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小时候学钢琴花了几十万 现在只能在公司年会表演

京港台:2021-1-20 06:39| 来源:36氪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小时候学钢琴花了几十万 现在只能在公司年会表演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终都变成了“钢琴十级”的普通人。

  文| 指听

  来源 |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封面来源 | ICphoto

  中产家长,在大众眼中一直是“追求完美”“对孩子的教育近乎偏执”的形象。

  于是我一度觉得,这群人如果被骂,只可能是因为又发明出了什么“鸡娃狠招”。

  没想到,前一阵有位妈妈被拱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居然是因为她“不再逼孩子学乐器”;

  引发争议的则是她选择放弃的原因——她在某个商场里看到了一个正在弹钢琴的外卖员。

  根据讲述这件事的博主所说,这个妈妈是觉得“孩子即使学了琴棋书画,最终可能也只是个会弹琴的写字楼打工人。”

  

  听着是不是很扎心?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小学乐器,如今却只能在年会上被领导叫出来表演节目的人来说。

  或许是因为“被逼着学乐器”这件事确实是一代人的童年阴影,大众复杂的情绪最终转化为对这位妈妈的批判。

  “连学个乐器都是为了让孩子当‘人上人’,这家长也太功利了吧!”

  

  说实在的,我可以理解网友的愤怒,毕竟“学习音乐到底是为了有一技之长,还是为了艺术感知”,确实是个值得讨论的议题。

  但落脚到这件事本身,我还挺为这个妈妈抱不平的。

  “我费这么大劲,

  是为了让你艺术熏陶的?”

  “给孩子陶冶情操”,这话不仅是网友会说。

  你看那些兴趣班的老师,每次在朋友圈晒出学生的演奏视频时,文案里总是不忘提两句“对美的感知力”。

  最近的电影《心灵奇旅》里也是差不多的套路,男主角为了一个登台演出的机会执着了那么久,结果达成心愿后却怅然若失;

  

  用一句热评总结主旨,“正是那些不以拿奖为目的的音乐教育,才让人在庸常生活中获得喘息的出口”。

  听起来很美,也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你真的拿这套东西去跟爸妈对线,那八成会被一句灵魂质问瞬间拉回现实:

  “知道你学这门乐器,花了家里多少钱吗?”

  是的,不管是抱怨爸妈逼着自己学的,还是羡慕别人有才艺的,都无法回避这件事——

  “贵”,一直是乐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现在是,过去更是。

  3岁开始学钢琴的Vista刘亦菲,至今还清晰记得自己每个月4节的钢琴课学费要花掉360元,而当时爸妈的月平均工资只有不到1千块。

  当她怀揣着一颗愧疚的心向妈妈表示感谢时,又被无情地纠正:“哪儿有1千多,我当时的工资只有400。”

  轻松花掉家庭收入的一半,这还是五线小城市的价格;

  如果换成省会城市里有点名气的老师,45分钟200块的价格也不少见。

  即使就像有人说的“学着玩玩”,前提也得是家里有乐器。

  而买乐器,往往是更加让人肉痛的事情。

  一把萨克斯3000元,一把二胡4000元,一架钢琴动辄上万……

  

  徐小姐至今还记得,17年前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提琴时,她捧着那个价值8000块的盒子有多么胆战心惊。

  前一阵有部分省市宣布把音乐纳入中考成绩,当时争议的重点就是“让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怎么办”;

  尽管大家后来发现考试形式大多与乐器无关,但至少证明——“学乐器很花钱”的印象,至今都深深刻在90后的脑子里。

  更不要说在这条漫长的艺术道路上,靠钱铺路只是第一步。

  每个被音乐梦想折腾过的家庭,都经历过更具体的鸡飞狗跳。

  从小学古筝的阿修回忆,老家县城当时根本没有古筝老师,妈妈每周末都要带自己在长途巴士和公交车上辗转几个小时,去最近的地级市上课。

  有一次因为天色暗出门又急,两个人差点一脚踩空掉进没盖子的下水井里。

  至于平时的练习,那更是一场大型伦理惨案。

  “一到晚上七八点钟,楼里就是孩子们乱七八糟的演奏声,此起彼伏的哭声,和与家长的吵架声。”

  

  因为楼板隔音不好,还常常要跟楼上楼下的邻居交涉;

  别管是小提琴、长笛还是手风琴,练习开始后的五分钟内,绝对能招来楼上敲水管的抗议。

  说实在的,都不谈什么“演奏家梦”,就算仅仅把学乐器当作爱好都堪称是一次苦修。

  全家人的时间、金钱、精力这么多沉没成本砸进去,却要求家长“抛掉执念,以艺术熏陶为主”,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更何况大多数人其实一早就认清了自家孩子没什么天赋的现实,想要的也并不多:

  “不图你以后能走音乐家的路,但好歹给我考个级回来吧。”

  

  国内乐器教育,

  逃不出功利化的陷阱

  既然学乐器这么苦,就不能及时“止损”吗?

  但问题在于,做选择是很难的,家长帮孩子做决策更是碰运气。

  如今我们会被弹钢琴的外卖小哥感动,并相信“靠热情支撑的爱好”才是最美好的;

  

  但是别忘了,要判断出孩子到底是短暂的新鲜感还是真的感兴趣,可比登天还难。

  

  乐器大多需要长期的练习,而自律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很难在枯燥的重复中获得持久的快乐——

  很多人回忆起童年对音乐第一次产生厌烦情绪,都仅仅是因为小伙伴们写完作业就能去玩,自己却还要在乐谱前坐上两个小时。

  有父母抱怨“学什么明明也是孩子自己选的,结果几年下来学成了仇人,天天闹着不想去上课”;

  而这背后的矛盾其实是,有关到底该坚持还是该放弃的问题,没人能给家长们一个百分百正确的答案。

  再加上前期已经投入了很多金钱和精力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好了呢。”

  同样是“骑虎难下”,另一种情况则更为复杂。

  的确有家长开始是抱着“陶冶情操没坏处”的目的来尝试,但最后几乎都迅速陷入了对考级、拿奖的执着。

  我们很难归咎于功利心和意志不坚定。

  因为国内针对儿童的乐器教育,一直以来都与巨大的诱惑共存共生。

  

  《四重奏》剧照。

  在2008年之前,一些特定乐器门类只要在业余考级中拿到最高等级证书,就能在中考和高考中获得适量加分;

  对于经济条件尚可的父母来说,这就像是挂在眼前的大馅饼,是让孩子“弯道超车”的最佳渠道。

  尽管后来因为考级市场乱象频生,各省市渐渐取消了艺术考级证书加分,但在家长们的心目中,乐器与升学的关系从未彻底脱钩。

  “邻居家的孩子在国际比赛中拿了一等奖,后来获得了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

  “同事的侄女学了一个冷门的乐器,中考时直接被免试录取了。”

  这些传闻真假难辨,多少都带有一些演绎色彩。

  但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诱惑下,掌握决策权的家长真的很难保持理智。

  外人会嘲讽“看什么能加分就让孩子学什么”,但当事人却往往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

  “既然最后都会厌烦,那为什么不干脆学个有用的呢?”

  

  只不过更可怕的是,随着学乐器越来越普遍,“有用”的标准也在水涨船高。

  以前还只是为了给孩子的考学“开点挂”,现在就连进高档幼儿园,都恨不得要先把萨克斯练到业余五级。

  对乐器门类的挑选也越来越刁钻。

  去年曾有人总结过中产家庭的“乐器类鄙视链”:冷门又昂贵的管风琴、竖琴、大提琴遥遥领先,而普及率更高的钢琴则位居最后。

  固然有优越感的原因,但同时也有务实的考虑。

  毕竟大多数家长在第一次决定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时,就会得到建议“学乐器最好学点冷门的”。

  学的人越少,竞争就越小,就越容易出成绩。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有用”。

  

  “我只能做个

  钢琴十级的普通人”

  所以你看,实在没必要责备开头的那位妈妈“过于功利”。

  甚至换个角度来看——明明知道学乐器的收益是不可控的,却还愿意投入心血,本身也是一种“不计代价”的表现。

  我们常常习惯于把“鸡娃”的家长看成是一台台疯狂而又冷静的“性价比机器”,永远都在精密地计算孩子未来的每一步;

  但也总有人只是想给孩子提供多一个机会:“万一呢?万一派上用场了呢?”

  如今已经成为琵琶老师的夏小姐回忆到,爸妈就是因为她从小就学习不好,才说什么都要让她把琵琶坚持下去;

  这样,就算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按部就班地升学,也能有一条能走通的人生路。

  

  就算是局限在乐器教育本身,国内家长的这种“强按头”方式到底利弊几何,本身也是因人而异。

  就像有人会对当年不愉快的练习经历耿耿于怀,至今都不会再碰那个乐器一下;

  也有人认为正是爸妈的坚持,才让自己有了一个能够寄托心情的业余爱好。

  至于更多曾被乐器折磨过的90后们,练习时的枯燥、跟爸妈吵过的架、考级前的紧张、演出前的郑重其事,都早已成了一段有点遥远的回忆。

  而唯一的情绪共通之处可能就是:当初为了学它耗费了那么大精力,但最后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用处。

  电影里往往不是这样演的。那些曾经为音乐付出过努力的人,就算变成了生活困窘的小人物,也总会有一刻在舞台上发光;

  

  《缝纫机乐队》剧照。

  而《心灵奇旅》中的男主角,也是在真的实现了他登台演出的梦想之后,才悟到了平凡生活的真谛。

  

  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情节高潮,也没有什么反转。

  那段学乐器的时光,无论是来自于家长的催促,还是出于自己懵懂的“艺术梦”,最终往往也都变成了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会拉二胡的瑶瑶上一次拿出自己的琴,还要追溯到前年的公司年会;

  她带着两个其他部门的实习生在舞台上尴尬地拉了一曲《赛马》,现场放的还是提前录好的录像带。

  更惨的则是隔壁工位那个学过5年手风琴的同事——要不是五条人让手风琴又秀了一次存在感,这门技能都快变成“时代的眼泪了”。

  Vista刘亦菲的妈妈有时候会感慨,当年为了陪她练琴花掉了自己几乎全部业余时间,如今也没学出什么名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网友对于“学乐器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艺术”这种话如此赞同,可能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我们总是愿意相信这场充满仪式感的“艺术朝圣”,多少能给人生留下点什么;

  只可惜不论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有一技之长,最后多半都是要失望的。

  厚积薄发大概只属于少数勤奋的天才,所谓的“艺术细胞”更是全凭运气;

  在从未降温过的乐器教育领域里——花钱出力却徒劳无功一场空,大概才是更常见的结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17: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