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杂志称最早新冠为华南海鲜市场女商贩?专家回应

京港台:2021-12-12 10:16| 来源:北京商报 | 我来说几句


杂志称最早新冠为华南海鲜市场女商贩?专家回应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内蒙古、江浙沪、云南等地疫情态势如何?为何“动态清零”总方针下多地仍现病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来了,我国是否做好准备?

  12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对于上述问题给出权威解答。

  会上,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回答记者提问,对《科学》杂志文章中“最早新冠病人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一位女商贩”说法作出了回应。

  

  国内疫情情况

  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本次疫情首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发生病例,随后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的两个区旗、内蒙古通辽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河北石家庄市和北京海淀区等地发现关联病例,共波及4省6市

  目前,满洲里当地疫情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近日报告病例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疫情走势还需要密切观察

  黑龙江哈尔滨市疫情风险有所降低,近日仅有散在的零星病例报告,昨天没有新增病例报告。

  通辽市、齐齐哈尔市、石家庄市和北京市已经连续5天以上未出现新增病例,疫情得到较好控制。

  

  云南陇川疫情波及范围局限,病例均为同一所学校的师生,未发现校外相关病例,病例基因组测序显示均为同一传播链,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起关联疫情。目前,上海疫情总体比较平稳,连续3天没有新增病例;

  浙江绍兴、宁波、杭州三地疫情发展较为迅速,病例间传播关系相对清晰,主要涉及家庭和人群聚集场所,相关风险区域管控和风险人员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陕西疫情目前仅发现散在个案,没有出现扩散传播情况。

  总体来看,近期国内疫情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况。疫情发生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内蒙古、云南、江苏、浙江等省,会同疫情发生地建立一体化、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推动流调溯源、社区管控、核酸检测等措施落地落实,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扩散。

  

  “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解释“动态清零”内涵。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是中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现阶段我们疫情防控的一个最佳选择和总方针,包括怎么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一旦发现病例出现,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的干预措施、有效救治几个方面。

  梁万年强调:

  一、“动态清零”是总方针,要追求快速追求精准,如果没有快、没有精准,就很难做到“动态清零”。

  二、“动态清零”不是“零感染”,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当发现有本土病例出现的时候,快速扑灭疫情。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追求尽快把疫情扑灭。

  

  三、“动态清零”不是躺平,不是任由疫情发展,而是控制它、切断它。

  四、“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追求最大限度地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

  我国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有记者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问,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全球关注,新型变异株在国外出现和蔓延较快,请问在此形势下,我国在外防输入构成上有何安排?对变异株的预防有没有相应的措施?

  吴良有表示,目前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否比德尔塔变异株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影响我国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我国监测体系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吴良有表示,再次强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仍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手段。截至12月10日,全国新冠病毒疫苗已经完成全程接种116249万人,全程接种覆盖人口比例达到82.5%,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2058万人。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引导60岁以上老年人加快接种,积极稳妥开展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接种率,为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主动。

  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疫情暴发起源地

  有媒体提问,近期《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最早的新冠病人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一位女商贩。这一情况和早先溯源联合研究报告中提到的早期病例有关内容有所不同。

  对此,梁万年回应称,我国高度重视新冠病毒溯源工作,特别希望能和国际科学家们基于客观事实和理性分析,在全球多国多地共同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但是,我国坚决反对将溯源政治化,预设立场,寻找甚至编造证据来得出溯源的结论。

  

  梁万年表示,《科学》杂志文章存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首先,文章引用的论据是一段不明来源的视频采访,作者一是没有核实视频当事人的身份,二是没有对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所提到的12月8日最早发病的新冠患者进行调查核实,在道听途说的情况下就作出断定是非常不科学的。

  其次,单凭“住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就证明社区传播始于华南海鲜市场”这个推论也是不讲科学、主观臆断的一种行为。在明明知道这些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没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情况下,用所谓的研究方法,对有关报道进行“片面罗列”,以得出自己“预设的结果”,我认为有偏颇,并且在科学上是站不住脚的。

  梁万年称,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提到的最早新冠病例,12月6日到8日曾带家人去医院拔牙,而不是他本人去拔牙。他本人在12月8日这一天开始出现了头痛、头晕等感冒样症状,随后出现乏力、肌肉酸痛、气促等不适症状,后被证明是新冠肺炎。《科学》杂志这篇文章提到12月11日发病的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女性商贩并不是最早的新冠病例。

  我们认为,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新冠疫情的源头,这个结果在今年1月份,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是经过共同确定分析思路、共同制定分析方案、共同分析研究结果、共同对结果进行解释,这“四个共同”所得出来的。对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是深度参与的,并对结果是充分认可的。许多早期病例与市场无关或者与其他市场相关,因此当时我们中国和世卫组织专家组达成了一致意见,即“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疫情暴发的起源地”。联合研究报告是非常科学且权威的,我们应该予以坚持。

相关专题:南海,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8 15: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