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三中全会的意识形态分析(七)

作者:云起石  于 2013-11-28 11:2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政治杂谈|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三中全会, 意识形态, 分析

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

 

阅读整个全会的文件,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此,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可以得出全文的基本结论了。

一般理解,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表浅的意思,是在实践中遭遇挫折,难以为继,总结教训,破除原来的思维定势,进行新的探索。而真正正确的理解,就认识论层面,解放思想既要在实践中获得动力源泉,也要经过实践检验,推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就是在真正把握住内在规律性的前提下,破除一些似是而非的思维定势,做成一些在原有的,包括自己和别人、前人的实践中形成的认识下,不敢想不敢为的事情。同时,对前边的阶段中认识正确,却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坚持下来的一些结论,将其确立为进一步探索实践的基础,而不是简单地对自己的历史“彻底否定”。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恢复了八大确定的,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开始了新时期的探索。如今,在简单的“摸着石头过河”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两个互不否定”,就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相信在继承发展前人,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思考中,将提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183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中,突出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的现实指导意义的背景。需要明确,这不是停滞倒退,而是真正的直面发展,进行理论创新的宣示。

就具体方法论,中国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坚持试点的方式,力求在实践中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积累足够的经验后,经总结形成全局性的政策,在全国推开。这就是局部突破,带动全局的思路。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最成功实践。

总之,中国的改革乃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不是对自己的实践的否定,而是正确总结历史,将此前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初步的正确认识,后来没有成为指导思想或者没有坚持下来的,确立为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论述的思想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新中国的两个时期的内在一致性。毛泽东思想被继承发扬的,不仅是活的灵魂,也包括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包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独立自主发展,警惕、反对和平演变,以关乎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基础的大型重点工程为枢纽,集中力量,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工艺装备、组织管理水平的突破性发展的思路,和平发展,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等。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改革,就是守正创新。创新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的丰富、完善。就经济基础论,就是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总结全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次全会的文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基本成型的体制机制框架和理论体系,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理论成熟和政治成熟,迎接建党100周年的总纲领。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在这个总纲领的规划指引下,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解放思想,稳步推进系统、协调的改革发展,全面实现守正创新的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性胜利。在一片分析“商机”和“突破”的舆论热潮中,对那些具有“天花板”、“方向盘”性质的“官话套话”,做一些深入的、辩证的、历史的解说,应该不是废话。

 

这篇近三万字篇幅的文字,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人,沉下心来,先搞一些“务虚”的事情。说到底,还是为了不要在“务实”的路上,被各种蛊惑和戏法带到不希望去的境地。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6 13: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