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3岁女孩回乡1天相亲20次 当事人:并非我的眼光高

京港台:2022-1-11 18:48| 来源:极目新闻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23岁女孩回乡1天相亲20次 当事人:并非我的眼光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临近春节,“婚姻问题”似乎又成了一些年轻人想躲也躲不开的话题。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一段“女孩回乡一天被安排相亲20次”的视频走红网络,当事人朱女士在发布视频时配文写道:相亲相亲,一晌午见13个,我真的累了。

  

  1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对话视频中的朱女士,她说自己知道家长有期盼,虽然并不喜欢相亲的方式,但也不会抵触。目前,她已经相亲了30多场,有网友说她是“眼光高”。在她自己看来,她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男方负责,“宁愿现在多接触,也不要结了婚之后处不好日子。”

  家中坐等男方轮流上门

  极目新闻:你今年多大年纪?

  朱女士:22岁,过完年就满23岁了。之前我一直在深圳工作,今年才辞职回到了河南太康县老家。

  极目新闻:相亲是怎么回事?

  朱女士:村里许多同龄的女生都已经结了婚,有的甚至还有了小孩。其实我在深圳的时候,家里并没有怎么提起过相亲的事,但今年一回到家,长辈们就开始张罗起来,希望我能够早日找到好的归宿。

  极目新闻:你发布个人视频的时候说“一晌午见了13个”,到最后一天相亲了多少场?

  朱女士:整整20场。10号早上7点多我就起床了,当时洗漱之后,还化了个淡妆,我觉得这是对相亲对象最基本的尊重。我们当地的相亲习俗是,男方和家长一起上门见女方,大概早上8点多开始,就陆续有男方开始上门了,一直到下午5点多才算是结束,中午我们家做饭、吃饭的时候,还有两家上了门。

  极目新闻:相亲对象都是家里长辈找的吗?

  朱女士:家里面只是找了媒人帮忙,相亲的人选,包括具体见面的时间,都是由媒人来决定的。

  短暂会面也就只能“尬聊”

  极目新闻:见面都会聊些什么?

  朱女士:来相亲的男孩全都是附近村里的,但大多数人我都不认识。陌生人相见,特别是还有双方家长的情况下,说实话挺尴尬的,聊起来也就是各自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年龄、工作、兴趣爱好等等,俗称“尬聊”。有些见面可能十多分钟就结束了。

  极目新闻:这么多男生里面,有比较心仪的吗?

  朱女士:有,我们互换了联系方式,后面可能会多接触一下。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更多还是要看两个人之间相处起来的感觉。

  极目新闻:到目前为止,一共相亲了多少场?

  朱女士:其实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也就是最近,家里人才开始委托媒人安排相亲,在10号相亲20场之前,我大概相亲了10场左右,今天(11号)早上接到我父亲电话,又见了一个相亲对象,加起来总共30来场。

  极目新闻:你的视频评论区里有一些网友留下了个人相亲信息,大家似乎把它当成了一个互动交友的平台?

  朱女士:哈哈,我看到了。如果说真有网友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脱单,那我肯定会为他们感到高兴。

  并非“眼光高”要对男方负责

  极目新闻:有网友评论你的相貌,还有人说你“眼光高”,你怎么看待这些声音?

  朱女士:嘴是长在别人身上的,我没有办法控制别人说什么,我自己心态是比较平和的,尽量不去在意一些声音。另外,我并不是“眼光高”,在我个人看来,之所以有那么多次相亲,是因为不仅要对我自己,还要对男方负责,宁愿现在多接触,也不要结了婚之后相处不好。

  极目新闻:你自己对相亲有抵触吗?

  朱女士:我非常理解家人的心情,知道他们有期盼,虽然我本人并不特别喜欢相亲的方式,但也不会有抵触情绪。

  极目新闻:在情感问题上,家人会给一些意见吗?

  朱女士:我有一个弟弟,今年20岁,他有时候会给我一些意见,不过最终我还是会遵从我自己的内心。2023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们这里一般不会让新娘在本命年出嫁,所以家里长辈希望我能在2022年,或者是2024年完成人生大事。

  相关报道:

  23岁女孩一天被媒人安排20多次相亲遭质疑:挑花眼了

  近日,河南周口,一女子一天被媒人安排相亲20多次的视频走红。

  

  

  据沸点视频报道,当事人朱女士称自己23岁了,因为身边同龄人都结婚了,家人有点急,所以回老家后有媒人为自己安排了相亲对象,媒人认识的人比较多,自己一天见了20多个小伙子

  

  

  

  据星视频报道,晚上朱女士开直播和网友讲述经历,又被吐槽:开始线上相亲了?

  

  朱女士称觉得人生大事不能马虎,要有眼缘才行。由于在村里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子少,男孩子多,所以自己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感觉自己相的有点多了,都相花眼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03: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