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撒下8: 1-18>

[复制链接]

3252

主题

3272

帖子

5万

积分

贝壳光辉岁月

Rank: 6Rank: 6

积分
512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霞步思 发表于 2025-7-21 0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撒下8: 1-18>





【撒下8: 1-18】【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原文是母城的嚼环)……。】在撒母耳记下第八章中记载了,大卫在得到神与他立约中的应许后,神的应许和祝福成为大卫实际的得胜经历。大卫使非利士人和摩押人臣服,他又打败琐巴王和亚兰人,掠夺金和铜;哈马王打发儿子约兰送来金银铜器,大卫就将所得的贡物和战利品“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大卫打败亚兰和以东人,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大卫统治全以色列,设立文武官员。本章首先说到:【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原文是母城的嚼环);又攻打摩押人,使他们躺卧在地上,用绳量一量: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此后”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承接第七章的大卫之约,神的应许和祝福成为大卫实际的得胜经历。大卫之前的两次利乏音谷之战(5:17-25),是被动的防御;现在“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是主动的出击。而击败非利士人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非利士人已经占据以色列中部,将以色列切割成两块,大卫就“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京城的权柄”,“原文作:母城的嚼环”,是指统治中心或权力所在。而大卫攻击非利士人,打败他们,结束了他们在这块地上的统治。“又攻打摩押人,使他们躺卧在地上,用绳量一量,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大卫又攻打摩押人,这正应验了神借着巴兰所说的预言:【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毁坏扰乱之子。】(民24:17)“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可能指身材高大的战士被杀,一般身高的战士就存活。这是为了削弱摩押人的同时,也不致灭绝他们。“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进贡”指藩属国给宗主国的贡物。

【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往大河去,要夺回他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往大河去,要夺回他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琐巴”位于利巴嫩山脉东面,大马色和哈马之间的亚兰人王国;“大河”指幼发拉底河。此时琐巴王哈大底谢正准备向美索不达米亚扩张势力,结果被大卫击败。“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擒拿”就是掳获;“马兵一千七百”,在历代志上18:4记载是“战车一千,马兵七千”。“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砍断蹄筋”就是砍断马的小腿筋,使马失去作战能力。“留下一百辆车的马”供自己作交通工具,但此举违反了【不可为自己加添马匹】的命令(申17:16),反而成了所罗门多增马匹的契机(王上4:26)。【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底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他夺了哈大底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大卫王又从属哈大底谢的比他和比罗他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大马色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底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大马色的亚兰人”就是叙利亚人,以大马色为京城。“帮助琐巴”。琐巴人乃是大马色以北的亚兰人,彼此同族。“于是大卫在大马色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设立防营”即设立要塞,控制北方通往美索不达米亚的商道,并向亚兰人收取贡品。“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表明大卫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军事天才,他的得胜乃是支取神的得胜。因着他完全顺服神,才能显出神完全的得胜。“他夺了哈大底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所拿的金盾牌”,是指国王上战场时,王的随从人员为他背负的金质盾牌。“大卫王又从属哈大底谢的比他和比罗他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比他和比罗他”都在大马色的北方约50至80公里,在哈马口附近;大卫“夺取了许多的铜”,是为了将来建造圣殿(代上18:8)。

【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哈大底谢的全军,就打发他儿子约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底谢(原来陀以与哈大底谢常常争战)。约兰带了金银铜的器皿来,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和他治服各国所得来的金银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就是从亚兰、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得来的,以及从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所掠之物。】“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哈大底谢的全军”,“哈马”是琐巴的北方邻国,也属于亚兰人;“哈马王陀以”与琐巴王哈大底谢对敌。“就打发他儿子约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底谢”。“他儿子约兰”,约兰是一个以色列名字,他的原名是“哈多兰”(代上18:10),现在特地改名表示臣服。“原来陀以与哈大底谢常常争战。约兰带了金银铜的器皿来”。“约兰随身携带了珍贵的金属器皿作为贡品。“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和他治服各国所得来的金银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大卫没有将所得的贡物和战利品据为己有,而把它们“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表明他承认得胜并非倚靠自己的能力,而是神使他得胜。“就是从亚兰、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得来的,以及从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所掠之物”。这里说到战利品的来源,它们都是以色列四围的邻国,应该是:琐巴、亚兰、亚扪、摩押、亚玛力人、非利士。【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或译:以东,见诗篇六十篇诗题)一万八千人回来,就得了大名;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大卫。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一万八千人回来,就得了大名”。“盐谷”应是死海以南的亚拉巴旷野;“亚兰”或译:以东。大卫征服以东“得了大名”,应验了神所应许的【我必使你得大名】(7:9)。“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大卫”。“设立防营”,即设立要塞,控制南方通往红海的商道,并向以东人收取贡品。这样,所有以色列的邻国,都被大卫征服。“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这是说大卫到那里打仗都得胜。神所赐的得胜,不是局部的得胜、也不是勉强的得胜,而是完全的得胜。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西莱雅作书记;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以色列众人的王”是指以色列众支派全民的王;“秉公行义”就是秉持公义的原则审判且施政。“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洗鲁雅”她是大卫的姐姐;“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是大卫的外甥;“元帅”就是军队的统帅。“史官”负责记录国务文件并管理历史档案。“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亚希突的儿子撒督”是亚伦儿子以利亚撒的后裔(代上6:4-8),非尼哈家系的祭司(民25:11);“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可能是文士抄写错误,应该是“亚希米勒的儿子亚比亚他”(撒上22:20)。“祭司长”就是大祭司,大祭司的职位在所罗门时代由亚比亚他转到撒督(王上2:35),应验了神弃绝以利家的预言(撒上2:35-36)。“西莱雅作书记”,就是负责处里外交事务。“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在伴随大卫逃避扫罗王之追杀时,即已在勇士中间崭露头角(23:20),后来大卫立他作护卫长(23:23);“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是来自地中海克里特岛的雇佣兵,作大卫的近身侍卫。“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领袖”可能指在王室众多女儿、家臣、仆婢中具有领导地位,也可作王室顾问。从这里可以看到大卫国度的行政组织,以色列的国家体制开始制度化。大卫有了神的应许,但却不只是等待神来坚立国度,而是紧紧抓住神的应许,一面对外南征北战,一面对内“向众民秉公行义”,积极支取神的得胜。然而行公义不单是君王的专责,也是神的子民的本分。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像大卫王那样,把公义当作我们与人相处的准则!阿们!

「创25: 1-34」“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在创世纪第二十五章中记载了,亚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还有以撒的后代。这里说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别处圣经称她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与撒拉相题并论。“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基土拉的后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们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2 05:3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