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70后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

京港台:2025-10-7 22:42| 来源:喜欢淋雨和你 | 评论( 16 )  | 我来说几句


70后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父母们坐在藤椅上,腰背佝偻,目光却还炯炯地望着门口。他们望什么?自然是望子女。子女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带来几盒保健品,又带走几罐腌菜。这便是当代的孝道了。

  

  向来如此。父母抚养子女时,呕心沥血;子女赡养父母时,却要"量力而行"。这"量力而行"四字,实在巧妙,既不失体面,又推卸了责任。子女们每月汇来三五百元,便自以为尽了孝道,殊不知父母当年喂进他们嘴里的每一口饭,都是血汗凝成的。

  我见过一对老夫妇,住在城郊的老屋里。儿子在城里买了房,一年回来两次。老两口每日相对,竟将儿子的照片排成日历,翻过一张,便算日子近了一天。后来老头中风,儿子回来送医院,住了三日便说工作忙,要回去。老头躺在床上,口齿不清地喊着儿子的乳名,儿子却已在高铁上了。

  而今的年轻人,自以为开通,动辄说"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这话看似开明,实则冷酷。父母的一生早已倾注在子女身上,到老来,何来"自己的生活"?不过是每日守着电话,等一声问候罢了。

  更可笑的是那些"孝子",在朋友圈发"祝妈妈生日快乐",却连一个电话都懒得打。母亲拿着老年机,等了整日,终究没等到儿子的声音,倒是从邻居小孩那里看到了儿子发在网上的孝心。

  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子女的爱却总要讲条件。要父母健康,莫要生病;要父母有钱,莫要拖累;要父母懂事,莫要烦人。父母成了子女生活中的一个选项,而非必然。

  我们这一代,确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了。我们还会记得给父母生活费,还会偶尔回家看看。而我们的子女,在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熏陶下,早已将孝道视为迂腐。他们追求的是"自我实现",父母不过是他们人生路上的背景板罢了。

  每见公园里那些孤坐的老人,眼神呆滞地望着嬉戏的儿童,我便想:这些儿童长大后,可会记得回头看一眼自己的父母?

  孝道已死,死于功利主义的计算,死于个人主义的狂欢。而我们,正站在孝的黄昏里,看着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下。

  父母的爱,从我们这里断绝;子女的冷漠,也从我们这里开始。我们成了历史上最孤独的一代人。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8 08: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