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金力履新复旦大学校长 曾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京港台:2021-11-8 18:54| 来源:上观新闻 | 我来说几句


金力履新复旦大学校长 曾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1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复旦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金力任复旦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从复旦大学官网

  可以查询到他的简历——

  金力,男,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2003年6月回国参加工作,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物医学及人类分子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科院院士。2007年6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19年12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简历之外

  这位复旦大学新校长

  又是怎样的呢?

  【“谈先生就在那里睡下休息,我当时看到很感动”】

  “我没有想到,金力老师情绪会那么激动,采访过程中用了不少时间平复。”2017年清明节前,当时还是复旦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刘小琳,参与访谈拍摄了多位教授,聆听他们深埋心中有关恩师的故事。

  

  忆及谈家桢先生,金力红了眼圈

  “谈家桢先生到斯坦福大学来找我,跟我谈为什么要归国,在食堂吃了饭之后,我带着谈先生到学生休息室去,那里有长凳,谈先生就在那里睡下休息,我当时看到很感动。”在遗传学领域卓有建树的金力说到这里,已经哽咽了,“我非常感动。”

  金力是复旦大学81级遗传专业的学生,他的导师是刘祖洞,刘祖洞又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的学生。

  1994年,86岁高龄的谈家桢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找到刚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的金力,真诚邀请他学成后回国。

  1997年,金力被聘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后来,他全职回到复旦大学,成为遗传学学科带头人。

  有什么话想对恩师说的?“我最想说的是,谈先生,我们很努力。”那次访谈镜头前,说完这句话,金力哽咽了,红了眼圈。

  【作为第一完成人,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作为一名科学家,金力绝对算得上“高产”。作为第一完成人,他曾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如果把基因看做生命的“源代码”,“外显子”则是源代码中的“核心代码”,但鲜为人知。今年8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金力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来自中国华北(郑州)、华东(泰州)、华南(南宁)三个代表性汉族群体的5000名个体进行了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初步建成了数据库,共包含207万个遗传变异,其中46.4%的遗传变异为首次发现。

  汉语、藏语、羌语、缅语等400多种东亚语言被认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语言。一直以来,不论是学界还是民间都很好奇,汉藏语系究竟源起何处?金力团队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交叉分析方法,给出了答案:中国北方。2019年4月,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这是中国语言学研究首次在该刊发表科研成果。

  人体细胞中有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是从父亲那里传来的,但Y染色体并非完全一样,因为其大约每4代会发生一次突变。多国学者参与了Y染色体突变的研究,在2000年11月发表了一篇被誉为“史诗级”的文章,金力正是21位作者中的一位。

  2021年1月18日,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与施普林格·自然合作的国际期刊《表型组学》开刊。来自全球14个国家的27位科学家共同组成国际编委团队,金力担任主编。就在此前,由复旦大学牵头的“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在沪启动,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先进的人类表型组学研究平台,金力担任了这一国际大科学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假设如何成为被检验的假设,是科学家杰出或平庸的分水岭”】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金力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2017年9月2日,当时只有19名博士生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开学了。时任西湖高研院院长的施一公特别感谢了复旦大学,在学校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复旦大学成了“温暖的大后方”。这19名博士生由西湖高等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

  时任复旦大学副校长的金力在开学典礼上表示,来了西湖高研院需要思考两个问题——我是谁?我来干吗?他的答案是,要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不仅要做实验写文章,更要提出好的科学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金力做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了各种奇思妙想。他激励在场的学生:“一个假设如何成为被检验的假设,是决定科学家杰出或平庸的分水岭。你们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假设可检验。

  “作为中国高校人文学科代表性力量之一,复旦将继续厚植人文基础研究土壤,持续支持冷门绝学研究。”今年8月,《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复旦大学将如何作为?金力撰文阐述,要准确把握“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的辩证关系。

  在金力看来,“一流城市”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支撑,城市能级越高,大学越能集聚人才与资源,越能得到城市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软实力的支持;“一流大学”是“一流城市”的创新策源,大学越强,城市越具有活力和影响力,越能得到一流的人才、科技、文化的持续输送;“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共同的落脚点是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城市和大学共同的使命担当。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9 08: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