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变冷 中媒:所有人都累了 外媒:魔咒失灵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双11”盛宴历经13年头,在习近平(专题)整顿产业,数百万失业大军顿失生计,严格的清零防疫措施及大限电,民众荷包乾扁,消费低迷。中国电商直言,很多品牌销量出现“负成长”,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都感到明显压力;消费者们更是早已疲惫,双11恐怕很难再造商业奇迹。
11月11日零时,阿里巴巴开始第2轮双11活动,往年各类宣传、战报铺天盖地,今年却出奇的安静。阿里巴巴11日总交易额仅成长8.5%,创下历史新低,被外媒形容为中国光棍节“魔咒失灵”。
京东在11月10日20时开启双11,直到11月11日下午2点,公佈累计销售额为3114亿人民币(专题)(约台币1.34兆元),相比2020年双11整体销售额2715亿人民币(约台币1.16兆元),增长14.7%。京东的双11战绩已经不错,成交额还上升,但上升的态势放慢,相较于2020年,京东双11销售额同比2019年增长33%。
中媒36氪报导报导,一位电商直言,为了双11,连续加班加点,投入大量成本,只能换来20%左右的销售额增长,甚至看到很多品牌出现负成长。
阿里内部人士也说,不光是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都感到明显压力,流量效应见顶了,各种花样都没办法带来明显增长。抖音、快手等短影音平台及直播平台,只适合低单价商品,家居及电子商品很难卖得动。
重点是,消费者疲惫了,百度热搜大资料显示,今年淘宝双11搜索占比从去年的34%降至24%;京东搜索占比从27%降为18%。抖音和快手今年的双11搜索占比分别为8%和6%。
报导称,双11已经变成一场数学考试,商品页面标示的到手价似乎永远也凑不到,更夸张的是,一些商家的双11促销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
报导认为,双11已经持续火热13年,如今电商及消费生态变得严峻,双11恐怕很难再造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