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20: 1-26】【在那里恰巧有一个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悯人比基利的儿子。他吹角,说:‘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吧!’……。】在撒母耳记下第二十章中记载了,示巴的叛乱和死亡。因示巴蛊惑以色列人叛乱,大卫就命亚玛撒招聚犹大人平乱;约押在追击示巴途中杀害亚玛撒;约押在城内聪明妇人帮助下获示巴首级;最后讲到大卫国度新的行政组织。本章首先说到:【在那里恰巧有一个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悯人比基利的儿子。他吹角,说:‘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吧!’于是以色列人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但犹大人从约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紧紧跟随他们的王。】“在那里恰巧有一个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悯人比基利的儿子”。“匪徒”是指煽动者。“示巴”是便雅悯人,便雅悯人乃属于以色列人,示巴趁着以色列人与犹大人争吵之际(19:41-43),蛊惑以色列人叛乱。“他吹角说:‘我们与大卫无份,与耶西的儿子无涉”,“我们”指以色列人,“无份…无涉”是指没有亲属血缘的关系,这是针对大卫和犹大人的关系而言,其实所有以色列人和犹大人都是雅各的后裔。“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吧’”。“各回各家去”,就是叫以色列人回家去,在那里与王对抗。“于是以色列人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以色列人背弃大卫,转而跟从示巴。“但犹大人,从约但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紧紧跟随他们的王”。“紧紧跟随”就是不稍分离地跟随。【大卫王来到耶路撒冷,进了宫殿,就把从前留下看守宫殿的十个妃嫔禁闭在冷宫,养活她们,不与她们亲近。她们如同寡妇被禁,直到死的日子。】“大卫王来到耶路撒冷,进了宫殿”,就是大卫返抵京城且进了王宫。“就把从前留下看守宫殿的十个妃嫔禁闭在冷宫,养活她们,不与她们亲近”。这是因为她们受到押沙龙公开的玷辱(16:21-22),所以大卫已经不能重新接纳她们,但负责为她们养老;“冷宫”指有警卫的房子。“她们如同寡妇被禁,直到死的日子”。就是如同寡居一样的活着,直到死亡的日子。
【王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亚玛撒就去招聚犹大人,却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大卫对亚比筛说:‘现在恐怕比基利的儿子示巴加害于我们比押沙龙更甚。你要带领你主的仆人追赶他,免得他得了坚固城,躲避我们。’约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并所有的勇士,都跟着亚比筛,从耶路撒冷出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王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亚玛撒”是押沙龙叛军的元帅。大卫返京后立即遵守了他的诺言,任命“亚玛撒”为元帅取代约押(19:13),但亚玛撒必须有跟随他的人,故大卫命他在三日之内招募犹大兵卒,回来复命。“亚玛撒就去招聚犹大人,却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耽延”显示亚玛撒不是一位称职的元帅,所以没有及时回报大卫,以致大卫必须果断实行预备方案。“大卫对亚比筛说:’现在恐怕比基利的儿子示巴加害于我们,比押沙龙更甚”。“亚比筛”是约押的亲弟弟,也是约押的属下,但现在大卫直接派亚比筛率兵追击示巴。虽然新的元帅不称职,但大卫还是不肯重新启用约押。“你要带领你主的仆人追赶他,免得他得了坚固城,躲避我们’”。“你主的仆人”是指大卫的常备军和雇佣兵。“坚固城”指设有堡垒城防的大城,难于攻打。“约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并所有的勇士,都跟着亚比筛”。“约押的人”是指直接隶属约押指挥的部下;“基利提人、比利提人”是大卫的近身侍卫队(8:18);“所有的勇士”是指自从大卫早期就跟随他的特别勇士(23:8-39)。而约押也跟着去。“从耶路撒冷出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从耶路撒冷出去”,表示耶路撒冷成了没有设防的空城,情况相当危急。
【他们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那时约押穿着战衣,腰束佩刀的带子,刀在鞘内;约押前行,刀从鞘内掉出来。约押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往前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他们到了基遍的大盘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基遍”在耶路撒冷北面便雅悯支派境内,离耶路撒冷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迎接他们”,表示亚玛撒所招募的人马已经先到一步,只是没有及时报告大卫。“那时约押穿着战衣,腰束佩刀的带子,刀在鞘内”。表示约押戎装整齐。“约押前行,刀从鞘内掉出来”。约押故意让他的刀从刀鞘内掉出来。“约押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啊’”。“左手拾起刀”不是用右手,避免引起对方的注意。“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这是中东的见面礼,抓住胡子是为了亲嘴时把胡子挪开。“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没有防备”表示事出突然,没有意料到约押会用左手刺入。约押因嫉妒而杀了亚玛撒。“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表示约押一击致命。“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往前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约押在刺死亚玛撒后立即离开现场向前赶路。
【有约押的一个少年人站在亚玛撒尸身旁边,对众人说:‘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亚玛撒在道路上滚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见众民经过都站住,就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用衣服遮盖。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都跟随约押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有约押的一个少年人站在亚玛撒尸身旁边,对众人说”,“约押的一个少年人”,是指约押的亲信。亚玛撒一死,他招募的兵士便无人率领,因此约押派少年人驻守在亚玛撒的尸旁,呼吁亚玛撒的部下转而跟从约押。“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这位少年人机智地把“喜悦约押”和“归顺大卫”放在一起,一面让归顺大卫的犹大人追随约押,一面把约押推到了统帅的地位。“亚玛撒在道路上滚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见众民经过都站住”。“那人”指约押的亲信。“众民经过都站住”,指众人在经过时看见亚玛撒的尸身就都站住。“就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用衣服遮盖”。为了使后面继续上来的人看不见亚玛撒的尸身。“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都跟随约押,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犹大人误以为亚玛撒被杀,乃是大卫授意约押所为,并取代了亚玛撒作元帅,所以都“跟随约押”。这样统领军队的权柄再次落到了约押手中,追赶示巴的军事行动就由约押来带兵,大家都来跟随约押。【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玛迦的亚比拉,并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随他。约押和跟随的人到了伯玛迦的亚比拉,围困示巴,就对着城筑垒;跟随约押的众民用锤撞城,要使城塌陷。】“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玛迦的亚比拉,并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随他”。“他”是指示巴;“伯玛迦的亚比拉”,位于以色列的最北方的但城附近,是一个大城。“约押和跟随的人到了伯玛迦的亚比拉,围困示巴,就对着城筑垒”。“筑垒”就是在城墙最薄弱部位的对面,筑造攻城的土垒。“跟随约押的众民用锤撞城,要使城塌陷”。“用锤撞城”试图攻陷城。
【有一个聪明妇人从城上呼叫说:‘听啊,听啊,请约押近前来,我好与他说话。‘约押就近前来。妇人问他说:’你是约押不是?‘他说:’我是。‘妇人说:’求你听婢女的话。‘约押说:’我听。‘妇人说:’古时有话说,当先在亚比拉求问,然后事就定妥。我们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为何要毁坏以色列中的大城,吞灭耶和华的产业呢?‘约押回答说:’我决不吞灭毁坏,乃因以法莲山地的一个人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举手攻击大卫王,你们若将他一人交出来,我便离城而去。‘妇人对约押说:’那人的首级必从城墙上丢给你。‘妇人就凭她的智慧去劝众人。他们便割下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的首级,丢给约押。约押吹角,众人就离城而散,各归各家去了。约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里。】“有一个聪明妇人从城上呼叫说”,“聪明妇人”是指懂得讲理说服对方的妇人。“听啊,听啊!请约押近前来,我好与他说话”,“请约押近前来”,聪明妇人知道商量的对象必须是拥有决定权的人。“约押就近前来。妇人问他说:’你是约押不是?‘他说:’我是‘”。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妇人说:’求你听婢女的话。‘约押说:’我听‘”。这是以谦卑的口吻赢取对方的尊敬。“妇人说:’古时有话说,当先在亚比拉求问,然后事就定妥。我们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为何要毁坏以色列中的大城,吞灭耶和华的产业呢?‘”“耶和华的产业”,指以色列百姓。这妇人的意思是,约押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城里的人自然知道该怎样行,不必毁坏伤害神的百姓。“约押回答说:‘我决不吞灭、毁坏’”。约押坚决表示不毁坏亚比拉城中的民。“乃因以法莲山地的一个人,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举手攻击大卫王”。约押说明他率军前来攻城的原因,是因城中藏匿着叛徒示巴。“你们若将他一人交出来,我便离城而去”。就是只要他们将示巴交出来,便不至于毁城。“妇人对约押说:‘那人的首级必从城墙上丢给你”。聪明妇人凭着她的智慧判断,说服众人“牺牲一人,以保全众人”应该不成问题,故此代表全城的人回复约押。“妇人就凭她的智慧去劝众人”,妇人智慧的分析使众人信服。“他们便割下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的首级,丢给约押”。众人照妇人所答复约押的话而行,结果因着这位聪明的妇人,结束了示巴叛乱。“约押吹角,众人就离城而散,各归各家去了。约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里”。于是约押带着叛徒示巴的首级,收兵“回耶路撒冷,到王那里”。
【约押作以色列全军的元帅;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示法作书记;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睚珥人以拉作大卫的宰相。】“约押作以色列全军的元帅”。“元帅”是军队的统帅。约押在平定了示巴的叛乱以后,恢复了元帅的职位(8:16)。“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比拿雅”仍然担任护卫长。“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是来自地中海克里特岛的雇佣兵,作大卫的近身侍卫。“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亚多兰”就是王上4:6的亚多尼兰,“掌管服苦的人”,就是负责为王劳力作工的以色列人(王上5:13)。“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史官”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管理政府的档案和文件,兼作传令官,约沙法仍然担任史官(8:16)。“示法作书记”,“书记”负责管理外交公文,相当于外交部长,由西莱雅换成了示法(8:17)。“撒督和亚比亚他”,仍然担任祭司长(8:17)。“睚珥人以拉作大卫的宰相”,“宰相”可能指“王室顾问”。这个职位原来由“大卫的众子”担任(8:18),现在变成了以拉。这可能是押沙龙叛乱之后带来的调整。这里是押沙龙叛乱之后大卫国度的行政组织,大体上与8:15-18所记相同,表明大卫的国度恢复了秩序。而在撒母耳记下第十一章到第二十章中,记录了国度的君王和神的百姓所经历的一段灰暗的历史。圣经详实地记录了神所允许发生的这段历史,是要我们“作为鉴戒”(林前10:11)。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从大卫身上看到自己属灵的“危机”,我们要时时警惕肉体,一生顺服神!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