【大卫王又吩咐说:‘将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召来!’他们就都来到王面前。王对他们说:‘要带领你们主的仆人,使我儿子所罗门骑我的骡子,送他下到基训;在那里,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你们也要吹角,说:’愿所罗门王万岁!‘然后要跟随他上来,使他坐在我的位上,接续我作王。我已立他作以色列和犹大的君。‘】“大卫王又吩咐说:‘将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召来。他们就都来到王面前’”。“祭司撒督”是要膏立新王的人;“先知拿单”是要宣布新王乃合乎神旨意的人;“比拿雅”是要护卫新王的加冕仪式平安无事的统帅。“王对他们说:‘要带领你们主的仆人,使我儿子所罗门骑我的骡子,送他下到基训’”。“你们主的仆人”是指文武大臣和侍卫队;“我的骡子”就是王的座骑;“基训”位于大卫城南面的山谷里,与亚多尼雅宴会地点隐罗结相距不远,为要使那些人立刻知道新王登基,而瓦解他们的势力。大卫此时虽然身体虚弱,但头脑却相当清楚、精明。“在那里,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祭司撒督”膏立新王;“先知拿单”见证膏抹。“你们也要吹角,说:“愿所罗门王万岁!”就是让吹角和欢呼使声音远送到隐罗结。“然后要跟随他上来,使他坐在我的位上,接续我作王”。大卫城建在山坡上,所罗门在基训受膏后要回到王宫登基,所以说“要跟随他上来”。“坐在我的位上”就是正式登基。“我已立他作以色列和犹大的君‘”。“以色列”指北方十个支派,“犹大”指南方两个支派。大卫这次与他当年听到押沙龙叛乱时的处理完全不同(撒下15:14),因为那时大卫知道自己是落在神的管教中,现在却知道自己是行在神的旨意里,所以有勇气雷厉风行地遵行神的旨意。【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对王说:‘阿们!愿耶和华我主我王的神也这样命定。耶和华怎样与我主我王同在,愿祂照样与所罗门同在,使他的国位比我主大卫王的国位更大。’】“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对王说:‘阿们!愿耶和华我主我王的神,也这样命定”。“比拿雅”后来所罗门王任命他作元帅(2:35);“阿们”有诚心赞同之意,“这样命定”是指此事乃出乎神的意旨。“耶和华怎样与我主我王同在,愿祂照样与所罗门同在”。就是神如何赐福给大卫王,也如何赐福给所罗门王。“使他的国位比我主大卫王的国位更大‘”“国位”是指国权,“更大”就是更加繁荣、兴盛与壮大。
【于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下去使所罗门骑大卫王的骡子,将他送到基训。祭司撒督就从帐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来,用膏膏所罗门。人就吹角,众民都说:‘愿所罗门王万岁!’众民跟随他上来,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于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基利提人、比利提人”是大卫的克里特岛人近身侍卫,由比拿雅统管。“都下去使所罗门骑大卫王的骡子,将他送到基训”。“基训”是大卫所指示给所罗门膏立的地方,离开亚多尼雅宴会地点隐罗结不远。“祭司撒督就从帐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来,用膏膏所罗门”,“帐幕”是指大卫建于大卫城中用来存放约柜的会幕(撒下6:17)。这“角”尖端没有切除,是用来盛圣膏油(撒上16:1)。“用膏膏所罗门”,就是把膏油倒在所罗门的头上,将他分别为圣献给神,作管理神产业的君王。“人就吹角,众民都说:‘愿所罗门王万岁!’”“吹角”是向远处送出祝贺的讯号。“众民跟随他上来,且吹笛,大大欢呼,声音震地”。膏立典礼结束之后,回大卫城途中,一路吹笛奏乐,众民大声欢呼,声音传送到远处。【亚多尼雅和所请的众客筵宴方毕,听见这声音;约押听见角声就说:‘城中为何有这响声呢?’他正说话的时候,祭司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来了。亚多尼雅对他说:‘进来吧!你是个忠义的人,必是报好信息。‘】“亚多尼雅和所请的众客筵宴方毕,听见这声音”,因所罗门受膏的“基训”,离亚多尼雅大摆筵席的“隐罗结”不远,又比“隐罗结”地势高,所以亚多尼雅和宾客都能听到众民的角声和呼声。“约押听见角声,就说:‘城中为何有这响声呢?’他正说话的时候,祭司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来了”。“亚比亚他的儿子约拿单”,曾经在押沙龙叛乱时立过功(撒下15:36),现在却和他的父亲跟错了人。“亚多尼雅对他说:‘进来吧!你是个忠义的人,必是报好信息’”。“忠义的人”含意“勇士”或“有价值的人”。
【约拿单对亚多尼雅说:‘我们的主大卫王诚然立所罗门为王了。王差遣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去使所罗门骑王的骡子。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在基训已经膏他作王。众人都从那里欢呼着上来,声音使城震动,这就是你们所听见的声音;并且所罗门登了国位。王的臣仆也来为我们的主大卫王祝福,说:’愿王的神使所罗门的名比王的名更尊荣;使他的国位比王的国位更大。‘王就在床上屈身下拜。王又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赐我一人今日坐在我的位上,我也亲眼看见了。‘】“约拿单对亚多尼雅说:‘我们的主大卫王,诚然立所罗门为王了”,这是证实所罗门已经登基作王了。“王差遣祭司撒督、先知拿单、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去使所罗门骑王的骡子”。这是膏立所罗门的过程。“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在基训已经膏他作王。众人都从那里欢呼着上来,声音使城震动,这就是你们所听见的声音;并且所罗门登了国位”。这就是告诉人所罗门已经登上王座掌握王权了。“王的臣仆也来为我们的主大卫王祝福,说:‘愿王的神使所罗门的名比王的名更尊荣,使他的国位比王的国位更大。王就在床上屈身下拜’”。就是表示所罗门作王已经成为事实,无法再改变了。“王又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赐我一人今日坐在我的位上,我也亲眼看见了’”。大卫离世前能亲眼看见所罗门按着神的心意坐上王位,心里就欢喜。【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就起来,去抓住祭坛的角。】“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新王已经登基,亚多尼雅的宾客都怕受连累成为叛党,所以“就都惊惧,起来四散”。“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就起来,去抓住祭坛的角”。“惧怕所罗门”因他知道如今所罗门执掌实权。因祭坛的四面都有角,误杀人的可抓住坛角求神庇护,以获得公平的审讯(出21:13-14),所以亚多尼雅“去抓住祭坛的角”。
【有人告诉所罗门说:‘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王,现在抓住祭坛的角,说:’愿所罗门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杀仆人。‘所罗门说:’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向所罗门王下拜;所罗门对他说:『你回家去吧!‘】“有人告诉所罗门说:‘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王,现在抓住祭坛的角说:’愿所罗门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杀仆人‘”。这是亚多尼雅越轨的要求,所罗门可以不杀他,但不会随便向他起誓。“所罗门说:‘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所罗门虽然年轻,但做事果断机敏,他答应只要亚多尼雅保持忠心,便会饶过他的性命,“他若行恶,必要死亡”。“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向所罗门王下拜。所罗门对他说:‘你回家去吧!’”亚多尼雅“向所罗门王下拜”,就是承认所罗门的王权,这样所罗门就顺利登基了。所罗门被立为以色列人王,不是出于人意,乃是出于神的心意,因神曾对大卫说:【你要生一个儿子,…他的名要叫所罗门,…他作以色列王,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然而我们看到,所罗门在被立王过程中没有发一言,他完全把生命的主权交给神,让神借人为他完成这一切的事。但愿我们今天也都要像所罗门那样,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主,并要听从所罗门对我们的劝勉:【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