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朝鲜战争美国人没能打赢?

作者:successful  于 2018-12-27 10:2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1评论



为什么朝鲜战争美国人没能打赢?






  本人是15年从陆军野战部队复员的军官。朝鲜战争是我刚入伍时了解军事的起点,当时曾针对性地做了一系列的主题阅读,下面就以我接触过的公开史料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纯军事部分进行归纳,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一、常见误区:战争=掰手腕?

  就连两个人打架,都不是谁力气大谁就一定能赢,更不用说受地形、天候、士气、后勤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的陆地战争了。所以即使是装备低劣、缺吃少穿的志愿军,在拥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利用敌人的轻敌和破绽,采用合理的战术击败火力猛烈、装备精良的美军,将美军赶过三八线。

  但是,吃了大亏的美军,“不会像蒋介石那样愚蠢“(斯大林语),理所当然地采取了一系列战术来克制志愿军(你出了剪刀我怎么能再出布呢,赶紧换成石头),如“直线战术”、“磁性战术”等,所以第三次战役之后,志愿军也很难再从美军这里讨到便宜;同时,由于冷战大格局和国内民主小格局的限制(其他知友讲得很好,我就不废话了),加上志愿军的死磕,美军也没法从志愿军这里讨到便宜,所以战争从志愿军带有奇袭特点的运动战,变成了三八线附近的拉锯战,而后变成了阵地战,最后停战。

  总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下面从战场环境、双方军队特点对比、五次战役的大体进程进行具体分析。


二、战场环境分析


(一)总体情况

1、地形[1]

  朝鲜半岛地幅狭长,三面环海,南北直线距离840多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狭窄处的平壤至元山峰腰部地带只有170多公里。全境除西部海岸的小块平原之外,基本为山地,北部多高山峻岭,丛林密布,南部多为丘陵,地势起伏不平。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起西落。



  将近80%是山地,除了陡峭的山脉之外,基本上全是顶部较平坦而坡度很陡的山和丘陵。而且其坡度一般都在40~60度,所以,坦克无法攀登。大部分丘陵,步兵攀登起来也很困难。

  水系从北到南有临津江、汉江、锦江、蟾津江、洛东江等5条江;流向为由东向西或由北到南;都形成战术上的重要地线。村落周围的小山,多是缺少植被的红褐色秃山。自生小灌木的山也很多,但还不足以利用来遮阴和隐蔽。因为缺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下大雨时小河就会一下子泛滥形成急流,所以山间的河流像天然防坦克壕一样冲刷的很深,山间的水田也大都是没膝深的湿田。

  地质是水成岩,除山顶的露岩部分外,构筑工事比较容易。

  道路网较少,汉城-仁川,汉城-大田-大邱-釜山,釜山-马山-晋州公路是双车道,除此之外,大都是自然的单车道路。而且多数桥梁是负荷2吨的木桥。

  村落大都是木质家屋,贫农的房屋是土墙草顶,看上去象跪伏在大地上似的。这些家屋易起火燃烧,很少能作为防御据点利用。


2、气候[2]

  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大陆吹来的北风或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降雪和积雪较少;夏季受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于夏季(6-9月份),且多暴雨;春秋两季降水少而多雾。最冷月(l月)平均气温摄氏-6度至-20度。


  南北温差较大,南方气候较热,水量充足,耕地面积占全朝鲜的60%以上,而可灌溉稻田面积则是北方的三倍,是朝鲜的主要农业区;北方冬季寒冷,是朝鲜的主要工矿区,但粮食无法自给,历史上一直依赖南方供应,其东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

  四季昼夜时差变化明显,冬季最长夜间时间达13个小时,夏季最短夜间时间只有7个小时。

  而在二次战役东线战场,战场温度主要在摄氏-10度至-30度之间变动。特别是九兵团发动攻势的11月27日那天,接连下了30多个小时的暴风雪,整个战役期间,气温平均在零下摄氏27度左右,最低达零下30多度,雪积数尺,江河道路冰冻,到12月8日夜,气温更是骤降至零下40多度。[3]


3、政治考量

  双方都不愿扩大战争,都想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因此苏联只是偷偷摸摸地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的交通线;而美国也无意将战火燃向中国本土,即使其空军遭到较大的损失,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越过鸭绿江,对中国境内的机场和补给要点实施轰炸。


(二)对作战带来的影响

1、对战役行动的影响

(1)中朝军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特长无法发挥:

  因为地幅狭小,志愿军难以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运动战;因为半岛三面临海,难以像越南战争中的北越一样,通过“胡志明小道”,对敌后的游击队进行补充和支援,加上朝鲜物产贫瘠,导致游击队因粮食问题与群众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被韩军与群众配合剿灭。


(2)美军的机械化作战特长难以发挥:

  因为半岛地形复杂,道路稀少,美军的机械化兵器难以展开,机械化的优势难以施展,而在中朝军已有防备的情况下,实施登陆作战难度也很大。


  (3)利守不利攻:

  因为半岛地形狭窄,少量兵力即可形成严密而大纵深的防线,攻击一方在突破一条防线之后,马上面临着下一条防线,总体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


2、对战斗行动的影响[5]

(1)对机动的影响

  坦克只能沿道路通行。因此,进攻的坦克除了在道路上前进之外别无他法,进行防御作战时也只能在道路的两侧摆开四、五辆坦克。

部队行动受道路制约,展开受限制,容易形成纵长队形;而部队相互间联系、协同困难。

总体上不利于机械化的美军,而利于装备轻便的志愿军。志愿军步兵可以很容易地隐蔽企图,进行渗透、穿插和分割,切断联合国军的退路,威胁其侧翼,对其进行各个击破。


(2)对火力的影响

  在制高点有一定的视界和射界,但死角多;在低地则视界、射界完全受到限制;在发挥火力上,如不是曲射火器,效果很小。在美军的报告中,就提到其自动武器的作用难以发挥,而手榴弹的价值大大凸显[6] 。

  但由于树木少,便于联合国军的监视和观察,便于其高效地发挥空中和地面火力。

总体来说,不利于联合国军步兵武器威力的发挥,但便于其飞机和重炮进行攻击。


(3)对防护的影响

  水成岩地质便于构筑工事,而反斜面[7]可以躲避直瞄武器的攻击,因此志愿军的坑道战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冬季作战的影响

  对于具有丰富的冬季作战经验,而且作战地区气温并不算太低的西线十三兵团来说,朝鲜的冬季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缺少严寒地区生活经验和防寒被装的九兵团来说,东线战场的严寒就是一场灾难。


(1)对人员的影响:

  容易患上呼吸道的疾病,病症从重感冒到肺炎都有,如不及时控制容易造成大规模传染。第二次战役东线的美陆战一师约有20%的士兵染上呼吸道疾病[8],而从西方的资料来看,因为缺乏营养和卫生保障,第三、第四次战役时我军传染病蔓延,对部队战斗力造成了严重损害。

  过低的温度使人的判断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暂时性的“休克”。

  冻伤,尤其是四肢的冻伤,导致士兵无法行军或操作武器,极大地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对作为进攻方,而且缺乏防寒被服,防寒设施(美军飞机对村庄、矿洞等可用于休息隐蔽的设施进行了疯狂的破坏)的九兵团来说,受伤基本等于死亡。即便被救助后送,遥远的回程路上没有防寒被服,伤员也支持不了多久。


(2)对武器装备的影响

  九兵团配备的迫击炮70%无法使用,许多步枪、机枪枪栓被冻无法击发,轻机枪必须时常拨动枪机撞针才能保证随时都能打响,能有效使用的武器只有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通信联络极不顺畅。

  而严寒对美陆战一师武器性能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3)对部队的机动和防御的影响

  夜晚时间较长,有助于志愿军的夜间行动。

  土地冻结导致构筑工事的难度增大,作业效率仅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

  河流表面封冻,不构成部队行动的障碍,这也是缺少渡河工具的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能快速发展进攻的原因,否则东西向的水系将成为联合国军抵挡志愿军攻击的有利防线。

  而朝鲜冬季干燥少雪的情况也对志愿军更有利,倘若朝鲜像东北一样,积雪厚度动不动就几十厘米的话,不仅部队的机动会受严重影响,,后勤保障的难度亦会成倍增加。


三、双方军队对比


(一)作战理念和人员素质上的差异

1、作战理念上的差异

(1)志愿军:以意志和技巧弥补物质力量不足的“穷人战争”

  从诞生起到解放战争胜利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军在部队规模、武器配备、训练水平上都处于劣势,作为弱小一方,要在优势敌人的打击下生存下来并获得胜利,就决不能“乞丐和龙王比宝”,与敌人正面拼消耗;而是要尽一切的方法,将现有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包括:

  • 分散敌人的力量(“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具体操作上有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及在撤离一地时留置大量的游击队牵制敌人);
  • 集中自己的力量(“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
  • 并将力量发挥到极限(“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政工制度在这一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趁暂七师部队未展开,火炮未进入阵地的时机对其进行突袭);
  • 对敌人最软弱的部位实施打击(“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
  • 给予敌尽量大的损失(“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为达到歼灭的目的,我军以包围迂回战术防敌逃跑);
  • 以此达到改变战局的目的(“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如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就是通过歼敌三个师使敌围剿计划破产,以及解放战争的形势在三大战役歼敌154余万后发生了逆转)。

  概括起来,就是运动战歼灭战

  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运动战和歼灭战均难以有效施展。在前两次战役中,我军利用联合国军的轻敌冒进,以运动战的方法打了其一个措手不及,但之后就因为朝鲜地幅的限制,美空军的强力压制,以及补给的困难而无法实施运动战;而歼灭战也基本只能对韩军实施,对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远高于国民党军的美军,也仅前两次战役有歼其一个团战斗队和重创一个团的战绩,对战局的改变无根本影响,而第五次战役之后提出的“零敲牛皮糖”,则更是名为歼灭战而实为消耗战。

  但是,实施歼灭战的一些手段,如穿插分割、断敌后路的做法,却极大地动摇了美军的战斗决心,迫使美军在火力极占优势的情况下,接连败退。


(2)美军:享有压倒性的物质优势,并能对物质资源作最有效使用的“富人战争”[11]

  • 以“科学管理”为指导:

  发源于美国,并得到普遍应用的“科学管理”,要求对每一个层面的执行者的一切行动事先都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加以严密的控制。在这种管理方法中,人更像是一种机器,主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 重计划轻应变:

  而这种“管理主义”也深深地渗到了美军的骨子里,过于重视准则、计划、控制,有一种企图事先预知每一种情况,并对行为模式作详细规定的趋势;而忽视指挥官的自主权,导致指挥官行动自由受限,难以依照实际状况来处理问题,有一种轻视奇袭、运动和紧急应变措施的显著趋势。

  • 正面作战无可匹敌:

  反映到作战中就是美军各级组织责任明确,后勤保障到位,各军兵种间配合严密,火力发挥堪称完美,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在正面作战中对志愿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 缺少应变能力,难以抓住战机:

  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作战中习惯按部就班,缺乏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难以及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进攻时习惯一线平推,因此在其火力与机动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也无法给对手造成毁灭性打击(如在第五次战役中仅歼灭了180师一个师)。

  • 缺乏主动精神,坐以待毙:

  防御中如侧后部受敌威胁,第一反应不是对孤军深入之敌实施果断的反击,而是迅速收缩阵地以保持防线的连贯,因此前三次战役时才会在志愿军的运动战和穿插战的攻势之下接连败退。

  倘若当时的美军能放弃建立连贯防线的执念,而效仿苏德战争中德军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做法,在其部队的阵地攻防能力占优的情况之下,先是故意放开一个缺口,引诱中朝联军突破部队深入,而后迅速封闭突破口,孤立突破部队并消灭之;如进展顺利,还可以进一步对对手战线上因兵力骤损而出现的空档进行快速突贯。幸好美军的素养就是比德军低一个档次,否则历史恐怕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太幸运了!


2、人员素质上的差异

(1)战斗精神上的差异

  虽然在价值观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但志愿军和美军都是顽强而勇敢的军队。


  • 为信仰而战的志愿军:

  志愿军战士多来自于战乱中挣扎于饥饿和死亡边缘的农民,因此有着坚韧顽强、轻视生命的特性,参军之后,在政工系统的教育之下,树立了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满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有着极为顽强的战斗意志:

  极能坚持,即使部队伤亡惨重,但仍能保有相当的士气,迅速展开下一轮攻击;

  极能忍耐,在饥寒交迫、疫病流行和敌强大的火力之下仍能坚持奋战;

  极能冒险,能完成敌后侦察、纵深穿插、坚守坑道等危险性极高,极考验意志的任务;

  极能拼命,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事迹屡见不鲜。


  • 为责任而战的美军:

  与志愿军战士相比,美军官兵的生活无疑是极为幸福的,从小无忧无虑,当兵之后也是少爷兵,“甚至连擦自己的皮鞋也要找人代劳” ,这样的美好生活无疑使他们充满了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但是在社会熏陶和军队教育之下形成的责任感,要求他们“绝不自愿投降。如果负责指挥,只要部属还有抵抗能力,绝不下令投降” ,在与志愿军的作战中,大部分情况下也都能坚守岗位,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战斗,但在出现补给耗尽、指挥官阵亡或火力支援中断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发生动摇[14],而彭德怀元帅也有评价: “美军较强,死多活少” ]。


(2)人员培养上的差异

  • 依赖战场经验的志愿军:

  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我军已历经20多年的战争考验,从上到下都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磨炼出了敏锐的战场嗅觉;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缺乏成体系的作战理论、战术方法和训练模式。无论是士兵还是指挥员的训练,都缺乏系统性,平时主要依靠经验更为丰富的上级和老兵的传授和指导,需要时则开办各种训练班以突击培训的方式培养技术骨干[17](现在还很喜欢这么干,动不动就成立集训队);连排一级多以召开“诸葛亮会”的方法来研究战术,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而指挥员的集训则主要是交流各自的战争经验,而甚少理论的讲解和提炼。

  而这种依赖以往经验,“在战术上一再沿用敌人已熟悉的老套路” 的做法,导致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就很难再给美军以大的打击。

  同时由于战前中下级军官大规模转业[20],作战中军官伤亡率高的原因,损失了一个军官后很难马上找到合格的接替者,因此志愿军的指挥官对新岗位所需的适应时间较长,实际作战中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经常派遣上一级单位的副职首长进行具体指导。

  • 有着正规训练体系的美军:

  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的训练体系虽然暂时还比不上德、英等老牌强军,但也已相当完善了。对于士兵的训练,依靠严格而详细的训练条令来规范,军事技术较为熟练;军官的培养上,则注重逐级培训和不同岗位轮换使用,因此其储备充足,指挥官出现伤亡后可以很方便地从其他岗位挑选合格的接替者;与志愿军不同的是,美军还以经验丰富的军士长辅助,使得美军军官在经验和资历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指挥,不会因“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而导致战斗力大打折扣。

  同时美军军官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自由开明的氛围,也使其能较快适应新情况,我军学者徐焰就评价道:


(3)指挥系统上的差异

  总体来说,志愿军的指挥系统还十分原始粗糙,与现代化军队的标准相距甚远;而美军的指挥系统则由于过于精细而变得刻板,以致损害了部队灵活应变的能力[21],因此在二战德军看来,当时美军的指挥系统“尚不能适应现代战争” [11]。


(a)志愿军

  • 指挥粗糙原始,过于依赖指挥员能力

  志愿军指挥战斗过于依赖指挥员的经验与直觉,司令部基本上只是被动地落实指挥员的指示,而缺乏主动研究形势和提出建议的职能,苏军顾问就有评价说:

  而在这种粗糙原始的指挥系统之下,是粗糙原始的指挥方式,在战前组织战斗时,“进攻的和防守的,完全带有原始的特点,没有进行预先侦察,勘测地形和组织协同动作” ;在战斗进行中,“对战斗没进行集中指挥,结果导致战斗自行发展,在战场上部队甚至相互干扰”,“电台是唯一的通信手段。没有使用其他通信。其中包括移动通信。同部队失去联系,都泰然处之,没有一个人着急” 。这些缺点,在砥平里战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 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

  而在志愿军的作战指挥中,还存在着执行上级命令过于机械的倾向。可能是由于通信手段的缺乏[23]、对下级指挥员能力的不信任、缺乏强有力的参谋机构、对解放战争前期的“游击习气”矫枉过正等原因,解放战争时我军相当强调对上级计划和命令的无条件坚决执行,通过牺牲下级单位的灵活性来保证战斗按计划发展。

  如林彪就讲过:

  而这种机械执行上级命令的问题在来自四野的十三兵团和来自三野的九兵团身上都存在着。美军在他们的报告里这样描述:


(b)美军

  • 成熟的指挥机构,标准的作战程序

  而美军从营一级即设有司令部,依靠受过专业训练的参谋人员组织战斗,出于民族性使然,美军的计划一般十分的细致严密,注重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队之间的协同,以及火力的运用,如在第二次战役东线,陆战一师在营一级就有专门的火力协调军官,来部署火力和标定射击[26]。

  由于有司令部承担主要指挥事务,使得美军指挥官能摆脱常规琐碎的指挥,而专注于战场整体形势的发展和战机的把握。如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美军的反攻中,就有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直接乘坐直升机到达一线,当面命令牛曼支队把握战机,大胆向志愿军纵深穿插的事例[27]。

  而即使是连排一级的分队,其理念也是“平时怎么训,仗就怎么打”,依靠平时训练的“标准作战程序”打下的基础,由受过训练的军官根据战场形势作出判断,定下决心并下达命令,而后由各级军士根据事前明确的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在美军的作战行动中,任何人都只是整个程序的一部分而已,加上其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少因为个人能力问题而对作战行动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正如志愿军有着几乎不变的进攻路线,美军也有着几乎不变的标准进攻程序:进攻作战中一成不变地重复轰炸、炮击、冲锋的程序,其中各个步骤的时间几乎都没什么变化。这使得美军的进攻规律很容易被志愿军所掌握,导致其火力的杀伤能力大大下降。

  • 服从而不盲从

  虽然美军过分细致的指挥和过于周密的计划限制了下级部队的主动性和应变能力,但美军却很少有机械执行命令的情况,在其军官的誓言里,并没有“服从命令”这一条,所以“军官有服从命令的法定义务,但依照他们所发的誓言,军官没有盲从命令的道德义务……有时候需要他们不执行那些当时不符合陆军最高利益的指令、规章与命令。这是军官承受的最为巨大的责任” [28]。


(二)主要盟友的素质及作用

1、韩军

(1)战斗力情况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韩军即因忙于进剿游击队而致训练不足;开战之后,在朝鲜人民军的打击之下几近覆灭,后来虽然勉强拼凑之下恢复了原有规模,但部队训练严重不足(很多士兵都是直接从后方被送上前线,连枪支的使用都是在前运的列车上现学的),斗志涣散,军官和士官缺乏指挥能力。第一次战役正式接触之后,志愿军评价其:“战斗力弱,攻击精神差,步枪射击技术差,工事构筑差,即使有坦克也不难对付。” 不过其士兵逃命技术却是一流,彭德怀评价为“伪军战斗力弱,易打难抓。” ] 因此韩军常常只是被击溃,而难以全歼。

(2)联合国军的“阿基琉斯之踵”

  作为志愿军的重点针对目标,在运动战时期,韩军总是轻易就被击溃,导致相邻的美军部队侧翼暴露,整条防线处于危险之中:

  • 第一次战役,美第8集团军右翼韩第2军崩溃,导致其左邻美第8骑兵团被围,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 第二次战役,美第8集团军右翼韩第2军再次崩溃,导致相邻的美9军退路被突入的志愿军部队切断,所属的美第2师遭受了“印第安的笞刑”,韩第2军被撤消番号;
  • 第三次战役,右翼韩第3军,在朝鲜人民军第2、第3军团打击下几近于崩溃,但在美2师反击之下重新稳住了防线;
  • 第四次战役中的横城反击战中,南朝鲜第3、5、8师被击溃,幸亏美第23团守住了砥平里,否则美军刚发起的攻势又将遭到失败;

  •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守卫广德山脉的韩6师的防线在2小时内迅速崩溃,志愿军沿突破口迅速南下,联合国军后撤;
  •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激战两日,韩第3军战线崩溃,导致相邻的美第10军右侧后和韩第1军左侧后暴露,韩第3军被撤消番号。

(3)转入阵地战后战斗力逐步提升

  但在战争后期,得益于美军的大力训练,韩军的战斗力得到很大提升,可以在美军优势的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援之下,与志愿军硬碰硬地作战,如1952年10月的白马山战役中,志愿军38军就失利于韩军第9师,而白马山从此成为了韩国人民心目中的“上甘岭”,而韩9师也从一支二流部队,晋级为韩军有名的精锐。



2、朝鲜人民军

(1)战斗力情况

虽然朝鲜人民的伟大统帅金日成的军事指挥水平是十分可疑的,以致“彭德怀大言不惭地发表对金日成军事指挥能力低下的看法” [30];但朝鲜人民军好歹也是以解放军和苏军的朝鲜族老兵为骨干,在苏军顾问的手把手帮带之下建立起来的,虽然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后遭到重大损失,但却可以在中国东北这个大后方不受干扰地重新编制和训练部队,并优先装备苏制武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朝鲜人民军是志愿军的好队友,具有不弱的战斗力[31]。


(2)前两次战役中掩护志愿军展开

  在第一、第二次战役发起前,朝鲜人民军对北进的联合国军节节抵抗,遮断了联合国军与志愿军的接触,使联合国军无法摸清志愿军的兵力大小和作战企图。

(3)发挥先导作用的朝鲜游击队


  而朝鲜游击队更是在运动战阶段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作战能力上的差异

1、后勤保障

  作战双方的后勤补给基地均在半岛的两端,其中志愿军以东北为后勤基地,联合国军以釜山港为主要后勤基地;因此,哪一方推进得越远,占领的土地越多,哪一方的补给线就会越长,而志愿军由于缺少经验,运力低下,加上美空军的封锁,因补给线过长而造成的战斗力下降尤为明显。


(1)志愿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物资补充主要来源于战场缴获和邻近根据地保障,因为甚少后勤方面的顾虑,也没有庞大后勤组织的拖累,解放军可谓是来去如风,常令国民党军防不胜防,运动战的威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解放战争中的优势,却成了朝鲜战争中最致命的弱点


(a)机构不健全

(b)能力低下

  • 运力低下

  战前根据计算(按4个军参战计算),为保障物资供应,共需5333台汽车,但却只有1000多台汽车,后来虽不时有补充,但还是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缺乏运力的情况,直到阵地战时期才开始缓解。

  • 兵员补充

  虽然当时全中国有着庞大的部队和无数踊跃报名参军的年轻人,但在运动战阶段,前线部队却一直困扰于兵员补充不及时和新兵训练不足的问题。

  到第四次战役开始时,西线六个军共减员5万多人,但却一直没有补充过;九兵团在二次战役减员约4万人后,因补充新兵未训练到位,一直到第五次战役才重新参战;第五次战役前,“十九兵团大批新兵尚未加必要训练” ,“防空纪律和伪装技术明显下降”(美空军报告),导致被敌空中侦察发现,作战企图暴露。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据我猜测,应该是动员体系不够成熟所致:一是兵员调配不灵活,似乎没有过抽调后方部队的老兵,直接补入一线部队的事例;二是尚未建立预备役制度,虽然战前流失了大量有经验的军官,但似乎未见过部队将其召回;三是缺乏专门的新兵训练机构和高效的新兵训练方法,新兵一般依靠各部队自行训练。因为本人见识浅薄,所以仅仅只是猜测,希望了解这一问题的朋友批评指正。


  • 医疗能力缺乏

  因长期挨饿受冻,夜间行军,志愿军官兵体质极差,极易生病,且因缺乏医疗能力,非战斗减员严重:如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间,西线六个军战斗减员约近3万人,非战斗减员(冻伤、病、逃)2万至2万5千人之间。[35]

  而根据美军的记载,在第四次战役时,“冻伤和脚癣患者大量发生,……据俘虏供述,十年前军队中常流行的伤寒正在蔓延着。” [38]

  由于缺乏维生素,有的部队患夜盲症的人高达40%。[40]


(c)敌军破坏

  • 空中封锁
  • 坚壁清野

  由于朝鲜北部本来就贫瘠,加上美军针对性地进行坚壁清野,把所有存粮统统转移或烧毁;炸毁见到的所有房屋和矿洞,对一间破草屋都要专门派飞机炸毁;联合国军溃退时带不走的武器装备和补给物品,都迅速派飞机炸毁。


(d)对作战行动的直接影响

  因后勤保障无力,除了导致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外,还使志愿军的很多作战方案无法实施:

  • 进攻:第二次战役原拟以2个军另2个师担任西线战役迂回,因粮弹供应困难只好减掉2个师。[41]结果担负外层迂回任务的42军,因战斗经验不足,未能完成穿插至肃川,切断美第8集团军后路的任务。
  • 防御:第四次战役时,因为补给困难,只能放弃易于防御但难于就地取粮的洪川、春川山区。

(e)九兵团的遭遇

  因后勤保障不力,受害最大的是第二次战役东线的九兵团:

  • 难以御寒:缺少棉衣,缺少防寒设施(美空军疯狂破坏村庄、矿洞),无法生火取暖或做饭(为了防止被侦察机发现),只能强行食用冷食。
  • 缺少食物:
  • 弹药极度短缺:
  • 超过了人体的生理极限:

(2)联合国军:

  • 从未短缺过:

  联合国军补给最吃力的时候是在志愿军参战之前,当时败退的朝鲜人民军尽可能地破坏道路、炸毁铁路桥梁、在港口布下水雷,转入游击后又不断袭击补给纵队。但美军通过海陆空合力,到1950年10月20日(第一次战役前)已可以满足第8集团军每天所需的4000吨补给品的要求。[44]

  • 一线部队的保障:

  美军1个步兵师有各种汽车3800余辆,其中物资运输车1300余辆[39];即使陆上运输出现问题,美军依然可以由空运弥补,如第二次战役东线的美陆战一师,即依靠空运保证了补给的充足和伤员的后送。

  • 兵源补充:

  美军对一线部队的补充十分迅速和及时:

  第一次战役中遭受了志愿军毁灭性打击的美第8骑兵团,11月3日的满员率为45%,而到17日,该团就补充了军官22人,士兵616人,继续参加圣诞节攻势;]

  第二次战役东线,与九兵团对阵的美陆战一师,战斗减员4418人,非战斗减员7313人(2/3在该战役中即归建),12月15日从兴南乘船撤退,次年1月上旬即投入围剿游击队的战斗。


2、机动

  美军的机动主要依靠轮*和履带,而志愿军的机动只能依靠两条腿,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但是志愿军的机动力发挥到了极致,而美军却由于李奇微保守的战术,自缚手脚。


(1)志愿军——轻步兵徒步机动


强点:

(a)不依赖道路和后勤,灵活机动

  志愿军以轻步兵为主,战士随身携带5-6日份的弹药和给养,不依赖道路,能灵活而勇敢地进行敌后穿插,不用担心补给线被敌军切断的危险,较美军更适合在山地中作战。

  在昼短夜长的朝鲜冬季,志愿军一个晚上可行进约30公里。


(b)伪装能力

  • 躲避空中侦察[49]

  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入朝部队约29万人,在美空军和其他情报网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陆续跨过鸭绿江,给予联合国军右翼重大打击;第二次战役发起之前,美军估计到的志愿军兵力也仅为7万人左右[47]。

  第三次、第四次战役的企图,在攻击发起前也都未被联合国军发现。

  • 多次伪装成敌军

  第二次战役中,38军以一支侦察分队伪装成韩军,渗透至敌后方,完成了对韩7师的合围。

  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一些被阻隔在敌后的志愿军部队,伪装成韩军,安全越过敌方战线。

  此外,还有伪装成老百姓,对美军实施突袭的事例。[48]


(c)敏锐的战场嗅觉

  志愿军的指挥官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在多年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中磨练出了过人的直觉,战场洞察力远强于院校培训的美军军官,这也保证了志愿军穿插渗透战术的成功,以及在第五次战役的转移阶段中,大部分被困敌后的部队都能安全归来。


弱点:

(d)徒步速度慢

  导致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志愿军无法抓住敌军主力,难以给予敌军有力杀伤,作战形成了一线平推。


(e)只能在夜间及不良天候行军

  因为昼间行动受到严重限制,部队运动、作战和运输活动均只能在夜间或不利于飞机活动的气象恶劣的昼间进行。这样,极大地限制了作战能力的充分发挥,作战只能夜攻昼防,昼间难以调动纵深部队发展战果,许多时候坐失战机


(f) 补给限制

  因为战士只能带5-6天的给养和弹药,攻击的锐势一般只能持续五天,进攻的纵深只能在30-50公里,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


(2)美军


强点:

(a)强大的登陆能力,牵制了中朝军大量兵力

  由于有仁川登陆的前车之鉴,加上美军经常进行登陆作战演习、袭扰中朝军侧后海岸,因此,中朝军只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部署几个军的兵力[50],防止美军登陆。

  第五次战役时,为了推迟美军可能的登陆,彭德怀元帅将战役发起时间提前。[36]


(b)机械化程度高

  • 部队调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美第3师10小时机动100公里(朝鲜半岛最宽处360公里,最窄处170公里),堵住了被中朝军打开的战线缺口。[51]
  • 部队撤退:第三次战役时,联合国军每日只后撤30公里,刚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的一夜行程。当志愿军一夜疲劳追击赶到后,联合国军再行后撤30公里。[52]
  • 部队进攻: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牛曼支队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内,向志愿军纵深穿插20余公里。

弱点:

(c)过于依赖道路和补给

  因为朝鲜以山地为主,美军的机械化优势只有在稀少的几条道路上才能发挥,同时由于远离道路的山地补给困难,无法保证美国大兵的生活标准,因此这些阵地都是尽量交给韩军,这导致志愿军更易于在这些地形上达成突破。如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的突破口选在德川山脉(韩6师);第二阶段,志愿军的突破口选在太白山脉(韩3军)。


(d) 李奇微的保守

  因为前两次战役的失败,李奇微采取了保守的“直线战术”:无论战场情况如何,均不许部队越过当日调整线。也就是说,美军主动将自己的机动速度降到了与志愿军同等的程度,作战时只是谨慎地发挥火力上的优势,将所有可能有敌人的山头全部用炮火犁一遍,基本不进行追击,更没有尝试过包围志愿军;因为美军的这种态度,志愿军除非决定和美军在阵地上死磕,不然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战场情况一旦不利,志愿军可以安全地撤到下一道阵地,继续组织防御。

  直到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范弗里特改用了二战欧洲战场惯用的“机动战术”,结果中朝军措手不及,遭到了极大的损失。


3、志愿军的进攻与美军的防御

(1)志愿军灵活的进攻战术[54]

  源自红军时代的运动战和歼灭战理论,以及林彪由苏联回国后提出“六大战术原则”,构成了志愿军主要的作战理论。


a.战前准备

  相关的战术原则有“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要求部队依据敌情选择作战方法;及“四快一慢”里的“一慢”,强调战前一定要做好情报搜集、突破口选择、兵力火力部署等预先准备工作。在有充裕准备时间的作战行动中,如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横城反击战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是受限于志愿军文化素质不高、指挥系统落后、过于依赖战场经验等先天不足,如果战局变化过快,则容易发生指挥系统混乱、前线部队各自为战的情况,如砥平里战斗;如果敌人采用志愿军从未见过的新战术(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美军的“机动战术”),则志愿军容易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如。以致被苏军顾问评价为“原始”。


b.兵力运用

  相关的战术原则有“一点两面”,“一点”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将力量集中于一点,二是指要选择敌人的弱点(如战线上的突出部、不同单位间的接合部、敌人阵地的侧后、利于我进攻的地形),“两面”指的是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敌人,以主力迂回或渗透至敌人侧后实施攻击。这种在侧后进行攻击的战法,很容易给敌方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错觉,严重打击了敌方士兵继续战斗的意志。

  如在美军的报告中就指出,志愿军在进攻美军连规模阵地时,攻击重点通常选择在连阵地的后方,攻击的全部兵力通常集中在一个排的阵地上。[8]


c.后方渗透

  为了实施“一点两面”的战斗,在战斗开始前,一般会派出侦察员对敌防御部署实施侦察,而后派遣精干分队(尽可能伪装成韩军或美军,配备英语和朝鲜语翻译人员)从敌防线上的空隙渗入敌后方,对敌防御的薄弱部位实施打击,如指挥中枢(最著名的就是“奇袭白虎团”)、补给单位、炮兵阵地等,尽可能使敌陷入混乱状态,切断敌防御阵地的弹药供应和火力支援。

  在前几次战役中,美军特别喜欢把支援单位放在补给路线和交叉口上[8],因此很容易被志愿军的渗透部队发现。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渗透分队奇袭了美骑8团3营营部,该营营长重伤;另一渗透分队则袭击了待机的美坦克分队,破坏2辆坦克[55]。

  与渗透作战的高收益相对应的是其高风险,据美军报告记载:“有约120名中共部队在大白天走入第九步兵团G连据守的隘路中……经过数分钟的步枪交火后,他们或是被杀或是被俘。” [8]


d.纵深穿插和迂回

  相关的战术原则有“三猛战术”和“四快一慢”中的“四快”,都强调在作战中部队的行动要“快”、要“猛”,要抢在敌人反应之前行动,如突破口打开后,部队要不顾损失,迅速大量地涌入,以防敌人封闭突破口,并且先头部队要不顾侧翼的威胁,利用敌人防线上的间隙或薄弱部位,向纵深猛插,直接打击敌人的指挥机关、补给单位、炮兵阵地、交通要点等重要部位。如第二次战役中,38军113师14个小时强行军72.5公里,直插三所里。

  但志愿军这种迅猛的行动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为了达到最大的行军速度,难以对沿途敌情进行预先侦察,难以对行进队伍的侧翼进行掩护,如遭敌袭击,根本来不及展开成战斗队形,如淮海战役中27军242团在行军中甚至与国民党军走到了一起,双方发觉后直接用枪把子打在了一起[56](可以想像如果242团遇到的不是同样莽撞的国民党军,而是预先埋伏好的敌军,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不过由于美军缺乏主动攻击的精神[57],志愿军的穿插和迂回行动一直有惊无险,只在正面遭遇过敌人,未曾被敌人拦腰打击过(据我所了解的)。


e.口袋战术

  “这种战术,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阻止敌人的增援,然后诱敌进入“V字形”之中,从两侧实施围攻。此种方法在温井、云山、楚山的战斗中取得了很大成功。”[58]但这种战术,只在前两次战役中有条件实施。


(2)火力上的悬殊对比

a.步兵武器上的差距

  单单只看步兵营以下编配的武器数量的话,志愿军与美军差距并不大(美军数据来自第二次战役东线的陆战一师,志愿军数据来自入朝前的13兵团,并不能说明全部):

  步兵班:志愿军每班编配轻机枪1挺,步枪、冲锋枪至少8支;美军每班编配勃朗宁自动步枪至少1支(作轻机枪使用),其余人员为M-1步枪。

  排:美军额外编制1个机枪班,排部另外配备火箭筒。而志愿军的火箭筒在营一级才有装备,且数量严重不足。

  连:都编制有1个迫击炮排,配备3门60迫击炮。

  营:志愿军编制的机炮连下辖2个重机枪排,共配备重机枪6挺;1个迫击炮排,配备81mm或82mm迫击炮3门。美军编制的火器连下辖1个迫击炮排、1个机枪排、1个75mm无后坐力炮排,其中迫击炮排配备4门81mm迫击炮。

  但考虑到志愿军武器性能差(只有1/2左右是自动枪支)、型号杂乱、武器损毁后难于补充、随身携带的弹药有限等实际问题,战场上志愿军的步兵火力依然远逊于美军。


b.炮兵和坦克兵

数量上的差距:

  以上只是数量上的差距,实际作战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 通信能力差,协同困难。美军每个师还编有22架炮兵校正机],可以很方便地给炮兵指示目标和修正弹道;而志愿军一个军的无线电通信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勉强只能指挥到营,一线攻击部队和后方炮兵的沟通都有很大的困难,更加谈不上什么步炮协同。
  • 机动能力差,跟不上攻击部队。除了每个军编制的火箭炮营(配备6管火箭炮9门,单管火箭炮9)以汽车运载外,其它火炮全是由骡马牵引或人员肩扛[59],进攻作战中根本跟不上步兵的行动。
  • 战场生存能力差。由于火炮目标大,本来在防空隐蔽上就存在困难;且因为多是在夜间作战,非常容易因其巨大的灯光和音响效果招来敌机的报复(难以想像在缺乏防空能力的运动战阶段,志愿军炮兵是如何应对敌空袭的)。如砥平里战斗中,炮兵第42团就因马匹受惊暴露,遭敌空袭,无法参加战斗。
  • 补给能力差。性能差、型号杂、损毁后难于补充、弹药难补充等。

  总之,在炮兵火力上美军是压倒性的优势。


c.空军

  美军的空中力量有多强大就不用详细讨论了。而美军的空中优势,发挥了以下作用:

  • 限制了志愿军部队的行动,志愿军只能在有月光的夜间活动,夜晚在志愿军进攻下近乎崩溃的美军阵地,只要撑到白天,就能获得喘息之机。
  • 断绝了志愿军的补给,一是志愿军进攻部队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物资进行5-6天的战斗;二是防寒设施被毁,非战斗减员严重;三是使志愿军难以依靠缴获的装备物资补充自己。
  • 限制了志愿军炮兵和坦克兵的使用,以致苏军顾问评价志愿军:“没有充分使用炮兵,主要的炮兵预备队(炮兵师)……根本没有动用。”“位于朝鲜的3个坦克团,由于害怕损失装备,至今在战斗中没有使用过。” ]

  以上关于志愿军的数据主要是前四次战役的,虽然志愿军的火力水平在第五次战役及阵地战阶段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与美军相比仍处于绝对劣势。因为这种巨大的差距,美军的作战主要依靠其强大的火力,而志愿军只能依靠步兵自身的灵活和勇敢。


(3)志愿军的攻坚战斗模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缺乏火力所造成的影响,写了这个答案现代步兵战术中,火力到底有多重要? - 许某的回答)


  根据“四组一队”的战术原则,一般以建制步兵连为主编组一个突击队,分为四组: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在对敌野战阵地的进攻中,火力组应以机枪和迫击炮为主要装备,负责压制敌火力,掩护突击组接近敌阵地;突击组应以手榴弹、步枪、冲锋枪为主要装备,负责接近并突破敌阵地;爆破组应以炸药包和火箭筒为主要装备,负责消灭敌坦克和坚固工事;支援组应负责弹药的前送,以及在突击组人员伤亡时负责接替。(以上为个人猜测,因为缺少资料,并不能代表实际情况

以下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美军的报告,可能有误:

  为了弥补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志愿军采用了如下的作战模式:在夜间隐蔽接近敌阵地,如被发现,则由火力组以机枪对敌实施压制,掩护突击组接近至手榴弹投掷距离;突击组以手榴弹对敌阵地实施迫近攻击,在情况有利时突入并夺占敌阵地,打开敌防线上的突破口,后续部队由突破口进入以扩大战果,对敌邻近阵地的侧后实施攻击。

  为减少部队伤亡,志愿军一般只以部分兵力实施进攻,主力部署在敌炮火够不到的地方和敌坦克不能接近的地区。


a.夜间隐蔽近敌

  • 对缺乏警惕之敌:在美军报告中记载了美军一个防御阵地上遭突袭的事例,负责防御的士兵在志愿军进至其阵地25至30码距离时发觉,但立刻被志愿军的火力所压制,无法还击,阵地陷落。
  • 对警惕性不强之敌:如第二次战役中的美第2师,夜间在15至50码距离内才能认出阵地前的志愿军,而在白天这个距离则是50至200码。同时由于美2师不注意阵地间的联系,“当无线电收讯不佳时,各连并没有使用传令兵互相通报状况。结果就是,即使隔壁连已经全面交战1至3个小时之久,许多连仍然在毫无戒备下被中共军逐一突袭。这种状况也发生在许多排级单位上。”
  • 对警惕性强之敌:如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陆战第一师,注重在阵地外部署警戒哨,在40到150码的距离间就可以辨认出志愿军。即使志愿军以不错的英文声称自己也是陆战队,并报出番号,依然会被射击。
  • 美军的应对: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军的警惕性不断增强,同时也注重在夜战中使用照明弹,或是点燃战场上的易燃物;相对地,志愿军夜战的效果也在不断减弱。

b.对敌实施压制

(a)机枪:进攻的支点,作用被发挥到极致。

  • 一是射击准确而持续,“在30到500码距离内射击十分精确”,对美军造成的伤亡最为严重;
  • 二是作战勇敢,“他们会持续发射机枪直到被摧毁,也会利用掩护把机枪尽量往前推进到近距离”,“中共军队中的重机枪组成员总是能够忠于职守,最后一个撤退”;
  • 三是善于隐蔽,“由于他们很善于将自己隐蔽在灌木丛和岩壁后面,因此在他们接近目标时仍难以被发现”;
  • 四是在极端寒冷的情况下依然能高效使用,“有保养机枪和在任何天气情况下操作的诀窍。”

  但是由于弹药的匮乏等原因,在战斗中使用数量不多:“在攻击一个连阵地的时候几乎没有使用超过两挺机枪(应该是特指重机枪)的例子。”


(b)迫击炮:射击准确但数量不足。

  • 射击准确:“在集中射击方面,他们的迫击炮火都能很快而准确地命中特定目标,这似乎意味着他们发展出了能够在战斗中做快速三角定位的方法。”
  • 同样应该是由于弹药匮乏等原因,在战斗中使用数量较少:“在一般状况下,迫击炮并没有集中使用。在某些特例中,两或三门迫击炮会集中火力来使用。通常中共部队只使用一门迫击炮,而且是在攻击已经开始一阵子后。”

(c)火箭筒:只用于反装甲。虽然火箭筒可以更方便摧毁敌机枪阵地,但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只能在反坦克时使用,在20-40码距离时,“瞄准非常准确”。

(d)步枪:行进间射击,效果不好。由于机枪和迫击炮不足的原因,志愿军的突击组也会在突击过程中,以步枪在行进中射击,以求能对敌火力实施压制作用,尤其是在机枪和迫击炮射击之前。不过根据美军报告的记载,效果并不大。

(e)总结:由于志愿军的迫击炮和火箭筒数量不足,难以摧毁美军的火力点;同时机枪虽然已发挥到极致,但由于数量并不多,对美军火力的压制十分有限。志愿军的突击组,只能顶着美军强大的火力前进。(因此,我难以理解为什么志愿军要取消掷弹筒?


c.迫近攻击

  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采取“三三制”的战术原则,以疏开的队形接近美军阵地,在到达手榴弹投掷距离后,不断以手榴弹向美军阵地实施攻击。

(a)突击规模及队形:“往往以多层细散兵线接近我们的工事,彼此间有相当的间隔。接敌纵队可能为一列宽,甚至为以4列纵队接敌的团级兵力,这取决于形势和攻击部队的规模。”而对美军连级阵地攻击时,“攻击线上最多可见60或70名散兵,通常是30至40名。有时用散得很开的散兵线,有时却又排成直排,有时则呈凌乱的队伍。”

  当突击组出现伤亡时,后面会不断有人员上来替补。即使突击组被击退了,依然还会组织下一个突击组进攻,所以被联合国军称为“人海战术”。


(b)战术素养:

  • 分散:“这些先头部队从不会暴露太多目标给我们的自动武器;我们的机枪或勃朗宁自动步枪每次最多不过能扫掉4、5个中共士兵。”
  • 机敏:“当中共军攻击的前卫遇到防御火力时(通常发生在不到50码的距离),他们会趴到地上。如果防御火力暂时停止,他们会站起来再度前进,直到又遇到防御火力为止,然后他们会再度趴倒。”“当被我方防御火力钉住不能动弹时,敌人的攻击部队仍然会利用我方火力暂时减弱或停止的空档突进;这些火力空档的原因包括了人员伤亡、弹药耗尽、机枪或自动步枪故障等等。”
  • 善于利用环境:“在日间战斗时,这些战斗单位会尝试从壕沟或散兵坑来战斗;当被逐出时,他们会继续使用灌木丛、树木或类似的掩护。夜间攻击有明亮的月光时,他们会善加利用大石头、悬崖、以及长岭投射出的阴影。”

(c)战术上的不足

  • 不会灵活更换攻击路线:“一旦他们决定了一条前进路线,即使战术状况改变让它似乎不再有利,他们仍然不会改变。他们只会在先头部队后面继续前进增援。”
  • 单兵战斗动作:“经常是直立着前进,但有时也会弯低。虽然他们偶尔也会冲刺或小跑一段,他们通常还是以步行速度前进。当停下来时,他们并不会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进。当卧倒时,他们只移动到最近的掩蔽物而已。”
  • 不擅长克服障碍:“他们似乎对于要克服这些防御铁丝网完全不太热衷。即使碰到的是拉在离地面18英寸的绊脚线,他们仍然会停下并尝试从其下爬过。这种反应并非个例,而是全面性的。同样地,他们会尝试从蛇腹形或双层铁丝网下爬过,而非先将这些障碍排除。”

(d)手榴弹:主要的攻击手段,但杀伤力不足

  • 供应充足:“在所有研究过的近接战斗案例中,除非是小群部队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撞在一起,要不然都找不到中共战斗单位耗尽手榴弹的例子。”
  • 臂力不强:由于从小营养不足,加上经常是饿着肚子作战,志愿军战士的手榴弹投掷距离并不远,以致被美军评价为“臂力孱弱,在身体上并不适合攻击性地使用这种武器。”“使用低手甩动的方式投掷手榴弹,在平地上最远距离不会超过20至25码,在陡峭的山坡向上投掷时距离更短。在一次山头战斗中,我方部队据守山顶,中共部队在下方20码处,他们的手榴弹兵花了一小时尝试将手榴弹投过我们的壕壁,都没有成功。在另外一次战斗中,我方有7个士兵紧围着一个小土堆防守,在一个半小时内,中共军于15码的距离外对他们投了50到60颗手榴弹,其中30到40颗被我们的人踢掉或丢回去,剩下的在他们防御位置中爆炸。”
  • 杀伤力差:“数据显示20%至30%的中共军队的手榴弹因为机械故障或操作不当未能爆炸。”“在另一次排战斗中,有30人受到手榴弹破片的伤害,但没有人严重到无法继续进行战斗。因为中共手榴弹而受伤的案例在这些连中比比皆是,但是致命的案例少之又少。似乎只有当身体或头部跟爆炸的手榴弹几乎直接接触时,才会引起重大伤害。”
  • 美军的态度:“我们部队已经习惯中共手榴弹的效果,也因此它们不会有损我们的士气。”“当防御中我方的手榴弹供应充足时,中共军的手榴弹兵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击退。”

d.突入并夺占阵地:

  • 肉搏战无优势:在另外4个战斗中,当弹药耗尽时,我方士兵用拳头和枪托对付逼近的中共部队。中共士兵在这种型态的战斗中表现并不佳。”
  • 突入能力不足:一是机枪数量有限,无法压制住美军的火力;二是迫击炮数量少,手榴弹效果差,缺少消灭堑壕内之敌的手段;三是肉搏战无优势;四是突击组人员少。志愿军如果决定不顾敌火力,强行突入敌阵地的话,只能采用密集队形冲锋,而这将会导致重大伤亡,如第四次战役中的砥平里战斗,而这应该也是整场战争中志愿军唯一的一次密集冲锋。
  • 耗尽美军的弹药:“在美军阵线火力因弹药耗尽而减弱前,这些攻击波似乎从来不曾尝试过要真正逼近。事实上,找不到有任何一个敌人的攻击部队直接全面突击消灭我们排级以上的部队,使得幸存者落荒而逃的例子。他们并不是靠无比的勇气、狂热、或是快速集中的兵力来攻陷阵地。他们是靠逐步增加兵力和火力对阵地挤迫,并且耐心地等候,当防御者武器人员弹药耗尽时会自然瓦解。”

e.扩大战果

  当夺下一个阵地,敌防线出现缺口后,志愿军后续部队会加入战斗,继续向下一个阵地薄弱的侧翼进攻。但如果美军的阵地经过了精心构筑,火力经过了合理的布置,那么缺乏炮兵火力的志愿军将会遭遇很大困难。

  • 难以及时扩大战果:由于志愿军通讯工具匮乏,后续部队常常难以迅速加入战斗,这也给了美军重新调整防御部署的时间。
  • 美军:以火力网孤立,以预备队逆袭。被围攻的美军会动用各种火力,如迫击炮、野战炮、坦克炮在突破口处形成一道火力拦阻线,阻止志愿军的后续部队从突破口进入,使已突入防线的志愿军陷入孤立。而志愿军由于缺乏炮兵支援,无力压制美军炮兵的射击;缺少坦克,难以硬闯过美军的火力拦阻线,以致“突击的第一波总是得不到后面的强力支援”。此时,被围攻的美军通常会派出预备队,对孤立无援的志愿军突入部队实施逆袭。由于美军一个营有13门迫击炮,且配有专业的火力协调官,因此志愿军难以歼灭营级以上规模的美军。
  • 白天必须撤离。除非战局特别有利,否则志愿军一般在黎明的时候结束战斗。已夺占的阵地如果位置过于突出,难以坚守时,也只能放弃。

(4)影响

  依靠灵活的战术和联合国军的疏忽大意,志愿军在第一、二次战役中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但却难于歼灭美军和英军,原因有:一是志愿军缺乏制空权,难以在白天对运动中的联合国军实施打击,只能在夜间对聚拢在一起的联合国军野战阵地实施攻坚;二是由于火力相差悬殊,阵地攻坚能力不足,导致每次都要等到被围之敌弹药耗尽后才能歼灭,耗费时间较长:

  第一次战役中的云山战斗,美骑8团3营,虽然营指挥所遇袭,营长重伤,但还是在志愿军的围攻下坚持了3天,最后因弹药耗尽突围,两天后再度被包围,被歼灭;

  第二次战役东线中的新兴里战斗,美第31团战斗队(31团3营、第57野战炮营、32团1营组成),被志愿军围困了4天,炮弹耗尽,在突围过程中被歼灭;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英军的格洛斯特团第3营被志愿军围困4天,弹药耗尽,被歼。

  从第三次战役开始,敌人对志愿军的作战方式已有防备,联合国军的防线也日益严密,渗透战术的效果越来越有限;而火力上的差距却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随着战局的发展,志愿军越来越难以对美军实施有效的打击。


4、美军的进攻与志愿军的防御

(1)美军的进攻

a.阵地进攻的标准模式[63]

  美军阵地进攻的标准模式是:先由炮兵和空军对目标高地进行火力准备,而后由步兵前往夺占,如果遇到守军的射击,则呼唤火力轰击敌所在位置,而后步兵继续前进。

  • 猛烈的火力支援:在遭到守军炽密火力射击时,美军步兵连会就地据守,并以迫击炮轰击守军火力点。紧接着,上级野战炮兵会对同一位置进行轰击。如果有空中管制官随行,则在炮火结束后,飞机会继续对同一位置进行攻击。
  • 效果:在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中,如果只是炮击,那么一等炮击停止,志愿军的武器马上就会恢复射击。但如果是空中攻击,则志愿军的阵地会沈寂12至25分钟。
  • 阵地清剿。在志愿军采用坑道战术之前,阵地清剿对美军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付曲射火炮难以摧毁的工事和暗堡,美军一般依靠无后坐力炮就能解决;少部分需要步兵直接攻取的工事,美军也会以绝对优势的火力压制工事内的守军,而后以手榴弹解决。由于火焰喷射器会给操作者自身带来很大危险,美军似乎并不喜欢使用。
  • 美军步兵过于依赖火力。美军一位步兵营长认为:“我们为求万无一失,在太多的场合使用了空军和炮兵。我曾经在率部攻打山头的时候呼叫空军和炮兵,而我当时并不肯定射程内是否存在任何敌人。在战斗中,我们为保证士兵的生命交纳了过高的‘保险费’。有时,十个敌军步兵就可能挡住我军一个完整的团级纵队,直到一个营的火炮、坦克和所有支援武器准备完毕,能够协助少数步兵前进为止。”

b.美军坦克的攻击

  由于缺少反坦克武器,在运动战阶段,志愿军无法应对美军坦克的突入。

  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防御战中(1.25~2.16),美25师连续6日(2.5~2.10)以坦克部队突入志愿军纵深,有时达10公里,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美军统计,“仅在战场上确认的尸体就有4251具”,而美军仅“亡约70人,伤约220人”。[64] 但由于李奇微谨慎的“直线战术”,突入的美坦克部队都于当天撤回出发阵地,并未对志愿军防线的稳定性造成太大影响,美军的战线一天依然只推进1~2公里,志愿军在汉江南岸的阻击依然坚持到了2月16日。[65]

  在范弗里特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之前,“美军使用坦克一般比较谨慎,作战时坦克很少先于步兵冲击,而大多充当前沿的活动火力点。” [66]

  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因为缺少反坦克能力,志愿军“不把守敌之坦克可以攻击的道路,而是在道路两旁的高地设防” [22],加上范弗里特突然改用“机动战术”,导致美军多支坦克部队突入我纵深,打乱了志愿军原定的转移部署。

  阵地战阶段,美军又多次实施“坦克劈入战”,直到1951年10月的文登里战斗中,志愿军炮兵一天击毁敌坦克16辆,美军才不再以坦克向志愿军阵地纵深突进。


(2)志愿军防御

a.总体评价

(a)优点:

  • 作战顽强
  • 土工作业能力,在第一次战役围歼美骑8团3营的战斗中,仅仅24个小时就构筑了能够防敌间瞄火炮和轰炸的“2米深的堑壕网”,阻住了美军援兵,被联合国军评价为“土工作业的天才”。

(b)缺点[22](主要来自苏军顾问的评价)

  依赖国内战场经验,缺乏系统培训的志愿军存在以下缺点:

  没有严格地依据战场地形情况规划火力。

  没有事先组织各单位、各兵种间的协同。

  不注意保障阵地接合部。

  炮兵火力不足,“主要的炮兵预备队(炮兵师),由于缺少炮弹和不会密集使用,根本没有动用。”

  障碍物使用不充分,“没有充分使用障碍物进行防御和在退却时迟滞敌人进攻”。

  反坦克能力差,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少。入朝之初,西线十三兵团每个军(50军和66军入朝仓促,未来得及补充)有直瞄火炮108门、火箭筒81具。由于第五次战役入朝参战的第二番部队普遍换装苏式武器,反坦克能力有所提高。因反坦克武器少,加上缺乏弹药,炸药包便成了志愿军反坦克的主要手段。

  弹药供应不足,战前规定的弹药携带量为:步枪或冲锋枪携弹50发,轻机枪携弹800发,重机枪携弹2000发,60mm迫击炮携弹36~40发。]由于后勤保障困难,很多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因为弹药耗尽,只好和敌人展开肉搏战。

  直到阵地战阶段,以上问题才开始得以缓解。


b.“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a)解放战争的经验


(b)美军的空地配合立体进攻

  而国民党军的火力与美军的火力远不是一个数量级:


(c)第一次正规防御:修理山(朝称寿利山)战斗

  负责防御的50军所属部队,花费了半个月时间,在正斜面上修筑了坚固的阵地,在各重要地点,还构筑了能抗105榴弹直接命中的坚固工事。但在美军50分钟的火力打击之下,这些阵地几乎全被摧毁,而坚固工事内的人员也牺牲于从射击孔飞进去的57无后坐力炮弹,美军E连仅用3个小时便攻占该阵地,未损一人。[73]


(d)防御战术的进步

  针对防御战的新特点,志愿军总结出以下应对措施:

  • 阵地设置。更加注重阵地在敌火力下的生存能力:一是阵地的隐蔽,在1500到2000码的距离,美军炮兵观测员难以识别出守军的目标;二是阵地的设置,尽可能将阵地布置在山体棱线上(炮兵难于射击,炮弹很可能直接从山后面飞过去),机枪掩体尽可能与地面持平;三是工事的坚固性,如直接凿空山体上的突出部作为工事(能抗得住除8英寸口径火炮以外所有武器的猛烈打击),射击孔尽可能内凹(增大敌军从枪眼射击或投弹的难度)。
  • 兵力与火力的疏散配置。为了避免前沿兵力被敌火力准备杀伤过半的情况,志愿军开始对前沿部队和武器实行疏散配置,强调“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以小部分人员配备大部分武器在前沿防守,当前沿出现伤亡时,则由部署在反斜面的主力不断派出人员接替)及“火器分散,火力集中”的原则。这样虽然美军的炮火十分猛烈,但守军的重机枪依然能坚持射击数小时。
  • 反击时间选在夜间。对于白天失去的阵地,夜间再以反击夺回。
  • 运动防御。不死守一地,在阵地配置被敌完全了解之前,即主动转移阵地。
  • 坑道作战。坑道防御的方式在1951年夏季防御战中首次出现,并1951年秋季防御战中得到大规模推广,“据有关资料统计,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中,在志愿军尚未建成坑道工事前,敌空炮火力对我军造成很大伤亡。敌40至60发炮弹即杀伤我1人;构筑坑道工事后,1952年1月至8月,敌发射660发炮弹方能杀伤我1人。” [74]

(3)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虽然李奇微也号称占领多少土地不是目的,给志愿军以最大的损失才是目的,但从实际作战来看,李奇微从未利用过侦察和机动上的优势,来攻击志愿军的薄弱处,威胁志愿军的后方;而仅仅只是利用火力上的优势,不断与志愿军反复争夺一线阵地,平均一天只推进1~2公里。

  从效果看,李奇微三个月的连续进攻(1951.1.25~4.21)给中朝军队造成的损失并没有范弗里特在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的反击(5.22~6.10)来得严重。

  在李奇微三个月的攻势之中,战场的主动权依然由志愿军掌握,以致在3月14日,中朝军仅以3个军又1个师担任一线防御,而将另外8个军转入二线休整 。


5、战役上的指导方针

(1)志愿军:歼灭战和运动战

  依据国内战争的经验,志愿军认为只有不断地成建制歼灭敌人,才能最终打垮敌人,获得战争的胜利;而要达成歼灭战的目的,最好是通过运动战,使敌无法形成严密坚固的防线,以便志愿军将敌予以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a.歼灭战:

  • 战前:毛主席认为入朝作战的首要任务是歼灭美第8集团军[76],逼迫美国退出战争。(当然这是在装备苏制武器,且有苏联空军掩护,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军具有压倒的优势”[77]的前提下。
  • 第一次战役:目的是歼韩军第1、第6、第8三个师。
  • 第二次战役:要求消灭“美伪军2至3个整师”,至少“6至7个团”。
  • 砥平里受挫之后:毛主席发现速胜难以达成,提出“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以几年时间,消耗美国几十万人,使其知难而退,才能解决朝鲜问题”。
  • 第五次战役:“战役任务为大量的歼灭敌人几个整师,具体要求每个军歼敌一至两个团”。
  • 第五次战役之后:认识到将美军赶出朝鲜半岛不太现实之后,毛主席提出了“零敲牛皮糖” ,要求每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至两个整营。而彭德怀元帅将毛主席的指示细化为“在今后三个月内……以兵团为单位不断进行小战役,争取一个军每月平均消灭美军一个整营……即可每月消灭美英军十至十一个营。如此,有三至六个月,美英军战斗意志必然逐渐降低,那时大规模地消灭美英军的客观条件就将成熟。” 

  从战争全局上看,歼灭战的本质还是在拼消耗,目的在于使敌因为不断累积的损失,而失去继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而我方则依靠“正义和人力”的优势,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从以上可以看出,志愿军在战略上受“持久战”的影响很深。


b.运动战:

  为了达到歼灭战的目的,必须使目标敌军处于孤立和虚弱的状态;而要使敌军陷于孤立和虚弱的状态,方法有两种:一是诱使敌军不断运动,使敌兵力分散,且无法构筑坚固阵地;二是以已方部队强行割裂目标敌军与其它敌军的联系,并重点打击目标敌军脆弱的侧后。

  (a)第一次战役:联合国军完全没料到志愿军会参战,因此不仅以团或营的规模分兵冒进,甚至允许新闻机构公布其行进计划[84]。韩军在温井和楚山钻进了志愿军的“口袋阵”,云山的美骑8团和韩军15团则被志愿军突袭,美骑8团遭受重大损失,其第3营被围歼。


  (b) 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吸取了教训,不再分兵冒进,但由于低估了志愿军的规模和决心,依旧以不足的兵力在过于宽大的正面上强行推进,以致于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和东线的美10军间留下了一个几十公里宽的大缺口(战役发起时,缺口更是扩大到了约300公里[85])。

  正如十大军事原则第一条“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所要求的,志愿军选择对缺口附近的联合国军实施主要攻击,其中西线十三兵团选择美第8集团军右翼的韩第2军(韩6、7、8师)为突破口,东线九兵团则选择美第10军左翼的美陆战1师为主要打击目标。

(根据《朝鲜战争(日)》插图修改,与事实有出入请见谅)


  西线的志愿军十三兵团,以第50、66、39、40军在正面牵制美第8集团军,以第38、42军歼灭其右翼韩2军,而后向美第8集团军的侧后迂回,切断其退路。

  为了孤立美第8集团军右翼的韩2军,志愿军第40军以第119师向西仓穿插,割裂美第2师与韩第2军联系。

  为了歼灭韩第7师,志愿军第38军以第112师、第113师向其两翼穿插,其中第113师负责割裂韩第7师与其东侧韩第8师的联系;第112师负责堵住韩第7师西逃道路;并以侦察支队向敌后渗透,堵住韩第7师南逃路线;同时第114师向敌发起正面攻击。

  第42军也以类似方法,予韩第8师沉重打击。

  击破美第8集团军右翼后,第38、42军向敌侧后迂回,截断美军退路,美第8集团军匆忙由未被截断的安州至肃川路线南撤,其中邻近韩2军的美第2师,因退路被截断,遭受重大损失,突围的兵力仅为编制数的20% [86]。


  (c)之后:由于美军吸取了教训,建立了连贯的防线,并注重对高地的占领,导致志愿军穿插和渗透的难度陡增。即使志愿军在敌方战线上打开了个缺口,联合国军也会通过全线后撤(第三次战役、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或者以预备队封堵(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方法,使志愿军突破部队无法再次 “侧后迂回,断敌退路”,志愿军再也无法取得像第二次战役那样的辉煌战绩了。

  前两次战役虽然没有给联合国军生理上造成太大的打击,却给他们的心理上留下了很严重的创伤,以致在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之前,虽然美军占尽优势,但战局的主动权还是被志愿军所掌握。


(2)美军:正面消耗,一线平推

a.美军的正面消耗战法

  与二战欧洲战场的另外两大强军相比,美军的战法几乎毫无技巧可言。

  • 德军的“闪击战”凭借部队质量和机动能力的优势,以机动部队向敌纵深突击,使敌整个作战体系陷于瘫痪。
  • 苏军的“大纵深作战”凭借兵力的优势,以呈纵深配置的进攻部队施展连绵不绝的进攻,先是在敌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而后不断分割歼灭缺口附近的敌军,逐步扩大缺口,最后以精锐部队,从扩大的缺口处对敌使出致命一击。
  • 美军:除了巴顿之外,几乎所有的美军将领,都是凭借火力的优势,一线平推。很少真正发挥过机动上的优势,直到越战失利后,美军才通过改革,确立了机动的重要地位。

形象的比喻则是:德军找准对手盔甲的缝隙,一剑刺向对手的要害;苏军以连绵不绝的打击,在对手的盔甲上凿出一个洞;美军则依靠其天生的神力,压扁对手的盔甲,将对手挤死在盔甲里。


b.果敢而近乎莽撞的沃克

  绰号“虎头狗”的沃克是一名擅长进攻的将领,二次大战中率领的美第20军因进军神速被称为“幽灵军”,颇受上司巴顿的器重,被巴顿称为“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

  第一、第二次战役中,在好大喜功的麦克阿瑟领导之下,沃克率领的第8集团军在未曾预料到的时机,遭遇到未曾预料到的大规模敌军,以未曾预料到的新奇战术实施的奇袭。由于沃克果敢主动的气质,即使在集团军右翼崩溃的情况下,也未立刻撤退,而是坚持继续进攻,似乎因此而加重了所属部队的损失。

  第二次战役之后,总是催促司机开快车的沃克死于车祸,接替他的是战术上保守的李奇微。如果沃克未曾意外死亡,第三、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面对的必将是一支敢打敢冲的美军,那时战局会如何发展,实在难以揣测。


c.李奇微的直线战术

  为了对抗志愿军的穿插迂回战术,李奇微采用了保守的“直线战术”:

  进攻时,各部队每天向指定的调整线前进,无论有无敌军,均不许越过调整线,保证各部队在一条线上;作战时只是谨慎地发挥火力上的优势,将所有可能有敌人的山头全部用炮火犁一遍,基本不进行追击,更没有尝试过包围中朝军队。

  防御时,一旦防线上有一处被突破,则整条防线同时后移,类似于志愿军的“运动防御”。此过程中,尽量不用一线部队和敌方交战,主要依靠预定火力给予进攻敌军尽量大的杀伤。


(a) 为增强防御能力,削弱了攻击力

  通过直线战术,李奇微避免了其战线上出现突出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所属部队侧后被中朝军队威胁的危险。


  但却也因此自缚手脚,无法使中朝军战线上形成突出部;因此也无法威胁到中朝军的侧后,更谈不上包围中朝军,给中朝军以歼灭性打击的可能。


(b)为增强一线,削弱纵深

  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战斗中,当美第23团遭受志愿军围攻,美军防线陷入危险之际,联合国军却没有预备队可供使用,情急之下,只能从防线其它部位抽调兵力,以致在原州和砥平里间出现了25公里宽的空隙[87]。

  但这并不是因为联合国军兵力不足的缘故,事实上此时中朝军的一线兵力共9个军28万余人,而联合国军一线作战部队应该有约22万人(总共有25万人,去掉在后方清剿游击队的两个师[88],是战争中双方兵力最接近的一次。

  根据战史记载[88],战前李奇微确实编组了预备队,但为何危机来临时却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只能解释为李奇微过于重视其“直线”的严密程度,将预备队过早填入一线,以至丧失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c)过于谨慎,即使志愿军弱点完全暴露,依然不改变战术

  李奇微刚接手第8集团军时,联合国军士气低落,志愿军被看得很神秘,此时采用“直线战术”情有可原;但在砥平里战斗之后,志愿军虽然只是“小受挫折”,却“完全暴露了自己的主要弱点”,如“火力薄弱,攻坚能力差,即使达成穿插突破,也会因供应困难而难以深远前进”[89]。但李奇微却依然继续采用“直线战术”龟速推进,此时中朝军甚至只用不到1/3的部队就迟滞了美军的进攻[75]。


(d)给了志愿军从容积蓄力量的时间

  第四次战役中,李奇微发动了一系列听起来屌炸天的攻势,如“闪击作战”、“围捕作战”、“屠夫行动”、“撕裂者行动”、“狂暴行动”,但历时87天的攻势中,联合国军仅推进100余公里,平均每天1.3公里,给中朝军队造成的损失也仅有5.3万余人[90]。第二番入朝志愿军得以从容地整编、换装、训练,第三番志愿军也开始组建,中国的军事力量开始真正地动员起来。美国失去了从根本上改变战局的机会。


c.范弗里特的机动战术

  由于李奇微升任远东总司令,崇尚进攻的范弗里特于1951年4月14日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在中朝军发起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进攻时(4.22-4.29),由于刚上任,范弗里特仍继续沿用前任的战术应对,全线后撤了70-80公里。

  但在应对中朝军的第二阶段攻势中,范弗里特改变了战术,防御时不再逐次撤退,而是坚守一线阵地,以致在东线,也就是中朝军的主攻方向上,形成了一个大的凹陷。

  在接下来的联合国军反攻阶段,范弗里特摒弃了慢腾腾的“直线战术”,改用“机动战术”,即恢复二战惯用的以装甲部队突入对手纵深,捕捉敌后退部队的方法。在全线反攻的同时,特别要求美第10军突入中朝军突出部(即东部战线上的大凹陷),切断中朝军退路,捕捉突出部内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主力,共计6个军的兵力。[91]

  由于之前“直线战术”的遗留影响,范弗里特此时手里并无可用于纵深突击的预备队,因此美第10军只能勉强拼凑出一个团不到的“特遣队”,根本无法困住中朝军的东线部队。虽然整体上还是毫无重点的全线反攻、一线平推,但借助于“机动战术”的优势,美军还是给中朝军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特别是在5月份的下半个月里,俘虏了中朝军1.7万人[92]。


关于第五次战役,我还写了个更具体的分析李奇微在第五次战役的打法是不是战略战役指挥的典范?中国是否存在决策失误?如何评价? - 许某的回答



---------------------------------------------------以下是毫无根据的瞎扯-----------------------------------------------------------------------------------------------------以下是毫无根据的瞎扯-----------------------------------------------------------------------------------------------------以下是毫无根据的瞎扯--------------------------------------------------


五、朝鲜战争是我军了解现代战争的“大学校”

  毛主席说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93]

  在这个学校里,我们有两个老师,一个是美军,一个是苏军。


(一)美军

  这个老师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并不先进的战术,我们从它这里获得了很多经验。

1.学到的

  前三次战役:

  (1)运动战:内线作战还是我们的强项,对付强大的敌人,就应该把它放进来打。后来怎么准备对苏作战我们都知道……

  第四、五次战役:

  (2)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很重要,只有厉害的兵,没有厉害的武器还是要吃亏的。后来如何重视重工业,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如何用炮火优势欺负越南我们都知道……

  (3)见好就收:如果第三次战役后答应跟美国谈判的话……后来的两次自卫反击战是怎么结束的我们都知道……

  阵地战:

  (4)坑道果然好用,后来挖了那么多坑道我们都知道……

  整场战争:

  (5)制空权很重要。

  (6)后勤很重要。

  (7)应急动员体制很重要。

  (8)各种技术兵种很重要。


2.学错的:

  (1)空军的定位

  刘亚洲将军在他的《百岁空军》(2002.11)里这样写道:


  (2)对机械化战争的理解

  由于李奇微的错误示范,本来应该充分发挥机动优势的坦克部队

向大流士中军突击的亚历山大骑兵部队


  却被当成了超级步兵使用,高估了其火力与防护,而忽视了其机动优势的发挥

《权力的游戏》里的巨人


  后来到了两次美伊战争的时候大吃一惊。


3.没学到的

  (1)军官培养。不重视系统培养,还是只从优秀士兵中提干。结果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吃一惊,重学:开始注重通过军事院校培养军官,优秀士兵直接提干的做法被放弃;开始直接从地方考生中招收军官学员,而非只从部队内部招收。

  (2)军事理论素养的重要性。不重视军官的军事理论素养,军事理论研究与作战指挥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直到后来在研究美军的过程中发现了“理论+实践”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有了军校和部队间的交叉代职。

  (3)士官制度:原来我军并无士官这一说,优秀的士兵直接提干,后来才有了志愿兵(根据百度百科资料,1978年正式实行),再后来有了士官制度(根据百度百科资料,1999年正式实行),最近又有了士官长这一职务(各大媒体不断报道)。

  (4)单兵训练: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吃一惊,重学。

  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帖子美国人眼中的中越战争:决定解放军的现代化方向 - 陆军论坛

  (5)兵种协同合同作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吃一惊,重学。

  (6)参谋工作

  (7)新兵训练


(二)苏联老师

  虽然我们从美军身上学到了很多,但它毕竟不会主动教我们,更不会悉心传授我们武功招式和心法;不过,刚打完二战的苏联很主动地愿意教我们。


1.武功招式

  朝鲜战争之后,当时我军基本上照搬了苏军的编制武器也是尽可能换装苏制,而在部队训练上,除步兵外的各兵种,基本都是大规模借鉴了苏军的训练方式,很多技术兵种都是在苏军直接一对一手把手帮带下建立起来的,训练用的教范也多是直接使用苏军的。


2.心法

  一方面由于当时两军差距太大,苏军的战法我军无法直接使用;另一方面我军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能正面干翻美军,按刘亚洲将军的话就是“自满”了,觉得自己的心法世界第一,根本不需要改进。所以虽然苏联老师特别真诚地想将他的心法倾囊相授,但我们却压根不想学:

  所以在美军那里学错和没学到的问题,苏军老师根本无法帮我们纠正。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 回复 南沙2 2018-12-27 20:32
参谋学院的职业军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successful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19/06]
  2. 越南课本中的中越战争:中国在越南三光政策真相 [2018/11]
  3. 间谍金无怠到底被谁出卖? [2018/12]
  4. 网传王立军交待的部分材料流出 [2019/06]
  5. 老兵披露越南女兵色诱细节 [2019/12]
  6. 击毙越军头号美女特工阮文慧。, [2018/11]
  7. 五名中国女子移民以色列,都因为一个虚构的犹太民族 [2019/02]
  8. 毛澤東發動文革真相:並非晚年昏聵 [2018/11]
  9. 中越残酷的特工战以越南屈服而告终 [2018/11]
  10. 官媒:美国为难中国,一群美籍华人为什么要幸灾乐祸? [2019/05]
  11. 沙甸事件镇压的始末 [2019/03]
  12. 中东火药桶爆炸前夜,21世纪动荡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2020/01]
  13. 死亡陷阱——真实的铁列克提事件 [2018/11]
  14. 在美德堡工作的印裔曝光:病毒制造后泄露,导师及知情者被暗杀 [2020/08]
  15. 美国最大的生化武器基地突然关闭 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03]
  16. 一篇文章,讲清楚长津湖的来龙去脉​ [2021/10]
  17. “饿死三千万”原来是蒋经国出资100万美元炮制而成的 [2019/07]
  18. 又一个挺方方的女作家被免职 [2020/06]
  19.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2020/09]
  20. 遗憾!如果宋时轮听毛主席的,美陆战一师绝对逃不掉 [2021/10]
  21. 武汉人、湖北人......都是中国人 [2020/01]
  22. “美国文化革命”?拜你所赐! [2020/06]
  23. 陈永贵追悼会:八宝山冷冷清清,大寨人山人海 [2023/03]
  24. 关于红卫兵运动的历史考察 [2022/01]
  25. 毛泽东——立功立言立德的巍峨丰碑 [2023/12]
  26. 给“台独”死硬分子拉清单意味着什么? [2021/11]
  27. 评谢盛友的 “邓小平 三落三起” [2022/12]
  28. 用错机油会令你的汽车引擎提前报废 ------ 超值平民电动车 [2024/01]
  29. 一声“万岁”,让毛主席喜忧参半 [2023/03]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2 09: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