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15: 1-34】【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央登基作犹大王……。】在列王纪上第十五章中记载了,南国亚比央王和亚撒王,以及北国拿答王和巴沙王。本章首先说到:【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央登基作犹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王十八年”,“耶罗波安王十八年”,相当于南国罗波安“作王十七年”(17:21)。“亚比央登基作犹大王”。“亚比央”是南、北国分裂后第一位在耶路撒冷登基的犹大王,又名亚比雅(14:31),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玛迦”又名米该亚(代下13:2);“女儿”原文也可以指“孙女”。押沙龙的女儿他玛(撒下14:27)嫁给乌列(代下13:2),生了玛迦。“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然而耶和华他的神因大卫的缘故,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灯光,叫他儿子接续他作王,坚立耶路撒冷。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他父亲”指罗波安,“所行的一切恶”就是纵容百姓敬拜偶像假神(14:22-23)。“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就是没有像大卫那样以专一的心顺服神。“然而耶和华他的神因大卫的缘故,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灯光”。“有灯光”指大卫家在耶路撒冷的国位有后裔继承(11:36)。“叫他儿子接续他作王,坚立耶路撒冷”。“坚立耶路撒冷”是指建立在城内的圣殿得以成为百姓的敬拜中心。“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是指大卫奸淫人妻,又唆使约押谋害其夫乌利亚的事(撒下11:1-17)。“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这是圣经给予大卫的最高评价,并非指他的行事为人完全无缺,而是从敬拜神的角度来看,他向着真神的信仰是绝对的,丝毫没有违背神的诫命,去敬拜偶像假神。
【罗波安在世的日子常与耶罗波安争战。亚比央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亚比央常与耶罗波安争战。亚比央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的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作王。】“罗波安在世的日子常与耶罗波安争战”,南国从罗波安时代就开始与北国的耶罗波安争战,一直持续到亚比央的时代。“亚比央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其余的事”是指他治理的政绩;“犹大列王记”是一部记述南国诸王历史的书,为本书作者所据史料的一部分。“亚比央常与耶罗波安争战”,他们之间有一场重大战役,记载在历代志下13:1-17。“亚比央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的城里”。“大卫的城”是耶路撒冷城的另一称呼。“他儿子亚撒接续他作王”。“亚撒”是南国犹大的第三位王,又是第一位好王。【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十年,亚撒登基作犹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一年。他祖母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十年,亚撒登基作犹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一年”。亚撒“作王四十一年”,是继大卫、所罗门之后第三个长期统治的犹大王。“他祖母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祖母”直译为“母亲”。“玛迦”是亚比央的母亲、亚撒的祖母。其他的犹大王都记录其母亲的名字,只有亚撒是记录其祖母的名字。可能因为他父亲亚比央只短暂地统治了两年,以致他年幼登基,祖母掌控大权,影响力比他的母亲更大。
【亚撒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从国中除去娈童,又除掉他列祖所造的一切偶像;并且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她的偶像,烧在汲沦溪边,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亚撒一生却向耶和华存诚实的心。亚撒将他父亲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耶和华的殿里。】“亚撒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看为正的事”就是不敬拜偶像假神,而单单敬拜耶和华真神。“从国中除去娈童,又除掉他列祖所造的一切偶像”,亚撒王时代是犹大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复兴,他又“除掉他列祖所造的一切偶像”,包括所罗门(11:5-8)和罗波安(14:23)时期所造的。“并且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王将太后废位;“亚撒砍下她的偶像,烧在汲沦溪边”,“她的偶像”指亚舍拉;“汲沦溪”位于耶路撒冷的东侧。“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邱坛”指在山岗上露天的祭坛,是用来敬拜偶像假神。“亚撒一生却向耶和华存诚实的心”,就是向神有纯全的心、专一的心。“亚撒将他父亲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耶和华的殿里”。“他父亲”是指亚比央,他虽仅短期执政两年多,但他曾大败耶罗波安,多少有些掳获物;“分别为圣”就是分别出来归给神为圣;“耶和华的殿”,就是建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常常争战。以色列王巴沙上来要攻击犹大,修筑拉玛,不许人从犹大王亚撒那里出入。】“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在世的日子”指亚撒与巴沙两人同时在世的日子,共有二十三年。“以色列王巴沙上来要攻击犹大,修筑拉玛,不许人从犹大王亚撒那里出入”。“拉玛”是便雅悯支派的城邑(书18:25)。以色列王巴沙为了阻止百姓归顺亚撒王(代下15:8-9),所以于亚撒执政第十六年占领了便雅悯的拉玛,控制犹大与以色列的边境,阻止北国的百姓归向耶路撒冷,也作为威胁耶路撒冷的基地。
【于是亚撒将耶和华殿和王宫府库里所剩下的金银都交在他臣仆手中,打发他们往住大马士革的亚兰王希旬的孙子、他伯利们的儿子便哈达那里去,说:‘你父曾与我父立约,我与你也要立约。现在我将金银送你为礼物,求你废掉你与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约,使他离开我。’便哈达听从亚撒王的话,派军长去攻击以色列的城邑;他们就攻破以云、但、亚伯伯玛迦、基尼烈全境、拿弗他利全境。巴沙听见,就停工不修筑拉玛了,仍住在得撒。于是亚撒王宣告犹大众人,不准一个推辞,吩咐他们将巴沙修筑拉玛所用的石头、木头都运去,用以修筑便雅悯的迦巴和米斯巴。】“于是,亚撒将耶和华殿和王宫府库里所剩下的金银,都交在他臣仆手中”。“剩下的金银”是指被埃及王示撒洗劫后所剩下的金银。“他臣仆”指亚撒王的差使。“打发他们往住大马色的亚兰王希旬的孙子、他伯利们的儿子便哈达那里去”。“大马色的亚兰王希旬”可能就是所罗门的敌人“利逊”(11:23)。“他伯利们的儿子便哈达”,是指便哈达一世,原先支持北国以色列。“说:‘你父曾与我父立约,我与你也要立约”,“立约”指互不侵犯条约。“现在我将金银送你为礼物,求你废掉你与以色列王巴沙所立的约,使他离开我’”。就是利用金钱贿赂收买他,使他与北国以色列为敌。“便哈达听从亚撒王的话,派军长去攻击以色列的城邑”。大马色位于北国以色列的东北方,趁着北国举兵到南方攻击南国之际,北方防守空虚,便派军以色列的北部城邑。“他们就攻破以云、但、亚伯伯玛迦、基尼烈全境、拿弗他利全境”。“以云”位于但的北方约17公里,是约但河的源头;“但”位于加利利海的正北方约40公里,以云的南方约17公里;“亚伯伯玛迦”位于但的西方约6公里;“基尼烈全境”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岸;“拿弗他利全境”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北方。“巴沙听见就停工,不修筑拉玛了,仍住在得撒”。“不修筑拉玛”,就是从拉玛撤出,退回自己的领土;“得撒”是北国以色列耶罗波安作王后期所建首都(14:17)。“于是亚撒王宣告犹大众人,不准一个推辞”,就是强制动员全国人民。“吩咐他们将巴沙修筑拉玛所用的石头、木头都运去,用以修筑便雅悯的迦巴和米斯巴”。就是利用以色列王巴沙所留下来的建筑材料,“修筑”加强防御工事;“迦巴和米斯巴”,这两个地方分别位于拉玛之东面和西面约7公里之处,与拉玛同为南国犹大的北方边防重地。神允许巴沙挑起内战,又允许亚撒将属于神的金银用来扶持亚兰,因为神要兴起亚兰作为管教祂百姓的器皿(19:15)。
【亚撒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并他的勇力与他所建筑的城邑,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亚撒年老的时候,脚上有病。亚撒与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祖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约沙法接续他作王。】“亚撒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并他的勇力,与他所建筑的城邑,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其余的事”指他治理的政绩。“他的勇力”指他的战功;“他所建筑的城邑”指建造几座坚固的防城。“犹大列王记”是一部记述南国诸王历史的书,为本书作者所据史料的一部分。“亚撒年老的时候,脚上有病”。“年老的时候”,指他作王第三十九年(代下16:12);“脚上有病”圣经记载病情严重(代下16:12)。“亚撒与他列祖同睡,葬在他祖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约沙法接续他作王”。“约沙法”是南国犹大的第四位王,在亚撒王的最后三年,因脚病严重,可能父子两人共同执政。【犹大王亚撒第二年,耶罗波安的儿子拿答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拿答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他父亲所行的,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犹大王亚撒第二年,耶罗波安的儿子拿答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亚撒在“耶罗波安二十年”的七月以后登基,因此拿答可能在耶罗波安二十二年的正月和七月之间登基,仍然算为“犹大王亚撒第二年”。“拿答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看为恶的事”就是敬拜偶像假神。“行他父亲所行的,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他父亲所行的”,是指耶罗波安以金牛犊代替真神(12:28-29);“陷在罪里的那罪”,就是教唆百姓敬拜金牛犊(12:30)。
【以萨迦人亚希雅的儿子巴沙背叛拿答,在非利士的基比顿杀了他。那时拿答和以色列众人正围困基比顿。在犹大王亚撒第三年巴沙杀了他,篡了他的位。巴沙一作王就杀了耶罗波安的全家,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都灭尽了,正应验耶和华借祂仆人示罗人亚希雅所说的话。这是因为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惹动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拿答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以萨迦人亚希雅的儿子巴沙背叛拿答,在非利士的基比顿杀了他”。“巴沙”是拿答手下的将领。“基比顿”原属于但支派辖境(书19:44),后来几度被非利士人占据,在拿答作王时仍在非利士人手中,故率军前来攻击;“杀了他”就是巴沙趁机杀死拿答,取代他的王位。“那时拿答和以色列众人正围困基比顿”。拿答大概是想收复失土,却想不到正好提供了发动政变的绝佳机会。“在犹大王亚撒第三年巴沙杀了他,篡了他的位”。“巴沙”是北国以色列第三位王。“巴沙一作王,就杀了耶罗波安的全家,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都灭尽了,正应验耶和华借他仆人示罗人亚希雅所说的话”(1410)。“这是因为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惹动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所犯的罪”就是以金牛犊代替真神的罪。“拿答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其余的事”指他治理的政绩;“以色列诸王记”是一部记述北国诸王历史的书,为本书作者所据史料的一部分。【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常常争战。犹大王亚撒第三年,亚希雅的儿子巴沙在得撒登基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共二十四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亚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常常争战。犹大王亚撒第三年,亚希雅的儿子巴沙在得撒登基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共二十四年”。“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就是作北国以色列十个支派的王;“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看为恶的事”就是敬拜偶像假神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耶罗波安所行的道”,指耶罗波安以金牛犊代替真神。“陷在罪里的那罪”,就是教唆百姓敬拜金牛犊。耶罗波安王朝虽然灭亡了,但“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这句话从此就成为对所有北国诸王的评价。今天神不在意我们做了什么,只在乎我们对祂的态度。而我们在神面前的态度,决定了神对我们一生的评价!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敬畏神,行神眼中看为善、为正的事,这样我们必蒙神的称许!阿们!
www.biblestudy-xbss.com 圣经分卷分章注解 霞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