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父母那些让我厌恶的行为,为何又会出现在我身上

京港台:2022-5-16 23:55|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父母那些让我厌恶的行为,为何又会出现在我身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行为模式和负面情绪可以通过教养代代相传,但人类的特殊之处,正是有能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及环境,这也是我们反思家庭教养的意义。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除了身高、相貌、眼睛的颜色,在家族中世代相传的还有温柔大方、斤斤计较、幽默开朗、尖酸刻薄、棍棒教育、爱的感召,或者暴躁易怒⋯⋯

  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生物学上的遗传。美国一项研究调查了469名被收养者。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在出生后29天就被收养了。他们亲生父母的性格特征,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接受了详细测量。这些孩子则在9〜16岁间接受了性格特征的测试,结果显示亲生父母与子女在性格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关联。

  行为模式和性格的代际传承是通过教养完成的。我们的一生就是在模仿父母的表情、动作、语言中开始的。英国儿童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中指出,相比其他物种,人类依靠父母生存的时间最长。人类自出生起就一直努力迎合自己的养育者,期盼赢得他们的关爱并获得其他物质方面的满足。子女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完全掌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竭尽所能迎合父母喜好的做法完全合乎情理。久而久之,我们潜意识中模仿父母的部分,逐渐演化成我们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模式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并不总能遗传到父母相貌中“好”的一面一样,我们对父母的模仿也并不总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兔子暴力》剧照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谈到过一个案例。20世纪初,有一位母亲认为亲生女儿A十分丑陋。为了不让访客看到(同时也不让自己看到),她常在婴儿脸上罩头巾。这个女儿A一生都未摘下过面纱。

  20世纪40年代,女儿A也成为一位母亲。她曾写道,自己的一个女儿B“非常难对付。她会大喊大叫直到得到想要的东西。从出生到长大,一直既吵闹又难管”。20世纪70年代,“难对付”的女儿B生下了自己的女儿C。她抱怨女儿C有多么贪得无厌,总是不停地尖叫吵闹。最后,在2013年,女儿C给奥利弗·詹姆斯写了一封邮件,谈到自己7岁的女儿情绪多变,经常发怒,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去上学、要不要去上学都能激怒她。

  

  《小偷家族》剧照

  这个案例呈现了行为模式和负面情绪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在一项以180位母亲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受过虐待的母亲中有70%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虐待或者采取无回应式照料。奥利弗·詹姆斯分析,缺乏回应的早期照料会造成儿童更加缺乏安全感,同时无法控制自身情绪,容易反应过度。于是,儿童会更加恐惧,然后通过愤怒来处理威胁。产生同样效果的还有父母的敌对及攻击行为。

  正如这个案例显示的,一代又一代的女儿们确实有些难以相处,但这些母亲无法明白的是,正是她们自己唠叨、攻击及身体虐待等行为激发了女儿的这些行为。女儿如同小时候的她们,长大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女儿,就像她们现在一样。心理学认为,在处理情绪的时候,无论好坏,人们常常会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应对模式,熟悉意味着安全,意味着省力。

  

  《房间》剧照

  生物学也为我们理解这个现象提供了解释:早期的受虐经历(包括肢体、语言、情绪虐待)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度,然后在大脑中产生化学物质,这使他们对威胁更加敏感。

  以皮质醇为例,当人遇到威胁时,体内的皮质醇会秘密激活大脑中“战斗或逃跑”的体系。如果频繁地处在紧张的环境中,人或许就会永久陷入这种战斗或逃跑的模式:即使没有任何威胁,大脑也会随时准备应对。这通常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极高,经年累月,会让人在生活各方面都表现出焦虑、抑郁、暴躁易怒、易分心、火急火燎。你会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瞳孔放大,即使面对很小的刺激也会反应过度。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太习惯时刻经受威胁的恐惧状态,“战斗或逃跑”体系一直保持“启动”的状态,整个身体系统已经关闭,皮质醇水平也异常低。这样的人会变得冷酷、残忍。一些研究显示,人的皮质醇基线水平是由幼年时期受到的照料决定的,有时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母亲》剧照

  相对于一些负面的性格问题,肢体暴力的代际传递现象特别明显。以家庭暴力为例,国外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被虐待儿童在成年后会虐待自己的孩子,三分之一不会,还有三分之一会在新家庭中继续被虐待。那些曾经饱受虐待痛苦的人为什么会把同样的痛苦施加在他们的孩子身上?

  心理学认为,人们认同某对象为榜样时,人格会被暂时重建。当人们的能量高度投注于对象身上,对他/她产生强烈认同的时候,会感觉分享了这个强大对象所具有的力量、荣誉、权力或财富。人们不仅会认同他们钦佩的对象,也可能会认同他们所憎恨的对象,这被称作“攻击者认同”。

  

  《告白》剧照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认为,个体面对外在危险时,有时会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模仿攻击者个人,这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人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无法接受的想法或焦虑情绪的影响,潜意识里采取的应对策略。就像在扮鬼的游戏中,孩子们将自己说成鬼,并学鬼的样子,其实是在利用鬼的恐怖特征来保护自己,缓解自己对鬼的恐惧。学校霸凌的施暴者很多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在模仿自己的父母。对这些孩子来说,让自己成为那个攻击者,成为他们害怕的那些人,让别人感受到被攻击时的恐惧和脆弱,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力量,克服恐惧。

  

  《何以为家》剧照

  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大部分都是积极正面的,但几乎所有家庭的养育模式中都免不了消极阴暗的部分,没有人的童年是完美无缺的。在一项对负面童年经历的全面研究中,1.7万名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美国人参与了调查,其中2/3的人有至少一种负面童年经历,约1/6的人有超过4种负面童年经历。对家庭养育方式的了解和反思,并不是为了把我们的性格缺陷、成长的种种不如意完全归结到父母身上,而是通过这种反思重新审视自我以及来自家庭的影响。而人类的特殊之处,正是有能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及环境。

  

  加拿大(专题)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处于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中:第一种是父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第二种是成年人模式,相对来说,我们能将自己与情绪分割开,以客观角度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况;第三种是孩子模式,我们受到幼时相似经历的控制,尽管已长大成人,却仍会重温当时的场景。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不满的时候,不妨尝试厘清自己处在哪种模式下,努力在“成人模式”下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22:3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