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研究:不止房贷,美国房屋这些隐性成本也在飙涨

京港台:2024-6-13 02:53| 来源:美国中文网 | 我来说几句


研究:不止房贷,美国房屋这些隐性成本也在飙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除了房贷,拥有房屋的其他成本正在迅速上涨。

  消费金融服务公司Bankrate的一项新研究,美国房主现在平均每年支付18118元用于房产税、房主保险、维护、能源和与拥有房屋相关的各种其他费用。这些费用是房主在还贷之余所面临的成本。

  报告称,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购买一辆二手车的成本,比4年前增加了26%,当时拥有和维护一套房屋的成本为每年14428元。这些结果也再次提醒我们,自新冠疫情以来,生活变得更加昂贵。

  许多美国人想买房,但由于房价飙升至历史新高,且抵押贷款利率居高不下而无法实现。住房市场的可负担程度正处于历史低点。但即使是那些有幸在过去几年买房的人,也在努力应对维护成本带来的冲击。

  Bankrate发现,拥有和维护房屋的每月成本已从2020年的每月1202元上涨至现在的1510元。该公司的分析师杰夫·奥斯特罗夫斯基(Jeff Ostrowski)表示,成本飙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维护和保险成本。

  近年来,房屋保险费飙升,部分原因是极端天气。

  “我的房屋保险价格翻了一番,并且没有任何通知,什么都没有。”2021年在加州(专题)诺瓦托(Novato)购房的詹妮弗·绍尔(Jennifer Schauer)说,由于该地区野火威胁越来越大,她的一些邻居完全失去了房屋保险。

  “我的邻居说我很幸运,因为我们只是保费翻了一番,而且没有被取消。”她说。

  根据标普全球的数据,仅去年一年,美国房屋保险费率就上涨了 11.3%. 去年,美国房屋保险行业损失了1013亿元,原因是严重的风暴、飓风和野火造成了重大损失。而高通胀使得重建房屋的成本大大增加。

  绍尔表示,她最近还发现房子需要1万元的管道维修费。

  “我们买房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买下这套房子,我们放弃了房主检查。我们按原样买了它。”她说,“我们知道管道很旧,它正在破损。”

  在加州,绍尔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高昂房屋所有权隐性成本问题的人。根据Bankrate的数据,加州拥有和维护房屋的平均成本为28790元,在美国所有州中仅次于夏威夷,排名第二。排名第三到第五的分别是麻州的26313元、新泽西(专题)州的25573元的和康州的23515元。

  相比之下,肯塔基州、阿肯色州和密西西比州的房屋所有权隐性成本最低,均为一万元出头。

  而自新冠疫情以来,犹他州、爱达荷州和夏威夷州这三个州的隐性成本增长速度最快。

  当然,对房主来说,值得安慰的是屋价值自2020年以来大幅上涨。这些收益增加了数百万美国人的净资产。根据联储会的数据,2019年至2022年间,经通胀调整后的美国人的净资产中位数增长了37%.

  房地产繁荣还为房主提供了额外的财务灵活性,使他们能够以房屋价值作为抵押,进行借款来支付意外费用、教育费用或升级房屋。

  不过,奥斯特罗夫斯基表示,这些最新发现应该能帮助首次购房者认清现实。

  “很多首次购房者认为(房屋买卖)成交表是终点线。”他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只是要承担所有这些新费用的起点。”

  奥斯特罗夫斯基表示,当买家试图确定他们能负担得起多少抵押贷款时,他们必须为这些房屋所有权的隐性成本做预算。

  “当你有足够的首付时,你可能以为你已经完成了节衣缩食和储蓄。”他说。“但一旦你拥有了房子,你就必须为这些意外费用留出资金。”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5: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