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有这类人,不亡国才怪

京港台:2025-8-18 04:28| 来源:历史其实挺有趣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有这类人,不亡国才怪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张彦泽到底是什么居心,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他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兵痞,没有什么文化,非常的残暴,主政地方的时候,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变态。

  我们说坏人,他自私,所以他对别人都很坏,但是大部分的坏人会坏别人,却不会坏自己的家人。

  张彦泽不一样,他的残暴是一视同仁的,包括他的家人。

  张彦泽有个儿子,具体叫什么那不知道,我们可以称呼为小张。

  张彦泽十分残暴,但是儿子小张和父亲截然不同,脾气好,心地善良,仁德处事,这让张彦泽很不满意,他越看这个儿子越来气,认为小张懦弱无纲,不像自己,所以时常鞭打小张。

  老子打儿子,其实是白打,古代社会尊卑有序,你当儿子的,打你也没办法,你也得受着,你敢还手?那是不可能的。

  小张总是挨打,有一次他实在受不了,他就从家里逃走,逃到了齐州。

  只是小张运气不太好,到了齐州之后,一个没留神,就被齐州当地的官吏给捉到了。

  官吏一看,这不是张大人府上的公子吗?不敢怠慢,立刻就把小张给送到开封去了。

  当时还是石敬瑭执政时期,到了开封之后,石敬瑭一看,哎呦这不张彦泽的儿子么,于是又把小张送了回去。

  折腾一圈,又回来了。

  看到因为逃跑回来的小张,张彦泽是暴跳如雷,他立刻就要把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给杀掉。

  您说说,虎毒还不食子呢,张彦泽怎么能这样呢?

  

  (暴虐嗜杀 张彦泽)

  张彦泽身边一个叫做张式的官员就劝张彦泽,说伦常所系,血脉难断,明公一世枭雄,威震天下,若因家宅之怒而手刃亲生骨肉,此事一旦传扬,世人将如何看待明公?

  当然史料没有具体记载张式是怎么劝的,这是作者猜测的,但是正常人肯定都得劝,毕竟孩子何辜啊对不对。

  实际上那是你张彦泽的儿子,又不是我张式的儿子,我干嘛多嘴呢?你杀害你的儿子,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白了,人家张式还是人性好,不忍见到父子相残的悲剧,人家这才管你的闲事。

  结果,张彦泽大怒,他不知好歹,说我教育儿子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敢非议?

  他恶狠狠的训斥了张式一顿,还要派人把张式也杀掉。

  张式一看,得了,真是自讨没趣,还牵连自己,他赶紧跑路,

  张彦泽说你想跑,没门,专门调了一队兵马,二十多号人,在后头追张式。

  好在这个张式啊,江湖上也有几个朋友,在朋友们的保护下,他逃到了商州。

  您说张彦泽和张式有什么深仇大恨,人家不是说好话吗?人家不是心疼你儿子么?现在你生气了,你把人家赶跑了,没人管你了,你满意了吧?

  哎,张彦泽一点不满意,他决不罢休,动用各方势力,竟然硬生生的把张式给捉了回来。

  之后,张彦泽对张式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割掉了他的嘴巴,肢解了他的四肢,甚至把张式的心脏都剖了出来。

  残忍,实在是太过残忍了。

  我们想一下,张式其实没有犯过什么错,虽然他是张彦泽的下属,难道因为惹恼了领导就要遭到这样非人的对待吗?

  所以,张式的家人很快到朝廷检举揭发,要朝廷为张式主持公道。

  

  (后晋皇帝 石敬瑭)

  这个案子到了石敬瑭手里之后,石敬瑭说这很难办,因为张彦泽当年是跟我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他有功劳啊,我曾经许诺过不杀他。

  这话,其实都是托词,其实最主要的一点,是张彦泽和当时的权臣杨光远是亲戚,杨光远彼时手握大权,他都能动摇到石敬瑭的权力,张彦泽是杨光远的人,石敬瑭怎敢擅动?

  皇帝没有公道可言,好在后晋朝廷里的大臣们还比较讲究,他们据理力争,说张彦泽如此凶残暴虐,陛下您却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还要宽宥他的罪过,这是善恶不分,赏罚不明。

  石敬瑭说,哎呀,你们不明白我的苦心啊。

  大臣们说,现在外面都在传言,是您收了张彦泽一百匹马作为贿赂,臣为您背负了这样的恶名而感到惋惜啊。

  大臣们不让步,石敬瑭最后没办法,只好装模作样的处理了张彦泽,把张彦泽的职务给往下降了降。

  那面对这个结果,大臣当然不满意,当时后晋朝廷有个刑部郎中叫做李涛,这个李涛啊,他对石敬瑭的处理意见非常不认可,他联合一群文官不断向石敬瑭施压,石敬瑭只好把张彦泽的官职一降再降,大臣们这才算是勉强满意。

  当然这只是装装样子,不久之后石敬瑭又找了个理由,给张彦泽加官进爵,封他做了左龙武大将军,您看,这级别不减反增,还特喵的升职了。

  这是张彦泽平时生活,为官的表现,可以说他是一个残暴的,残忍的,没有道德的官员。

  当然单凭这点没办法说张彦泽就是一个变节投敌之人,但是他在战场上,也是属于那种不太敢打的,尤其是之前的白团卫村之战中,他也一度和杜重威一样,发表过怯战的言论。

  老百姓手无缚鸡之力,他狠狠欺负,契丹人武艺高超,厉害的很,他连看都不敢看人家一眼。

  圣人云:与贱者者,则必可慊其所爱,与贵者者,则必恐慊其所不爱。

  这张彦泽,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人。

  所以作者姑且认为,在这个时候接应杜重威的张彦泽,已经叛变投敌了,当然作者这个猜测也许不对,但是这并不影响历史的发展和结果,因为就算现在的张彦泽没有投降,但他后来也还是投降了。

  杜重威一打仗,不打就跑,没输就逃,这当然很丢脸,不过当时的情况来说,杜重威没有军事指挥的才能,但这么一个羊质虎皮,伴食画诺之流却拥有几乎是后晋所有的兵力指挥权,他丢人现眼的逃回去,或许大军还能保全,他要是不退,就让他在战场上晃悠,那才是真的危险。

  张彦泽既已做了辽人的走狗,他第一要务当然是要稳住杜重威,千万不能让他毫发无损的全军撤退。

  见到杜重威之后,张彦泽说杜将军别慌,在下有破敌之法,只要依计行事,可扩全功。

  杜重威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很有把握也不行,必须是特别有把握了,他才愿意投入战场,亲临指挥。

  张彦泽也是够能吹的,吹的是天花乱坠,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契丹军的行动路线,兵力部署以及粮草储地,你杜将军就跟着我干就得了。

  杜重威和张彦泽一商量,俩人决定,集合兵力,向恒州进发,要和契丹人碰一碰。

  

  (契丹壁画)

  这两个后晋战场上的核心人物,一个是毫无魄力的主帅,一个是心怀鬼胎的叛将,他们研究出来的这个主动出击的破敌之策,这根本就不是基于战场形势的理性判断,而是贪婪怯懦和欺骗背叛相结合的产物。

  去恒州,要沿着滹沱河方向前进,但杜重威率兵到了滹沱河的时候,他才发现,滹沱河上的关键桥梁中渡桥,早就被人家契丹军给占领了。

  占领了没关系,咱们把他拿下来不就得了么,张彦泽立刻带兵冲锋,猛攻中渡桥,杜重威心中叫苦,说这哥们怎么这么虎啊,契丹人兵强马壮,又掌握了险要地形,你这么蛮干,上去就打,你以为你是李存勖啊,你这不纯纯是送死吗?

  然而大跌眼镜的一幕很快出现,张彦泽带兵攻打中渡桥,契丹军手忙脚乱,不能招架,没一会就丢弃了阵地,那是落荒而逃。

  又由于张彦泽打的太猛,契丹人害怕他追上来,干脆,一边退,一边放火焚烧,把中渡桥给焚毁了。

  张彦泽这个人,他绝大部分的军旅生涯,是在中原作战,他就没怎么打过契丹人,他怎么能这么猛呢?怎么契丹人在他的攻势中就如此不堪一击呢?

  有没有可能,其实这是契丹人配合张彦泽演的一场戏呢?目的就是为了给杜重威加深印象,让他不要起疑心,主动示弱,让杜重威觉得有机可乘。

  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毕竟没有直接证据,您就当个参考。

  中渡桥失守之后,后晋军和契丹军形成了隔河对峙的情况,契丹军在河北边,后晋军则在河南边。

  看起来好像当时还比较势均力敌,其实契丹军的情况稍微有点不妙,怎么说不妙呢?因为滹沱河后边就是恒州,当时的恒州,他还在后晋军的控制范围内,也就是说契丹军的身后,也有后晋军的兵力,这一下子就腹背受敌了。

  兵书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如果你有超过敌人十倍的兵力,那你可以慢慢打,把敌人围起来打,因为敌我双方的实力太过悬殊,你容错率高,你怎么打都行。

  如果超过敌人五倍,可以主动进攻,如果超过敌人两倍,那不行了,那你最好设法把敌人的兵力分散一点,然后逐个击破,如果你和敌人势均力敌,那你就要考虑清楚,有必胜的计划才能开战,如果你的兵力比敌人还少,那你最擅长,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摆脱敌人,而不是跟他打,如果的兵力又少,实力又弱,战场情况又不好,那你应该先暂避锋芒,而不能以卵击石,幻想奇迹出现,或者认为自己可以依靠信念取胜。

  耶律德光知道,在中原和后晋打仗,想要耍小聪明,想要弄险,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是稳扎稳打的跟他们打。

  现在,想要稳扎稳打也可难了。

  河对岸的后晋军一旦把桥修好,就将和自己正面遭遇,而身后的恒州守军虎视眈眈,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什么时候突然偷袭。

  这个时候不撤退,还等什么?难不成等着让人包饺子?

  滹沱河北岸的契丹大营,夜色深沉,河水呜咽,耶律德光站在一处高坡之上,望着南岸连绵的晋军营火与身后恒州模糊的轮廓,他只感觉甲胄冰凉,寒风掠过他的须发,也仿佛吹透了他那颗曾经雄心万丈的心。

  难道,就到这里了么...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18 06:0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