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外国网友很困惑:为什么中国男性很少蓄胡须?

京港台:2025-8-28 04:50| 来源:心盈小树 | 评论( 14 )  | 我来说几句


外国网友很困惑:为什么中国男性很少蓄胡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全球最大的问答网站Quora上,一名德国网友困惑地表示:“在西方,男人蓄胡子,往往被视为成熟和稳定的象征,留着络腮胡子的形象,随处可见。

  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男性,却很少蓄胡,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一经发出之后,便激起了,各国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首先发声的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网友,“根据我在纽约(专题)唐人街的观察,超过80%的华裔(专题)男性,都是剃须的状态。”

  他这样说道,“这或许和他们着重强调集体主义有着关联,不太想因过度追求个性化的形象,而对群体和谐造成影响。

  而且在好莱坞电影里,亚裔角色留胡子的也很少,大多是干净利落的形象,也许这背后有更深层的文化原因。”

  他的言论,尽管试图从文化这个角度去进行分析,但是在字里行间当中,依旧透露着将西方当作中心,来进行审视的感觉。

  

  紧接着一位日本(专题)网友加入了讨论,他的观点则显得更为中立和客观。“其实在东亚文化圈,对胡须的态度都比较相似。

  日本《朝日新闻》曾做过一项职场调查,发现有76%的企业更倾向于录用剃须的男性员工,认为这意味着严谨与专业。”

  他解释道,“中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很像,都将整洁的外表视为对他人的尊重。

  并且东亚人的胡须生长速度,以及浓密程度确实与西方人有所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异,并非有意为之。”

  这位日本网友的发言,从文化以及生理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英国网友的评论则带着典型的英式幽默和一丝毒舌。“胡须?那简直是藏污纳垢的绝佳场所。”

  他毫不客气地说道,“我曾经在伦敦的一家中餐馆看到,厨师们都剃得干干净净,对比之下,街角那家英式炸鱼薯条店的老板,胡子里还沾着面包屑。

  《每日邮报》做过的一项卫生调查显示,蓄胡男性的面部细菌数量,是剃须男性的3倍,也许中国人只是更懂得保持卫生而已。”

  这番话虽然很是尖锐,却也从一个别具一格的角度,提出了观点。

  

  来自韩国的网友发表了看法,“其实在古时中国男性亦有着蓄胡的传统,那些古装剧里的文人墨客,大多都留有胡须,这象征着他们的智慧与地位。”

  他说:“可到了近代,社会发展得很快,审美观念也一直在变。

  韩国以前有过报道,在中国的年轻人里头,有超过六成的人觉得,刮胡子这个行为能让自己显得更有活力,也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这不是幼稚,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

  

  一位法国女性网友的观点,则充满了浪漫色彩。

  “法国时尚杂志曾评选过全球最具魅力的男性,中国演员榜上有名,就是以干净清爽的形象著称。”

  这场关于胡须的讨论,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不同文化彼此之间的碰撞以及交流。

  每个国家的审美观念,皆深深植根于它自身的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现实之中,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别。

  或许当我们学会尊重彼此的差异,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时,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

  毕竟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胡须的有无,不过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罢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8 09: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