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6岁女教师为买名牌包欠百万债务 背后隐藏大问题

京港台:2021-3-5 14:03| 来源:钱江晚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26岁女教师为买名牌包欠百万债务 背后隐藏大问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张柏芝曾经在《购物狂》电影中塑造过一个经典的购物狂形象。

  不过,26岁的钱悦(化名)买起东西来丝毫不比电影里的张柏芝逊色。她疯狂购物长达3年多,越演越烈,家里的名牌包堆成了小山,化妆品更是多到根本来不及拆封……近两年共欠下了百万巨款。

  不久前,不堪债务重负的钱妈妈拉着女儿来到了杭州市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咨询。原本,钱妈妈只是觉得女儿这是“购物上瘾”,没想到,背后还有更大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买了人生第一个名牌包

  感觉人在发光

  “第一次享受到花钱的快感是上班后。闺蜜买了一个名牌包,看着很喜欢,也买了一只,高兴得睡不着觉。”钱悦回忆,从那天开始,她就喜欢上了购物的感觉。

  钱悦是小学老师,刚开始,她自己赚自己花,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很快就把存款花光了。出身普通家庭的钱悦,偏偏有个有钱的闺蜜,眼看着闺蜜每天光鲜亮丽,她格外羡慕。两人除了一起逛街购物外,还是酒吧的常客,一晚上随便就是上万开销。这一切看似光鲜愉悦的生活,让钱悦有了“人生巅峰”的感觉,花钱的日子,自我感觉好到爆,心情特别好,有说不完的话,可以整夜整夜出去玩,一点也不累……

  钱悦的收入根本支撑不了她的开销,慢慢地,她从月光族变成了信用卡族。和小姐妹香港(专题)购物游、澳门赌场游……日子有滋有味,住五星级酒店,疯狂购物,刷爆了五张信用卡,欠下了5、6万。眼看窟窿填不满了,才把实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帮她还了信用卡,想女儿会记住这次教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名牌包推成山

  欠下百万债务

  知道自己不能再这么花钱了。可是“工作不顺心,妈妈又唠叨,心烦意乱,就想买东西,没钱了就刷信用卡。”钱悦说,不花钱的日子,心情跌到了谷底,浑身不舒服,心底里有种说不出来的“丧”。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一无是处,一点小事就要发脾气。没过多久,她开始更加疯狂地购物。钱花光了,就找同学借钱,拆了东墙补西墙。同学的钱借遍了,她又去向亲戚们借。就这样,疯狂消费的日子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不知不觉中又欠下了10多万。妈妈知道情况后,骂归骂,还是帮她还掉了欠债。

  每次畅快地花完钱,钱悦就开始自责,她也知道不能再这么花钱了。她说,她曾经试过戒掉购物瘾,但每次都坚持不了一个星期,反而会更加厉害。

  作为一名老师,钱悦觉得自己买的那些大牌包不适合背去上班,所以这些包大部分时间都簇簇新地放在家里,堆得像小山一样,各种名牌化妆品更是拆都来不及拆。钱悦根本来不及用,但还是克制不住地买买买,欠债的窟窿越来越大……最后,走投无路的钱悦一头扎进“网贷”,这一贷不要紧,贷了几十万,利滚利翻起来,直接翻到了上百万……最终,钱悦妈妈还是发现了这事。

  摆在妈妈面前的,除了巨大的债务,还有反常的女儿。

  钱悦妈妈觉得,女儿这种“购物成瘾”是不是不太正常,连忙把钱悦拉到杭州市一医院临床心理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仅仅是“购物狂”

  背后有大问题

  市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章瑜在和钱悦母女仔细交谈后,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除了购物成瘾外,钱悦真正的问题是,她的精神状况像过山车一样在躁狂和抑郁状态之间徘徊。经过一系列的诊断,章瑜医生给出了答案:钱悦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而她控制不住买买买的行为,是其轻躁狂发作的一种症状。

  章瑜介绍,像钱悦这样,不受控制地进行高频率购物,甚至不顾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的行为,是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发作的表现。和普通人爱“买买买”不同,这类病患情绪特别容易大起大落,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轻躁狂发作期,人的情绪会莫名地兴奋,精神非常充沛,活动也会明显增加,无节制购物会成为其中一部分患者的典型症状。而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里,他们往往会沮丧悲观、对事物丧失兴趣和愉悦感,常常伴有精力减退、自我评价低、自责、反应变慢等等。

  比较具有迷惑性的是,轻躁狂和抑郁有时交替转换的,可能一些患者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进入相对缓解的阶段,所以不容易引起家里人的重视,但如果不进行专业的治疗,疾病并没有好,只会等待下一个轻躁狂(或者抑郁)发作期的到来。像钱悦这样的病患,就是以疯狂购物为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的病人。对她们来说,仅靠自我控制是没有用的,下一次大规模的“买买买”仍会到来。经过一系列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后,钱悦的病情渐渐转好。

  章瑜副主任医师提醒:“不要单纯看待买买买,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背后的心理疾病,尽早进行专业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和无法控制的囤积行为都属于心理疾病,需要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当然,因为两种疾病本身也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在具体治疗方案上也有明显差异,如果有这样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咨询专科医生接受规范治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4 12:4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