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撒下12: 1-31>

[复制链接]

3263

主题

3283

帖子

5万

积分

贝壳光辉岁月

Rank: 6Rank: 6

积分
513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霞步思 发表于 2025-7-23 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撒下12: 1-31>





【撒下12: 1-31】【耶和华差遣拿单去见大卫。拿单到了大卫那里,对他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在撒母耳记下第十二章中记载了,神差遣拿单去见大卫,拿单就用比喻使大卫自我定罪,并且认罪悔改;拿单就向大卫传达神的审判;大卫为儿子禁食祷告直到得知已死;大卫安慰拔示巴另生所罗门;大卫攻陷亚扪京城拉巴。本章首先说到:【耶和华差遣拿单去见大卫。拿单到了大卫那里,对他说:『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富户有许多牛群羊群;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有一客人来到这富户家里;富户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预备给客人吃,却取了那穷人的羊羔,预备给客人吃。‘】“耶和华差遣拿单去见大卫。拿单到了大卫那里,对他说”,“差遣拿单”因拿单是先知,是为神说话的人。自从大卫犯了奸淫和借刀杀人的罪之后,至少已经过了约有十个月,因为拔示巴所怀的孩子已经诞生了。在这期间,神保持静默,直到罪行公开,大卫也没有遭到任何谴责或报应时。神就差遣先知拿单去向他说话。“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这是一个智慧的比喻,目的是要让大卫在不知不觉中审判他自己的罪行;“富户”是喻指有权有势的大卫;“穷人”是喻指遭他陷害的乌利亚。“富户有许多牛群羊群”,表示大卫一无所缺,竟然饱暖思淫欲。“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小母羊羔”喻指乌利亚的妻拔示巴。“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是喻指乌利亚和妻拔示巴两人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有一客人来到这富户家里,富户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预备给客人吃”。“有一客人”喻指大卫起了情欲之念;“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是喻指大卫没有从自己众多的妻妾中得着满足。“却取了那穷人的羊羔,预备给客人吃”,“那穷人的羊羔”喻指乌利亚的妻拔示巴;“预备给客人吃”是喻指满足他的私欲。【大卫就甚恼怒那人,对拿单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他必偿还羊羔四倍;因为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大卫就甚恼怒那人,对拿单说”,“就甚恼怒”表示大卫对自己所犯的罪毫无感觉,但对别人所作的坏事就怒气填膺。“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行这事的人该死”是表示愤怒,大卫并没有判决那人死刑。“他必偿还羊羔四倍,因为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在此大卫判那人“偿还羊羔四倍”,因为律法规定偷羊贼要以“四羊赔一羊”(出22:1)。“他必偿还羊羔四倍”的判决,后来应验在大卫自己身上。他谋杀了乌利亚,自己也死了四个孩子:拔示巴的儿子病死,长子暗嫩被押沙龙谋杀(13:28),三子押沙龙被约押所杀(18:14),四子亚多尼雅被所罗门处死(王上2:25)。大卫不但定罪那人的行为,也定罪那人的内心:“因为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

【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祂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就是那人”这说明整个比喻里的富人就是指大卫;“神如此说”先知拿单在此宣告神的判决。“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以色列的王”就是十二支派全民的王;“脱离扫罗的手”就是脱离扫罗的追杀。“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主人的家业”是指以色列全民和全国;“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并不是说大卫把扫罗的妻妾纳入宫中,而是比喻大卫继承扫罗的王位。因为按照当时的风俗,新王有权继承前王的妻妾(16:21-22)。“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以为不足”是指还以为太少;“加倍地赐给”,这里可能指妻妾,也可能指家业,亦即国境。“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耶和华的命令”,是指摩西律法;“看为恶的事”就是违犯律法。“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这是大卫所犯的罪。“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藐视神的命令就是藐视神;这里特意不提拔示巴的名,而是说“乌利亚的妻”,以强调整个事件的非法。“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这是指大卫儿子们兄弟之间的倾轧与斗争(13:27-39等)。“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是指大卫受到自家儿子的叛逆与追杀(15:1-15;18:14-15)。“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这是指押沙龙之后公然夺去大卫王室的妃嫔(16:22)。“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暗中行”指奸淫并夺人妻拔示巴;“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是指押沙龙在王宫平顶上光天化日之下与大卫的妃嫔亲近(16:22)。大卫藐视神、行淫、谋杀、贪恋,每一条罪神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条罪神都不会放过。大卫的余生、家庭和后代都要承受罪的后果。

【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拿单说:‘耶和华已经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于死。只是你行这事,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故此,你所得的孩子必定要死。‘】“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就是承认所有的罪首先就是“得罪神”(创39:9)。大卫直到此时才真正认罪悔改,并写诗篇五十一篇“悔改诗”。“拿单说:‘耶和华已经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于死”。“耶和华已经除掉你的罪”,大卫一认罪,神立刻赐下赦免的恩典,让大卫从罪的重担下得着释放,恢复了与神的交通。“你必不至于死”,意思是大卫所犯的奸淫和谋杀罪本来应该判死刑(利20:10),但神已经用别的刑罚代替。“只是你行这事,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耶和华的仇敌”原文是复数,指“许多仇敌”,包括那些抵挡神的人和他们背后的撒但。“大得亵渎的机会”,因大卫藐视真神。“故此你所得的孩子必定要死”。“所得的孩子”就是淫乱所生的孩子。

【拿单就回家去了。耶和华击打乌利亚妻给大卫所生的孩子,使他得重病。所以大卫为这孩子恳求神,而且禁食,进入内室,终夜躺在地上。他家中的老臣来到他旁边,要把他从地上扶起来,他却不肯起来,也不同他们吃饭。到第七日,孩子死了。大卫的臣仆不敢告诉他孩子死了,因他们说:‘孩子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劝他,他尚且不肯听我们的话,若告诉他孩子死了,岂不更加忧伤吗?’大卫见臣仆彼此低声说话,就知道孩子死了,问臣仆说:‘孩子死了吗?’他们说:‘死了。’大卫就从地上起来,沐浴,抹膏,换了衣裳,进耶和华的殿敬拜;然后回宫,吩咐人摆饭,他便吃了。臣仆问他说:‘你所行的是什么意思?孩子活着的时候,你禁食哭泣;孩子死了,你倒起来吃饭。’大卫说:‘孩子还活着,我禁食哭泣;因为我想,或者耶和华怜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岂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我这里来。’】“拿单就回家去了。耶和华击打乌利亚妻给大卫所生的孩子,使他得重病”。这里把大卫的儿子叫做“乌利亚妻给大卫所生的孩子”,强调这是罪的果子,“使他得重病”,“所以大卫为这孩子恳求神,而且禁食”。“恳求神”就是切切地寻求神;“禁食”是指恳切到一个地步,无心茶饭。“进入内室,终夜躺在地上”,都是向神祷告,表示真切求神。“他家中的老臣来到他旁边,要把他从地上扶起来”。“老臣”是指臣仆中元老级人物。“他却不肯起来,也不同他们吃饭”,大卫拒绝恢复常态。“到第七日孩子死了。大卫的臣仆不敢告诉他孩子死了”。“第七日”大概是指孩子生后第七日,而不是生病后第七日;“不敢告诉”恐怕他忧伤过度。虽然这孩子是无辜的,大卫也“为这孩子恳求神,而且禁食”,但这孩子还是“必定要死”,因为神必须取走罪的果子,才能满足神公义的要求。“因他们说:‘孩子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劝他,他尚且不肯听我们的话”,意思是活着时还有希望,倘若知道死了反会令他绝望。“若告诉他孩子死了,岂不更加忧伤吗?’”是指岂不使他的情况更加恶劣吗?“大卫见臣仆彼此低声说话,就知道孩子死了,问臣仆说:‘孩子死了吗?’他们说:‘死了’”。臣仆照实说了。“大卫就从地上起来,沐浴、抹膏,换了衣裳”。大卫一旦确定孩子已经夭折,他就知道祷告已被驳回,所以立刻停止禁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进耶和华的殿敬拜,然后回宫,吩咐人摆饭,他便吃了”。“进耶和华的殿敬拜”,就是顺服在神的权柄之下。此时尚无圣殿,故指放约柜的帐幕。“臣仆问他说:‘你所行的是什么意思?”因大卫的行为不同寻常,故有此问。“孩子活着的时候,你禁食哭泣;孩子死了,你倒起来吃饭’”。大卫的臣仆以为大卫的“禁食哭泣”是因为悲哀,但大卫的“禁食哭泣”不是悲哀,而是祷告,盼望神能回心转意。“大卫说:‘孩子还活着,我禁食哭泣”,还有机会求神改变心意。“因为我想,或者耶和华怜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大卫想或是神施恩怜悯他。“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岂能使他返回呢?”指是孩子既然死了,我无论怎样求,也不能改变现实。“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我这里来”。“我必往他那里去”,是指神会恩待夭折的无知儿童,所以大卫死后还可以在神那里与孩子团聚。

【大卫安慰他的妻拔示巴,与她同寝,她就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所罗门。耶和华也喜爱他,就借先知拿单赐他一个名字,叫耶底底亚,因为耶和华爱他。】“大卫安慰他的妻拔示巴,与她同寝”,这里首次从“乌利亚的妻”改称他的妻,并提及她的名。“她就生了儿子,给他起名叫所罗门。耶和华也喜爱他”。神取走“乌利亚妻”行淫所生的孩子,是要彰显神的公义,神又赐给“大卫的妻”神所爱的所罗门,是要显明神对罪人的怜悯。“所罗门”是拔示巴的第四个儿子(代上3:5),他的出生至少是五年以后的事了。但这里特别提到所罗门,并且紧接着那孩子之死,是为了表明神已接纳大卫的认罪悔改,并赏给大卫神特别喜爱的所罗门。在大卫的众子之中,只有所罗门是神亲自给他起了名字。【约押攻取亚扪人的京城拉巴。约押打发使者去见大卫,说:‘我攻打拉巴,取其水城。现在你要聚集其余的军兵来,安营围攻这城,恐怕我取了这城,人就以我的名叫这城。‘】“约押攻取亚扪人的京城拉巴”,这是回述约押围攻拉巴(11:1),中间插入大卫因拔示巴犯罪并悔改的事。经过乌利亚的事件之后,约押终于攻取了拉巴的卫楼。“约押打发使者去见大卫,说:‘我攻打拉巴,取其水城”,“水城”指保护拉巴水源的堡垒,一旦被敌人攻陷,切断供水,则拉巴城之陷落便指日可待。“现在你要聚集其余的军兵来,安营围攻这城”,就是要大卫趁着攻陷拉巴的水城而尚未攻破拉巴本城之际,率军前来围城,可轻而易举地攻破它。“恐怕我取了这城,人就以我的名叫这城”。正如大卫攻取耶路撒冷后改名“大卫之城”(5:7,9)一样。忠心的约押要将得胜归功于大卫,所以一看到拉巴的陷落指日可待,就请大卫前来增援破城。

【于是大卫聚集众军,往拉巴去攻城,就取了这城,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王:或译玛勒堪;玛勒堪就是米勒公,又名摩洛,亚扪族之神名),其上的金子重一他连得,又嵌着宝石。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大卫从城里夺了许多财物,将城里的人拉出来,放在锯下,或铁耙下,或铁斧下,或叫他经过砖窑(或译:强他们用锯,或用打粮食的铁器,或用铁斧做工,或使在砖窑里服役);大卫待亚扪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其后,大卫和众军都回耶路撒冷去了。】“于是大卫聚集众军,往拉巴去攻城,就取了这城”。“众军”是指除了必要留守之外,其余可供调度的军兵。“夺了亚扪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其上的金子,重一他连得,又嵌着宝石”。“一他连得”即三十四公斤重。“人将这冠冕戴在大卫头上。大卫从城里夺了许多财物”。大卫戴这王冠只是象征性的戴一下,表示自己已经征服亚扪人。此外大卫的战利品还包括许多财物。“放在锯下,或铁耙下,或铁斧下,或叫他经过砖窑”,意思是叫亚扪人服劳役,重建各城。“大卫待亚扪各城的居民都是如此。其后,大卫和众军都回耶路撒冷去了”。尽管大卫犯了这么严重的罪,但神却仍然赐下得胜,表明神的应许和救赎计划绝不会因着人的失败而改变,大卫的宝座和国度要永存。列王纪上15: 5说:【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可见大卫是真正的悔改了!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像大卫那样,在犯罪后不但要承认自己的罪,而且还要悔改!阿们!

「创25: 1-34」“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在创世纪第二十五章中记载了,亚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还有以撒的后代。这里说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别处圣经称她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与撒拉相题并论。“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基土拉的后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们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7 05: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