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到底多少学生遇难 你只能自己算

京港台:2023-7-26 10:56| 来源:成都客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到底多少学生遇难 你只能自己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齐齐哈尔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屋顶坍塌,造成严重伤亡。(取自微博)

  齐齐哈尔一个中学体育馆发生屋顶坍塌,目前已知有10人遇难,可能有老师有学生,还有一人被困。

  我们看到当地省级党媒是这样报导的:

  

  图片自网络。

  领导站在第一排,可惜他们仍然去晚了。如果当地大小领导能够早一点知道,旁边教学楼施工把建材堆放在体育馆楼顶,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这个“早一点知道”不可能出现。                                         

  看这家媒体的报导,除了强调领导重视外,关于死亡人数的表达,非常讲究:已经速救出14人,其中4人已无生命体征,6人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4人无生命危险。

  他们很懂传播学。粗略看一眼的话,资讯可能是这样的:馆内共有19人,15人被困,已经搜救出14人……这是多好的成绩呀。

  认真看一下,搜救出来的15人中,情况比较複杂,“其中4人已无生命特徵”……这4人,明明是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死了,但是却没有使用“死”这个字,而是“无生命特徵”——这个片语的核心词,是生命。

  “6人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承认了这6人是死亡,但是这11个片语成的句子中,“死亡”两个字排在了最后。没有耐心的读者,看到的可能是“6人经全力救治……”,它强调的是全力救治。

  这这就是通报的学问。

  一桩让人无比悲伤的事,就这样成了一个“领导高度重视”,各级也都高度重视的正面宣传。看一下这些词:第一时间赶到……迅速调集力量……已搜救出……全力救治……救援仍在紧张进行。

  到底死多少人?这是一道数学题,你必须自己计算,在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小心翼翼,因为错一个数字,就可能是造谣,等待你的可能是约谈或者行政拘留。你必须计算才能获得想知道的资讯,而在智慧手机时代,人们都习惯于简单接受供给的资讯——这样宣传效果也就实现了。

  我算一下也许是10个,通报中为什么不直接写10人死亡呢,为什么不提一下,死者中有多少是学生,房顶坍塌时他们正在从事什么活动,这又涉及到多少个家庭?

  这起事故的原因已经非常清楚,根据搜狐新闻的报导,事发前有大量袋装材料堆放在房顶,可能是因为下雨,这些材料沁水后变重,体育馆屋顶无法承受这个重量。有“知情人”甚至提供了视频画面,有三名工人将成袋的袋装材料铺满了楼顶——这说明,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危险操作,

  

  齐齐哈尔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崩塌前夕,屋顶上方疑似推叠大量吸水材质。

  但是这种“注意”没能引起重视。是否有人反映给了学校或者有关部门,而有关部门又是否採取了行动?或许他们还没来得及行动,因为这是一个週末。在该顺畅的时候,系统却失灵了。

  这种“失灵”,从当地的通报中就能清楚感知。他们真正在乎的是领导在文本中的位置,而生命排在最后。那些孩子的死,似乎并没有触动他们。他们把这理解为一个“任务”,而任务有自己的逻辑。他们也不认为自己良心有愧,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有正常思维的人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庆倖:还好是在放暑假呀。因为人们知道,不管多“全力抢救”,都无法挽回那些生命,你只能接受这个悲剧,只能寄希望自己不是那倒楣的一个。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14: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