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欧盟对华定位已变:从伙伴到系统性对手

京港台:2020-9-19 05:37| 来源:多维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欧盟对华定位已变:从伙伴到系统性对手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中欧领导人视频峰会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16日向欧洲议会发表了欧盟年度国情咨文。期间,她提到中国,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最具战略重要性,同时也是欧盟所面对的最具挑战性的关系之一。“从一开始我就说过,中国是一个谈判伙伴、经济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China is a negotiating partner, an economic competitor and a systemic rival)。”

  有关中国是欧盟的竞争性对手表述不是第一次出现。2019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中国战略展望》文件中,承认中国合作伙伴的同时,首次称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

  进入2020年之后,欧洲高官频频用这样的词语来定位中国。欧盟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主席韦伯(Manfred Weber)5月时表示,中国将是未来欧洲最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竞争对手。他说:“对于欧洲而言,我把中国视为一个想要取代美国领导地位,并代表着极权模式社会的战略竞争对手。”

  6月,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也认为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德国联邦内政部长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7月5日称,中国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说明,中国是一个“系统性竞争对手”。除此之外,欧洲舆论场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法国《世界报》9月10日在有关中国在欧洲投资的文章中指出,面对中国这一“系统性的竞争对手”,欧盟在寻求明确的策略。

  欧盟将中国看成是“系统性对手”的定位显然与以往不同。从1995年欧盟发布《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开始至今,欧盟共发布了8份对华文件,除了1995年那份,后来的分别是《欧盟对华新战略》(1996年)、《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实施情况及进一步加强欧盟政策的措施》(2001年)、《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2003年)、《欧盟-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2006年)、《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2016年)、《欧盟—中国战略展望》(2019年)。

  从大多数文件的标题中不难发现,欧洲是将中国看成是“伙伴”,即便2001年的文件中认为中国“不好打交道”,但仍称中国对欧盟是“不好打交道的伙伴(China is not an easy partner)”,2016年的文件中更是强调“与中国这样一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交道,需要以欧盟作为整体(这样的方式)”,直到2019年欧盟开始将中国看成是“系统性对手”,是“竞争者”。

  多年来的“伙伴”变成了“对手”,欧盟对华定位显然已经出现了变化,欧盟感受到了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对欧洲带来的影响。但何为“系统性对手”?欧盟尚未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内涵。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20: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