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辅佐丈夫上青云孕期逼退"小三" 这女人是个狠角色

京港台:2020-11-20 11:27| 来源:yy电视快照 | 我来说几句


辅佐丈夫上青云孕期逼退"小三" 这女人是个狠角色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01

  前段时间,《演员请就位》节目中,温峥嵘重新演绎了电影《梅兰芳》中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为了不让梅兰芳因感情分心,专注唱戏,成为去美国唱京剧的“远东第一人”,福芝芳亲自登门劝退情敌孟小冬。

  

  温峥嵘版福芝芳一出场,“正室范儿”就攫住了观众的眼球,寥寥几句话道尽前半生:

  “以前我也唱过,后来和畹华结亲之后,就把戏给丢了。”

  

  劝到一半,见孟小冬心意坚决,她再也无法佯装体面大度,气急败坏,声泪俱下:

  “到最后,就会是你毁了梅兰芳!”

  

  最终,孟小冬妥协。福芝芳临出门时回眸一笑,有释怀,亦有几分怆然。

  

  情感充沛,层次丰富,获尔冬升导演的S卡。这场戏是改编,且经过了艺术化处理。现实中的福芝芳的故事,可不只“福孟交锋”这一处精彩。

  

  福芝芳于1905年出生在北京,外祖父是满旗军官,一家人靠吃俸禄,衣食无忧。民国后,皇粮中断,家道直下。母亲19岁时嫁给做小本生意的父亲,由于性格不合,怀孕时便回到娘家,生下福芝芳后独自抚养。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有点姿色和天赋的,学艺是条不错的出路。福芝芳端庄秀气,嗓音清亮,从小被母亲送去学唱曲艺。

  

  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快从学徒中脱颖而出,四处演出。十四五岁时,被京剧名师吴菱仙收为弟子,技艺飞速精进。她和老生名角李桂芬搭档,演出了《桑园会》《武家坡》等戏,深受好评,站稳了脚跟。时值清末民初,思潮刚刚开放,女人唱坤旦,颇有先驱性。福芝芳备受关注,人气直升,当时的报纸上几乎天天可以看到关于“新星之秀”福芝芳的报道。如果继续唱下去,必在京剧界有一席之地。

  

  02可就在这时,她遇到了改变命运的人——梅兰芳。

  

  梅兰芳大福芝芳大11岁,是她的同门师兄。当时梅兰芳早已成名,但不忘师恩,经常去看望恩师吴菱仙,由此结识了福芝芳。福芝芳正值二八年华,长得漂亮,声腔曼妙,一曲《战蒲关》征服了梅兰芳,也让梅家人和梅党们刮目相看。老师也觉得梅福二人非常登对,经常安排他们同台演出。郎才女貌,日夜排演,切磋技艺,惺惺相惜。渐渐地,两人超越了师兄妹情谊,成为恋人。1921年,梅家决定提亲。为了表示诚意,动用老师和京城名流前去说媒。如此兴师动众,除了觉得梅福二人才貌相当兴趣相投外,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彼时梅兰芳27岁,已结婚10年,妻子是比她年长的两岁的王明华,也是他的原配。

  

  王明华出自京剧世家,父亲是红极一时的京剧名旦,哥哥是著名武生,和梅家可谓门当户对。她俊秀贤淑,懂事能干,身兼多职。是家里的妻子、儿媳和母亲,更是梅兰芳的“顾问”“经纪人”和“造型师”。

  她为丈夫设计发型和服装,让其扮相更加惊艳;

  她帮梅兰芳打理对外业务,陪伴他走南闯北演出;

  她打扮入时,穿高跟皮鞋,带珍珠翡翠,仪态万方,令前来看戏的国际友人交口称赞。

  

  生活蒸蒸日上时,一场不测之灾来临——两个孩子生病夭折。王明华生完孩子后,为了全身心支持梅兰芳的事业,做了绝育手术。失去一双儿女,也意味着她和丈夫终身无后。把丈夫孩子视为全部的王明华,从此不思饮食,憔悴不堪,萎靡不振,终日卧床。可生活还得继续。梅兰芳一脉单传,香火更得延续。梅家看中福芝芳,有三层考虑:

  一是有面——长得好看,唱功不错;

  二是实用——身体健康,能生孩子;

  三是无后顾之忧——福家孤儿寡母,背景简单。

  名流说媒,聘礼丰厚,但福芝芳的母亲不为所动。她想得更长远,提了两个条件:

  一,福芝芳要和王明华平起平坐;

  二,她要随女儿到梅家生活。

  梅家答应了。

  

  03梅家确实有眼光。福芝芳有旧式女子的贤良淑德,婚后慨然脱掉戏服,专心相夫教子,14年间生了9个孩子。她全权接过家庭的重任,上下老小旁侧亲戚关照周全。据说王府井百货大楼刚开业的时候,她一口气买了十多斤的毛线,将一家人的毛衣毛裤和围巾织齐了。她四十年如一日照顾梅兰芳,从衣食住行到演出事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外人戏称她“扶植芳”。

  

  但她不是普通“内人”。她乖巧安静,不多言语,可心里有股劲儿。知道自己是个“半文盲”,便让丈夫找老师教诗书绘画。从看懂只言片语到精通古文和白话文,还能帮丈夫排戏、鉴赏名画,这背后的功夫,可想而知。她也不做黄脸婆。穿着得体,追随潮流,用进口香水,孩子们叫她“香妈妈”,梅兰芳亦对她欣赏敬惜。

  

  更让人交口称赞的,是她对原配王明华的敬重。她没有仗着自己能开枝散叶而冷落怠慢王明华,反而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抱去交给王明华,还打算过继给她做儿子。王明华深受感动,不忍其母子分离,孩子满月后便还给福芝芳。福芝芳教导孩子们尊重“大妈妈”,陪她聊天,排忧解闷。后来,王明华因肺结核去世。福芝芳特地建议梅兰芳选购万花山的墓地,谐音“畹华”;还让自己的儿子尽孝子义务,送王明华最后一程。对丈夫体贴入微、周到细致;对“长房”有情有义、善始善终。在外人眼中,福芝芳是当之无愧的正室。有一年,北京名角集体帆船表演,武生杨小楼反串武旦张桂兰,花旦梅兰芳反串武生黄天霸。梅兰芳自报家门:“俺黄天霸!”杨小楼灵机一动:“我,福芝芳!”众人笑,足见福芝芳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谁也没想到,梅福二人恩爱有加、举案齐眉的日子,在五年后被打破。

  

  041926年,梅兰芳在戏台上遇到了孟小冬。孟小冬,9岁学唱老生,14岁与名师大家同台演出,18岁被冠以“京剧冬皇”称号。

  

  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生泰斗,棋逢对手,珠联璧合。几次同台下来,钦羡之情化作郎情妾意,爱得难舍难分,无法自拔。台上台下之默契,也令梅党们耳目一新。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他们觉得,福芝芳再好,也只是“背后的女人”,孟小冬才是与梅兰芳势均力敌的灵魂伴侣。于是梅党们按耐不住地撮合:

  “梅孟若是一段美满婚姻,今后的生旦对戏,天下谁还能红过他们?”

  

  本就情难自禁,加上梅党推波助澜,梅兰芳决定娶孟小冬为妻。那个年代,男人纳妾合理合法。有福芝芳善待王明华的先例,很多人觉得福芝芳会同意这门亲事。没想到,福芝芳一反往日的慷慨大度,拒不让步。

  

  她不让孟小冬进门,不许家人喊孟小冬“三夫人”,不让两人履行法律登记。梅兰芳只好再另买宅院,让孟小冬独居,两人在外面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梅孟成亲后,福芝芳也忍气吞声。为了击退孟小冬,她手起刀落,毫不心软,不留任何余地。受美国邀请,梅兰芳准备前去演出。他想带着孟小冬。一来国外天高皇帝远,可以少些顾及;二来孟小冬可以客串老生。得知消息后,福芝芳为了阻止丈夫带孟小冬,毅然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另一种说法是没有打掉,只是以此相逼)。梅兰芳自觉愧对妻子,只好放弃带孟小冬,独自赴美。既然做绝,就绝到底。福芝芳不准孟小冬送行,自己拖着虚弱的身子,直到邮轮远去才转身离开。孟小冬从此意难平。

  

  梅兰芳自幼失怙,因而非常重视大家庭。福芝芳深知他的软肋,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孟小冬的铁粉得知女神嫁人,冲动之下持枪找梅兰芳算账,却误杀了梅兰芳的朋友张汉举。福芝芳趁机用一句“大爷的命要紧,孩子不能没有父亲”,令丈夫内心感化,天平倾斜。

  

  最轰动的,莫过于“吊孝风波”。梅兰芳的伯母去世(梅兰芳自幼父母双亡,伯母将他一手带大的,相当于生母),孟小冬披麻戴孝到梅宅吊唁,却被福芝芳拦在门外。怀胎快足月的福芝芳厉声呵斥:

  “这个门,她就是不能进!”梅兰芳无奈退缩。生性清高的孟小冬从此心冷。05送走王明华,逼退孟小冬,后来的日子,梅兰芳只属于福芝芳。原以为日子会恢复到往日平静,可没想到,他们遭遇了时代的腥风血雨。时值日寇侵华,民不聊生。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专题)人演出,蓄须明志。他被日伪当局“雪藏”,切断经济来源。福芝芳不仅支持丈夫,还将首饰典当换钱贴补家用。

  

  1941年12月,梅兰芳被日寇软禁,与外界失联。为了让梅兰芳臣服,日寇频频造谣,一会儿称梅兰芳去世,一会儿又说梅兰芳变节。一时间满城风雨,流言漫天。生死未卜,压力当前,福芝芳镇定自若,她召集家族开会,不动声色地表示:

  “知夫莫若妻,梅先生肯定会尽快回来的!”还为梅兰芳作诗一首:

  “水淌大江几多愁,尝胆卧薪不低首。思悠悠兮慢悠悠,明月总是随君走。”

  

  日本人只好将梅兰芳遣送回家,但仍不准他外出唱戏,还冻结了他的银行存款。这时,福芝芳学过的赏画知识派上了用场。丈夫作画她修改,被监视的几个月里,戏迷们想念梅兰芳,于是纷纷购买他的画作,进步人士为他筹资办画展。日寇不罢休,强迫他卖画给日伪政府,福芝芳索性剪碎了所有画作:

  “梅兰芳卖艺不买心!”这件事轰动全国。周恩来总理知道后,特意题诗:

  “长澄浪里天心湿,芳心总是伴忠魂!”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患心肌梗塞在北京病故。人民政府给予他崇高的国葬礼遇,并决定将他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福芝芳向周总理请求,将丈夫与原配王明华合葬,并亲自验视施工。独自生活后,福芝芳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整理梅兰芳的艺术手稿。“文革(专题)”期间,她拼死保护了梅兰芳生前所遗留下来的部分有价值的剧本、曲谱、服饰文稿等,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梨园史料。

  

  1980年1月29日,福芝芳患脑中风去世,享年75岁。她的遗体与王明华分别陪伴在梅兰芳两侧,长眠在香山万花山。福芝芳这一生,是一部传奇之书,也是真实的红尘路。于爱情,她深爱丈夫,九死不悔。于家庭,她任劳任怨,贤明大义。于气节,她刚直不阿,铮铮傲骨。她有她的决绝,亦有她的慈悲。据说她的遗言是:

  “梅先生事业如山,我本人只能算作一颗无名小草。”身为女人,她在感情中不曾退让半分,在婚姻保卫战中获得全胜。福芝芳用尽一生所能,经营家庭开枝散叶,辅佐丈夫直上青云。她有她的悲凉,但我们不能以现代标准去评价福芝芳。在那个女人少有选择的年代,她已经超越普通女人,活成了一个“狠角色”:说得出,做得到,担得起,立得住。她用她的方式,成就了她爱的男人,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最后延伸一句题外话:孟小冬对于福芝芳,确实是个入侵者,在那个男人合法纳妾的年代,她也并不能算“第三者”。她真心爱过,终被辜负。推荐阅读:梅兰芳妻:靠人和逼退孟小冬!婚变时,她母亲给了一个最佳应对法(本文转自:记者李满)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起来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打败一个才貌、气质、家室强自己数倍且与丈夫相爱、能最大限度助益丈夫事业的年轻女人。

  如果在这个绝不可能上,还做到:打败这种劲敌的同时,还让丈夫在此后终其一生未再出轨且只深爱妻子一人,那,这种事的发生,大约可以被称作“奇迹”了。

  这样的奇迹,民国史上曾有过一例,主角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二夫人福芝芳。

  1927年,得知梨园冬皇孟小冬与福芝芳丈夫梅兰芳热恋这年,正是福芝芳与梅兰芳结婚的第五年。此时,他们已生下了两个孩子。

  知道自己遭遇背叛这天,福芝芳竟比往常更显冷静,只在半夜时,她才很反常地披衣去了母亲福苏思的房间。

  不出福芝芳意料,此时的母亲竟也未入睡。

  “我该怎么办?”福芝芳呆呆坐在母亲床边叹着气似问非问道。

  福苏思却并不答话,只轻轻揽女儿入怀并轻抚着女儿后背。不曾想,母亲温柔的手刚在福芝芳背上来回两下,福芝芳就像个孩子一样嘤嘤哭了。

  福苏思听到女儿哭泣,却也并不出言宽慰,只继续在女儿背上轻抚着。待福芝芳哭够、气息也平稳后,福苏思才柔声道:

  “你告诉娘,你是想守住这个家的对么?”

  福芝芳趴在母亲怀里,艰难而坚定地点点头。福苏思见状继续一字一句地道:

  “那你就看好你的大门!守住梅府这张大门!”

  福芝芳再次点了点头后便又沉默了,从小到大,母亲福苏思一直是自己最大且唯一的依靠。因为父亲过世早,她自小便与母亲相依为命。

  

  福芝芳

  这些年,福芝芳和母亲是苦过来的,平日她们娘两就只靠着母亲削卖牙签等小手艺赚的钱过活,这钱在她开始学戏后便越发显得捉襟见肘了。

  可即便再艰难,母亲福苏思也从未放弃过培养她。母亲总是能在黑暗中为自己找到出路,幼年时是如此,长大后亦是如此。就连她和梅兰芳的婚姻,也是母亲一手操持的结果。

  福芝芳永远记得,梅兰芳派人来提亲时母亲淡定和他们谈条件时的情形:“我可以不要彩礼,但这两个条件你们必须答应。”

  母亲当时提的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就是她今日提到的“大门”:梅兰芳必须按照兼祧两房的规矩迎娶女儿,女儿嫁过去之后是和原配夫人王明华一样的名分和地位。

  后来想想,嫁入梅家后她的平顺不全是因着母亲当日为自己拼来的名分吗。5年过去了,但当日母亲那句“我家虽穷,可我女儿也绝不做小!”依旧清晰地刻在福芝芳脑海里。

  母亲一直是个自尊自傲的女子,她希望女儿也成为这样的女人,而真要如此,非得抬得起头、挺得起腰不可。所以,嫁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嫁人得有名分,也得守住名分。

  也正是在母亲福苏思的一步步引导下, 福芝芳才终于“熬”出了头。

  梅家并不比寻常人家,家大业大不说,梅兰芳还兼祧他大伯(同为大伯儿子),在这种情况下,福芝芳不仅要面对丈夫原配王明华,还要面对更多来自长辈的压力。

  福芝芳面对的第一个压力就是:生孩子,可这事完成后,母亲竟在当日就让她把儿子送去了原配王明华的屋里。母亲的理由是:“她是大房,第一个孩子理应给她。”

  福芝芳是含着泪送出儿子的,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满月后,原配王明华竟将儿子送还到了她的房里。儿子头上还戴了一顶王明华亲手缝制的虎头帽,自这以后,她与那个曾失去过一双儿女并做了绝育的原配便成了姐妹。

  

  王明华与梅兰芳

  有了王明华的支持,福芝芳在梅府的路自然就更加顺利了。福芝芳不会忘记,这些都是母亲正确引导的结果。对于福芝芳而言,母亲的话总是错不了,这不仅因为母亲总是站在她的角度为她考虑问题,还因为母亲较之寻常女子,更加智慧、果敢。

  福芝芳很愿意听母亲的话,母亲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在了心里。母亲让她“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她便经常接济有困难的梅派人士。对于府里上下,但凡有人有难处,她也总和母亲商量相帮。

  时间久了后,福芝芳在梅府和梅派人中自然就累积了超高人气。人说,得天下得“天时地利人和”,而这三者中,又以“人和”为最重要。所以,得到“人和”便将有“得天下”的可能。

  得到“人和”后福芝芳慢慢成了梅家真正的女主人,她操持打点梅家上下的同时还打理着梅家帮(梅党)内外。

  在这些之外,福芝芳还听从母亲的指导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以跟上梅兰芳的步伐。从一个胸无点墨的女子,成长成一个经史子集无所不晓的才女,福芝芳用了四年时间。

  这四年里,福芝芳学读了白话文、现代诗,她还学会了看报纸、看新闻,婚姻里,她的学习一刻也未停止。她的成长给了梅兰芳惊喜,当他发现妻子不仅可以为他洗衣做饭、铺床叠被,还可以陪他听书赏画、对诗采戏,他打心眼里觉得:福芝芳是个无可替代的好妻子。

  可即便如此,梅兰芳依旧在外头有了人。一想到丈夫与孟小冬在台上搭戏的场景,福芝芳心里就一阵阵生疼。平日里,因为孟小冬演男须生,梅兰芳演女旦角,他们两甚至还被外界合称为“颠鸾倒凤”。

  

  孟小冬与梅兰芳

  在这样的天作之合面前,福芝芳怎不心生嫉恨呢?可她知道若此刻的自己被情绪击中,如其他女子那般“一哭二闹三上吊”,那只会让丈夫对她心生厌恶,那时候真正出局的人就是她了。

  听到母亲“守好大门”四字时,福芝芳便知道:这一次,自己继续听母亲的话准没错。

  也正是母亲这四个字将她从无尽的恐惧中拉了回来:对啊,自己才是梅府这个大门里的女人,只要她守住这大门,梅府太太就只能是她,而不会是她孟小冬。

  但如何守住大门,这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有所悟的福芝芳从母亲怀里抬起头缓缓坐正后定定地用眸子看向母亲问道:

  “可这大门得怎么守呢?”

  福苏思转身给女儿倒了一杯温水,给自己杯里倒水时,她慢悠悠地开头了,福芝芳听到母亲的声音和水声一起响起:

  “这守大门是两部分,门里头得守,门外头也得守。门里头是要联合,让他跟你一起守,门外头则是要坚决对抗,死活不让她分毫。”

  福苏思说这最后的“分毫”二字时加重了语气,懂戏文的福芝芳知道,母亲这是在告诉她得决绝、狠辣。

  母亲说完后将水杯递到了福芝芳手里,她端着水杯放到嘴边又放下,半晌后,她突然抬头用闪着光的眼看向母亲:“我懂了,我懂了!”福苏思不言语只轻轻将水杯送到了唇边。

  第二天,梅兰芳发现妻子福芝芳竟一如往常,他虽疑惑却也并未问什么。梅兰芳以为,梅家二太太这是要接纳孟小冬了,毕竟此前她对自己原配也一直相当友好,她甚至还替自己照顾过原配。

  让梅兰芳没有想到的是,当1930年他决定带孟小冬赴美国时,福芝芳竟突然地狠辣起来了。因为此时福芝芳正怀着孕,梅兰芳便理所当然地以为她会同意让孟小冬同自己前往美国。

  

  孟小冬与梅兰芳

  可在福芝芳眼里,丈夫梅兰芳带孟小冬在美国抛头露面无疑就代表着:他向全世界宣布“孟小冬是自己的妻子”,这样一来,孟小冬就将以她想不到的方式进入梅府的大门。

  这大门,福芝芳是要死守的。

  为了死守大门,福芝芳咬咬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将外国医生请到了家里,做什么,为自己堕胎。

  当梅兰芳得到消息赶回梅家时,梅府上下已经一片混乱,外国医生窘迫地站在一旁,而另一旁端坐着的福芝芳则一脸的决绝,梅兰芳刚走到离福芝芳几步远的地方她便大喊:

  “你不是嫌我怀孕跟你去美国不便吗,我现在就堕胎。你要带她去,我现在把孩子打了。”

  梅兰芳怎么也没想到一向温顺的二太太会突然如此激烈,他看了看妻子的大肚子赶忙劝慰道:“你这是何苦,不就是出趟国,又不是什么大事。”

  梅兰芳的话音刚落,福芝芳便“唰”地一声站起来道:“带她去就没我们娘两!你自己选!”

  梅兰芳意识到,这一次妻子是真动怒了,他赶忙走到福芝芳跟前柔声道:“你动作别那么大,也别动气,仔细会伤着孩子。”

  福芝芳却并不理会,只转过身子背对着梅兰芳。梅兰芳看着妻子不断起伏的肩膀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而梅家上下的其他人竟也都集体失了声。

  最后,还是梅兰芳大伯母,即梅兰芳大伯梅大琐之妻出来打了圆场,她一边宽慰福芝芳道“畹华(梅兰芳)这事确实不妥当,我给你个说法。”

  另一边,她又将梅兰芳拉到一旁语重心长道:

  “畹华啊,整个梅家现在就你一根独苗,好容易现在有希望了,你要是伤我孙儿,我可不饶你,你这次是非不能带人去了。”

  梅兰芳素来最敬重大伯母,这不仅因为自己是过继给他的儿子,还因为这些年自己承了她太多恩情。如今,大伯母开口了,他也不能驳了她的脸面,于是他只好咬咬牙点了头。

  这出戏码上演后,梅兰芳果真只身去了美国。这场风波对于孟小冬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这打击不仅因为梅兰芳背弃了承诺,还因为她失去了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是梅兰芳妻子的机会。

  孟小冬在名义上虽早已是梅兰芳兼祧的妻子,可实际上她不仅一直另住别处,她的身份也一直未得到梅家人和公众的认同。在所有人眼里,她终究是梅兰芳金屋藏娇一般的存在。

  

  是梅兰芳不想给孟小冬名分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她之所以一直没得到梅兰芳承诺她的名分,是因为:有福芝芳在,他根本就给不了。

  早在梅兰芳与孟小冬初在一起时,梅党和梅家人就曾就福芝芳和孟小冬进行过投票,投票中梅党和梅家人分成了“保孟派”和“保福派”。

  可最后,“保孟派”在“保福派”一句话后,便迅速集体消声了。这句极具杀伤力的话便是:福芝芳可以“照顾人”,可孟小冬却“需要人照顾”。

  很显然,这里的照顾人,不仅包括梅兰芳,还包括梅兰芳的身边人。这句话的背景,自然是福芝芳此前不断接济梅家帮的结果。

  在福芝芳的这个“能照顾人”的优点面前,孟小冬的才华、能助益梅兰芳事业等等,瞬间被击了个粉碎。

  如果这是孟小冬第一次在福芝芳手里败下阵,那么后来发生的“第二梅府枪案”,应该是她第二次被福芝芳击败了。

  此处的“第二梅府”正是孟小冬与梅兰芳的住所,自1927年起,退出舞台的孟小冬便被安置在此处。可后来,孟小冬一个名叫李志刚的粉丝竟闯入梅府误杀了梅兰芳好友张汉举。

  亲历这场事件的梅兰芳也险些在枪击中受伤,报纸刊登这一事件后,察觉到这起事件影响力的福芝芳第一时间同梅党要人冯六爷通信说:

  "大爷(梅兰芳)的命要紧。"

  这次事件后,梅党完全偏向了福芝芳,他们甚至出于安全考虑开始着手阻止梅兰芳与孟小冬恋情。

  

  梅兰芳与孟小冬

  在原本就有误会的当口,福芝芳的出手无疑给两人的伤口狠狠洒了一把盐。这次事件以后,她便也有了名正言顺阻止梅兰芳与孟小冬来往的借口,那就是:“为了他的安全计”。

  随后,福芝芳还以为丈夫公众形象考虑为说辞,成功让梅兰芳与梅府枪击案脱离了关系,梅兰芳和福芝芳的这一做法,无疑让孟小冬心寒。

  到此时,她便完成了母亲口中的守住里边的门:与丈夫联合对抗孟小冬。

  这事三年后的“美国行”里,福芝芳又狠狠给了孟小冬一次重击。可以说,母亲福苏思教给她的“守住大门”,里里外外她都完成得分外出色。

  福芝芳“守大门”最出色的一次表现,当是她在梅兰芳大伯母去世时的表现了。前文讲过,梅兰芳大伯母几乎是梅兰芳名义和实际上的母亲,所以,她的去世对梅兰芳来说自是最大的事了。

  梅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作为“兼祧夫人”的孟小冬自然必须出席了。于是,得到噩耗后,孟小冬剪了短发、头戴白花、身着孝服来到了梅府。

  可孟小冬还未到梅府大门前,得到消息的福芝芳就派人将她拦下了,梅家下人拦住孟小冬道:

  “夫人有令,孟小姐请回!”

  一句“孟小姐”,直喊得孟小冬恍了神,好在梅兰芳急急赶来了。孟小冬以为他是来接她进去的,可梅兰芳见到孟小冬后的话让她彻底心寒了,他开口竟然是:“你怎么来了?”

  孟小冬忍着委屈看向梅兰芳:“家里有丧,我理应前来。”

  可此时福芝芳却站起身厉声道:“她不能来!梅家母并不识得她,她来做甚?”

  梅兰芳面露难色看向已再次怀孕的福芝芳道:“人都来了,就让她上柱香再走吧!”

  福芝芳瞪着有些红肿的圆眼怒道:“今天,她只要进了这个门,我和肚子里的孩子就立即死在你面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妻子再次以自己性命和孩子性命相要挟时,梅兰芳再次选择了妥协,他极为难地对孟小冬说:“你回去吧!”

  孟小冬站在门口呆住了,但只几秒后,她便迅速转身了。梅兰芳察觉到孟小冬转身时眼神里的决绝,他不禁心里一阵痉挛,可眼下这情景,除了暂时委屈她他别无他法。他心想着等丧事办完了再去宽慰她,可她却自此时起与他永远有了隔阂。

  

  孟小冬

  丧事后不久的1933年,孟小冬公开发布了一则她与梅兰芳的离婚启事,上书:

  “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

  自此以后,梅兰芳在赔偿了孟小冬巨额分手费后便与她彻底断绝了往来。福芝芳终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婚姻保卫战中,获得了全胜。

  经历过与孟小冬的情事后,大约是见识了福芝芳厉害的缘故,梅兰芳在这之后再未有过任何外遇。颇为让人称奇的是,这场出轨风波并未伤及福、梅的婚姻。

  显然,能做到这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福芝芳听从母亲指导,关好了大门。遭遇第三者时,福芝芳并没有立马用哭闹的方式将丈夫逼到第三者一边,而是成功联合丈夫将第三者真正逼到了“第三者”的位置上。

  于是,这场出轨事件里,福芝芳与梅兰芳连成了一体,而孟小冬至始至终都只是“第三者”。可叹,一代名伶孟小冬的出现最后竟成了他们婚姻里的一个小小变奏曲。

  孟小冬离开后,福芝芳还帮着丈夫准备分手费,俨然,一副与丈夫梅兰芳“共患难”的神情。

  后来的福芝芳与梅兰芳共同生育了无数子女,他们还在后来的危难岁月里携手谱写了一段感人的爱情传奇。

  

  梅兰芳最爱终究是福芝芳,否则,他也不会在决心一死报国时写下那句“蓄须明志别芝芳”。一句“芝芳”里,道出了多少荡气回肠的爱恋!

  对于自己这位成功背后的女人福芝芳,梅兰芳一直满怀爱和感激,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说:

  “名人有本难念的经,没有福芝芳,哪来梅兰芳。”

  后来的后来,梅兰芳更是为了能和爱妻福芝芳在一起竟还拒绝在死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他说:

  “我如进了八宝山,你(福芝芳)怎么办呢?”

  1961年,梅兰芳病逝后,国家依其遗嘱整修了万花山的陵墓,梅兰芳被葬入此处。梅兰芳陵墓的旁侧是原配王明华(为福芝芳安排),而另一侧的空墓,则是留给夫人福芝芳的。

  1980年1月29日,福芝芳因患脑中风逝世,此后,她被葬入万花山梅兰芳陵墓旁与王明华长伴梅兰芳左右侧。

  死前,他曾托请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先生,记下了一句遗言:

  “梅先生事业如山,我本人只能算作一棵无名小草。”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娱乐八卦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19:3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