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政府多管道拆恆大炸弹 市场估数年才能化解

京港台:2021-12-22 04:04| 来源:中央社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政府多管道拆恆大炸弹 市场估数年才能化解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恆大爆发财务危机以来,中国政府态度逐渐转为主动,除要求恆大出售资产,也调整房地产与金融政策,包含放宽放贷标准、鼓励收购、降准等。市场仍认为需数年才能化解风险。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恆大集团于3日宣布未能履行一笔2.6亿美元(约新台币72亿元)的私募债后,正式违约并进入债务重整程序,官方随即派工作组进驻。外界认为中国官方将采取更积极、主动的策略,不过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引述专家分析,在短时间内「拆弹」不易,可能要耗时数月到数年。

  根据诸多证据与政策调整显示,在恆大的债务违约之前,中国政府也已经察觉到了近1年来的房地产紧缩政策对于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连带影响经济发展。因此部分政策在进入第4季时也陆续作出调整。

  其中之一,是调整金融机构贷款的放款限制。今年11月起,陆续有些银行收到官方通知,要求部分放宽房地产企业用于开发的贷款申请,并加快审批的程序,满足合理需求。

  外界解读,监管部门藉此调整向外表达「正常的房地产贷款要继续投放,甚至鼓励按照年初的计画增速执行」,然而政策并非面向所有开发商,而是经营状况良好、资产优质的企业。

  至于对恆大集团的放款规定,则要求金融机构优先提供特定的在建项目贷款,确保建桉能够完工、购屋者能够顺利取得房屋,落实「保交楼」,避免引发后续的争议。但是这样的贷款也被官方严格管制,不得将这些资金挪用于填补其他债务缺口。

  除了放宽放款限制外,官方也鼓励民间企业收购部分企业的在建项目,藉此化解经济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和银保监会,近日会同国资委,召集部分民营、国有房地产企业和主要商业银行举行座谈会,不但鼓励体质优良的房企收购部分风险企业的在建项目,也鼓励金融机构为这些企业提供收购所需的金融服务,共同化解风险。

  虽然并未提及「风险企业」有哪些,但外界认为官方剑指以恆大为首多家体质不良的房地产开发商。

  不论是放宽贷款限制或鼓励收购,相关政策与呼吁均显示,中国政府处裡恆大以降的不动产企业风险,一方面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央企和国企并购风险和经营困难的房地产开发商手裡的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型银行能够积极为收购方提供贷款。同时,要求金融机构不要对发生风险和经营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全面抽贷、断贷。

  此外,人行于本月15日降准2码,市场认为有助房贷宽鬆、稳定房地产基本面,也是官方化解不动产企业财务危机的方式之一。然而国际信评机构并不看好,认为降准无法让部分信评等级差的房地产开发商免于违约。

  回到恆大本身的债务重整问题,中国大陆经济学者、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日前接受中央社采访时分析,工作组进驻恆大是向市场发出一个重要的讯号,接下来官方会对恆大采取更强硬的措施,迫使恆大更加积极处理财务问题。包含要求恆大更积极的将核心资产质押变现、要求许家印出售个人资产填补资金缺口。

  事实上,工作组并没有让外界「等太久」,工作组于12日时通知恆大各区域的分公司,暂停处置恆大旗下的任何资产。这样的行为被解读为,「工作组正式进场,釐清恆大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为后续出售资产预做准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30 07: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