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互联网档案信息快速消失 马云等文章已搜不到

京港台:2024-5-25 00:12| 来源:自由亚洲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互联网档案信息快速消失 马云等文章已搜不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互联网历史文章或信息正在快速消失,在中文简体字世界里,有作者搜索发现十多年前的文章已不复存在。网民发文,百度上搜索"马云"这两个字,把时间设定在1998年到2005年,能搜出来的信息仅一条,细看发布于2021年。马化腾、雷军、任正非等,甚至是罗永浩和芙蓉姐姐都遭遇同样命运。

  本周三晚,一篇名为《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引发网民议论。该文原创作者何加盐发文写道,如果我们在百度上搜索“马云”这两个字,把时间设定在1998年到2005年,能搜出来的信息,大概有多少条呢?是一亿条,还是一千万条,还是一百万条?答案则是一条信息,点开查看该文章发布时间是2021年,不属于上面限定的时间段。

  换言之,如果网民想获取2000年前后关于马云的经历、报道、讲话及马云的发展史等原始信息,几乎不可能。作者称,他测试过,必应或谷歌这两个网站搜出来的有效信息,和百度没有太大区别,比百度略多一些,但也只是个位数。更多的也都是时间紊乱的无效信息。不仅仅是马云,搜马化腾、雷军、任正非等,甚至是罗永浩和芙蓉姐姐这样在那个时候红极一时的网红,或周杰伦、李宇春那样曾经火遍全网的明星,结果也都一样的。

  

  百度搜索,选定日期范围为“1998年5月22日到2005年5月22日”,含有马云的信息总共是1条(2024年5月22日数据)。(百度截图/记者乾朗提供)

  

  搜索1998年5月22日到2005年2月22日雷军的文章,显示“未找到相关结果”。(百度截图/记者乾朗提供)

  记者在网上搜索当年活跃于中国网络的宪政学者刘军宁等人的作品,但一无所获。

  贵州某大学一张姓退休人员告诉本台,各大学学生在校园论坛发表的思想性文章,五、六年前就被删除。她说:”记得当年是国家教委向全国发的通知,大概意思是互联网上不能出现任何批评性内容的文章,校园作为一块重要的阵地,必须弘扬主旋律。校内论坛不是法外之地。所有文章删除,评论区要关闭。”

  官媒对公益机构相关报道已消失

  民间公益组织北京益仁平中心联合创办人陆军周四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他也发现该组织存放在互联网的资料已不复存在:“以我从事公益这20年的经验,早就发现我们早年做的公益法律、反歧视等行动,当年曾是国内主流媒体,甚至官方媒体都在大张旗鼓的报道,而且很多官方网站转发。但是今天去相关网站寻找这相关的报道,连痕迹都没有了。”

  陆军认为,他们当年从事公益活动的许许多多案例被消失与互联网审查有关。他说:“互联网信息的丢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普遍现象。但是我们谈到中文简体字信息的丢失是尤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为中国共产党对信息管控以及互联网审查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文互联网正在加速崩塌》文章披露,几乎所有在那个年代曾经红火过的中文网站,如网易、搜狐、校园BBS、西祠胡同、凯迪猫眼、天涯论坛、校内网(人人网)、新浪博客、百度贴吧、以及大量的个人网站等,在一定年份之前的信息都已经完全消失,甚至大部分网站是所有年份的信息都消失了。唯一例外的是新浪网,还能找到一些十几年前的信息,但也是极少数的寥寥几条,其他99.9999%以上的内容,全都消失了。

  对此,重庆学者王先生对本台说,十多年前的社会气氛比当下宽松,当时不少文章属于探讨历史、还原真相以及针砭时弊,但已经成为历史。他说:“十多年前的文章现在看来,容易惹麻烦。国内很多的媒体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行事,所以删除也成为必然,”

  吞噬网页的怪兽以五年、十年为单位吞噬文章

  文章提醒“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中文互联网正在迅速崩塌,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中文互联网内容,已经几乎消失殆尽。”这两年来,网上能找到的原始资料,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之前还能看到一些原始的报道,后来慢慢没有了;之前还能找到主人公的演讲或者他们写的文章,后来慢慢找不到了;之前还能看到很多采访或对谈的视频,后来慢慢消失了。

  “似乎有一个吞噬网页的怪兽,它沿着历史的时间线,从过去向着现在吞噬,先是小口小口,然后大口大口,把中文互联网的一切内容,以五年、十年为单位,一口吞掉。”

  

  2007年1月18日,北京大学发表文章说,北大网络实验室启动,打造中国网络信息资源航母(http://www.infomall.cn),如今无法登陆。(网页截图/记者乾朗提供)

  胡锦涛时代网站多元化

  台湾学者曾建元对本台说,台湾也出现互联网原始信息“被消失”的现象,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经营环境改变所造成,但是在中国,网络言论受到严厉管控:“在中国大陆,曾经有过自由多元化时代。比如我过去常常浏览世纪中国网站,那是在胡锦涛时代,我经常去世纪中国投稿。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资讯痕迹。现在没有人知道中国大陆曾经有世纪中国网站。当时的文化人是跨国界的,那是文化人共同的记忆。”

  中国互联网历史文章和信息迅速消失一是经济原因,改变经营方式或无力经营导致关闭网站,另一个就是受到监管的原因。文章分析:互联网信息的监管,是从无到有,从宽到严,从严到更严的过程。以前可以合法存在的内容,后来不符合监管要求了;或者是以前可以灰色存在的内容,后来被定义为黑色了。这些内容都会直接被“咔嚓”掉。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上述现象的确让人感到惊悚、恐怖,这对中国人认识一段历史,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实在恐怖,但是我想原因还在于制度的根源。无论是出于经济还是政治方面的考量。如果从政治考量,过去的灰色现在变成黑色。现在多了监控,反间谍法,什么法现在多如牛毛。让运营商们不堪重负,把信息毁灭掉。”

  北大Web信息博物馆已经无法登陆

  2007年1月18日,北京大学新闻网曾经报道,由北京大学网络实验室开发建设的“中国Web信息博物馆”(http://www.infomall.cn),日前正式跨过5周年历程,以存储上百万个网站的25亿历史网页的规模,涉及到上百万个网站。用户可以在“中国Web信息博物馆”上查到每个网站近5年来曾经出现过的不同版本和网页。但是本周四,记者已无法登陆中国信息博物馆,页面显示“无法访问此网站”。

 

相关专题:马云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6 15: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