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了凡四训》 (9 )

作者:清静一然  于 2015-9-8 00:2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第九个例子是包凭。有一位嘉兴人,姓包,名叫凭,号信之。他的父亲做过安徽池州府的太守,太守比知县高一级,跟知府是同等的官。家里有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他被平湖县姓袁的人家,招赘作女婿。了凡先生的父亲跟包凭常常往来,这是好朋友的关系。包凭学问广博,才气很高,但是,每一次去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去学佛、去学道去了。有一天,他到外面去游玩,游泖湖。偶然在一个村庄的寺院里面,看到观音像。大概这个时候下雨,寺庙里面房屋漏雨,观音菩萨像被淋湿了。他看到很难过,就把钱包打开,看看里面还有十两银子。就统统拿出来了,交给寺院里面出家人,请他把房屋修好,不要让菩萨淋到雨。这出家人告诉他,修屋顶工程很大,十两银子太少了,恐怕没有办法完工。他带着仆人随从,出游总带了一些行囊、衣服,这里面有四匹松布,打开箱子里面看看,还有七件衣服,这衣服都是新的衣服,没有穿过的。里面有一些比较贵重的,是麻制的衣服,有单衣、有袷衣,都是新置的。他要都捐出来,仆人就说:“算了,何必要捐献这么多。”包凭就说:“只要观音菩萨像不要再淋到雨,能把屋顶修好,我纵然是赤身露体,也无所谓。”这是一片真诚!出家人听到他这个谈话,非常感动,流着眼泪说:“布施银两以及这些衣服、布,这个不是难事,这一点真心太难得了。”后来,包凭等到庙里屋顶修好,就拉着他父亲一起去看,晚上也住在这个寺庙里面。包凭晚上梦到护法神来感谢他,说:“你做了这些功德,你的儿子和后代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官禄了。 ”果然,以后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中进士,作了高官。这是子孙贵显之报。这是修缮寺院道场、造佛像的功德很大。

 

   现在,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地方造大的佛像,中国现在兴起了,外国也有。我们要问,造像到底有没有功德?看到包凭这个故事就晓得,造像确确实实有功德。但是,功德必须要具足条件。如果只造佛菩萨形像,没有弘法利生,一般人看到佛像,容易生迷信。这个像造在那边,不但没有利益,反而让许多众生造罪业,这就错了。所以,弘法利生非常重要!一个道场,一定要讲经,一定要修行,所谓是解门、行门,“解行相应”,这个重要。解门里面,中国的宗派很多,属于哪一个宗派的道场,一定要依据这个宗派的经典来修学;这些经典要读诵,要研究,要讲解透彻,落实到自己生活上,这才具足了功德。佛像是表法的意思,佛家用这种方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一般群众,见到观世音菩萨像,就知道“我要发慈悲心,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慈悲,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这个像的功德就大了。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把佛像当作神明来看待,到那里去烧香、膜拜,求福、求寿、求儿女、求升官发财,那叫迷信,那就错了。行门里面,也各个不相同。像天台,他修止观;禅宗里面,他参话头,或是用观心;密宗里面,用持咒;我们净土宗里面,用持名念佛。选定一门,功夫不能间断,都能够得到清净心,都能够成就戒定慧,这是道场真实的功德利益。我说到此地,同学们应该能体会得到。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怎样学佛,怎样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再看下面第十个例子。浙江省嘉善县有一个叫支立的人,他的父亲,在县衙里面管刑事案件的。他知道有个囚犯,确实是冤枉的,被判了重刑,可能是判了死刑。他的心里明了,非常同情他。就帮助他申诉、替他辩护,解脱他的罪。这个囚犯知道支立的父亲这一番好意,囚犯就跟他妻子商量,他说:“支公有意思帮助我,来解脱我的刑责。我很惭愧,无以报答,这是救命之恩。明天你可以请他到乡下,委身于他。如果支公能更用心来帮忙,这样,我就能够生还了。”这个妻子也非常贤良,听了之后,没别的办法,所以,就边哭边答应了。到了明天,支先生到了乡下,这个囚犯的妻子就自己出来劝酒,并把她丈夫的意思告诉支公,支公听了之后没有接受。虽然没有接受对方的好意,但是,他还是全心全力把这个案子平反过来了。这是很难得的一桩事情,他能做到大公无私,用真诚心来平反冤狱。后来,囚犯出狱,夫妻两个人一起到支公家里叩头拜谢,说:“您这样好的人,在近代实在是少有。现在,您没有儿子,我家有个女儿,女儿也长大了,我送给先生作妾,希望将来给你生几个儿子。”这个在情理上是能讲得通的,支先生同意、接受了。就预备了礼物,把这个囚犯的女儿迎娶为妾。以后,就生支立。这是支立父亲做的善事,他后世的子孙逐渐发达了。支立二十岁考中进士,官做到翰林院的书记官。后来,支立的儿子支高、孙子支禄都作了州、县学校里面的教官。重孙支大纶中了进士。

 

  了凡所举的这些例子,大多数都是浙江这个地区。由此可知,举例这个原则,一定要在最近的地方,听起来大家都知道,这才有公信力。了凡先生当时提出这些人,大家都知道、都很熟悉,足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以上这十条故事,虽然每人所做的各不相同,所行的都是一个善字,都是做好事。我们读了之后想一想,都是利益别人的事情,全心全力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今天我们的心量更要拓开,事,无论大小,但看你用心,所以,谚语常说“量大福大”。如果我们心量大,一点点的小善,都变成无量无边的善德;如果心量小,做的善事再多,福报也不太大。由此可知,心转境界是真的。

 

  下面,了凡先生进一步告诫他的儿子,告诉他什么是善,这很重要!善,若要再精细地加以分类来说,那么做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直的,有曲的;有阴的,有阳的;有是的,有不是的;有偏的,有正的;有一半的,有圆满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难的,有易的。这各有各的道理,都应当辨别,应当清楚。现在,这个世间有许多人都在修善,佛门里面人更多。学佛多年,行善多年,没有好的果报,于是怀疑:佛法不灵。转过头来去学其它的法门、去学其它的宗教,那你就能够得到好的果报吗?未必。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发生?就是对于这个善,到底是真是假、是邪是正、是偏是圆不知道,自以为是善,自夸自己做善事,做得怎样有功德,哪里知道这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这样做岂不是冤枉,白费苦心?所以,我们要想修善积德,首先得把这些事情搞清楚,现在我们一桩一桩地来研究。

 

    什么善是真是假? 元朝的时候,有一些念书人向中峰和尚请教,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中峰和尚,元朝时候人,这是一代高僧,他的著述很多。我们净宗学会成立,有时候也不免随俗,做超度的法会。我们的超度,跟一般寺院做的不一样,我们只采取一个方法,多半是在佛七圆满之后的一天,我们做一堂《三时系念》的佛事。《三时系念》这个佛事仪规就是中峰和尚做的,他的作品。这个佛事冥阳两利。这些年来,我们在中国、在外国普遍地宣扬,所以,净宗同修对中峰和尚不会生疏。

 

  有学生问中峰和尚:“佛家常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佛这个说法靠不住!为什么看到这个人作善,他的子孙不发达?那个人作恶,他的家道非常兴隆?”中峰和尚解释说:“我们是凡夫,凡夫这种情染没有洗涤干净,我们的法眼、慧眼没有开,常常把事情看错、看颠倒了,把善看作恶,把恶看作善。所以,你不感到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去责怪上天的报应不公平。”大家又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恶怎么会看颠倒呢?”中峰和尚听了之后,老和尚有智慧,有教学的手段,不做解释,叫他们自己说一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个学生就讲:“骂人、打人,这是恶;恭敬人、礼敬人,这是善。”中峰和尚回答说:“你说的话未必对。”又有一个学生说:“贪财乱要钱是恶;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中峰和尚说:“你说的也不一定是对。”许多学生各人说各人对善恶的看法,中峰禅师全不同意。可见得这些年轻人知识浅薄,看问题只看表面,没有深究,往往把问题看错了。中峰禅师把他们的看法都否定了。这些学生就向中峰禅师请教,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中峰和尚就把善恶的标准定出来了,这是中峰禅师教导这一帮年轻人:“你起心动念、言语作为是利益别人的,是利益社会的,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的,那是恶。你对这个人有利益,你打他、骂他,善!如果是为了自私自利,恭敬人、礼敬人,那是巴结,那是恶,那不是善。真善、假善一定要搞清楚。利人,大公无私,公是真的,这个善是真的。利己,那你是私心;私心,这个善是假的,不是真的。再进一步说。如果你这个发心,是从你真心里面发出来,利益大众的,这是真的。如果看到别人做,我们也去模仿,这是假的,不是从你真心里头生出来的。为善最重要的是真心,只知道帮助别人,绝不求一点自私自利。真假要从这里辨别。我们所做的这个善事,不露痕迹,不需要让人知道,你做的这个善事是真的,这叫阴德。如果你是有企图、是有目的,你才做这桩善事,这个善事是假的。这些地方都要自己认真好好地去省察。”

 

  什么叫端曲呢?现在的人,看到谨慎、不倔强的人,都称他“这是善人”,社会上都很尊重他。可是,古时候的圣贤,他宁愿欣赏这个人有志气、肯进取,或者是安分守己不肯乱来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他才有胆识,他才真正能够为群众服务,为国家担当大任。如果这个乡里的人,虽然很谨慎,虽然是个好人,个性非常柔弱,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没有担当,这样的人老夫子称为“德之贼”,他不是一个好榜样,如果人人都学他,那就坏了。所以,世间人对于善人、恶人的标准跟圣人恰恰相反。从这个观点,推广到各种事来说,俗人所喜恶,完全不同于圣人,哪里还有不错的呢?天地鬼神,他们的见解跟圣贤人相同,与世俗人的看法确确实实不一样。鬼神是不是有权将祸福降临于人?没有。这个要懂得,鬼神并没有权。就好像我们这个世间,有人行了善事,有人做了恶事。执法的人员,那些刑警来加刑罚给你,是不是他有权加?不是,是因为你犯了罪,他才拿手镣、脚铐来铐你。你不犯罪,他不敢侵犯你。天地鬼神就像刑警一样,是因为你自己造作的善与不善,所以,他来嘉奖你,他来惩罚你,这个奖励、惩罚都是自作自受,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发心要想修善,发心要想积德,决定不能被耳目所欺骗;眼睛喜欢看、耳朵喜欢听,要是随顺这种贪心,我们就错了。必须从起心动念隐微之处,将自己的心洗得干干净净;换句话说,决不能让邪恶的念头,污染了清净心。佛经里常说,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教我们修学的纲领,佛讲“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跟这个地方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心完全清净。全是济世救人的心,这就叫端,端就是直,里面决定不夹杂一丝毫的自私自利,如果有一点点讨好世俗的心,那就曲,就不直。全是爱人的心,“爱人”就是佛家讲的大慈大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情,如果有感情就错了。这个爱是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真诚的爱心,这是端。如果这里面还有丝毫怨恨不平,我们发的心是曲,这个心不是端。全是恭敬别人的心,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一个感恩的心,这是端。假如掺杂丝毫玩弄世人的心,那就是曲。这些地方应当细细地去辨别。

 

  什么是阳和阴? “阳”是完全显露出来,你做的好事人人都知道,报纸上表扬你,电视节目也在传播、在赞扬你,你所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报掉了。阴善,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这个好,这叫阴德,积阴德。阴德天报之,你将来得的果报厚,得的果报殊胜,得的果报长远。如果是阳善,人家赞叹、赞扬你,恭敬你,我们今天一般社会上讲知名度高,提起来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也是福,这也是果报,这都报掉了。实在讲,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是古人有所谓“实至名归”,你真有实德,自然有人赞叹。你藏得再隐密,总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被人发现,人家就会赞扬。譬如近代的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修善积德,积阴德,没有人知道他。到他老人家七十岁的时候,有几位居士,徐蔚如这些人,民国初年的大居士们,都是有学问、有道德。他们去朝普陀山,在普陀山藏经楼遇到印光法师,觉得印光法师的风度、言谈跟一般出家人不一样,于是常常亲近他,常常向他请教,才知道这个老法师真的有德行。他们回到上海,写了不少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于是,印光大师的大名就这样传出来了。这不是印光大师委托他的,是他们这些人真正见到这样一位高僧大德,普遍向广大群众介绍,这叫实至名归。这个名不是虚名,真有实德,我们要明了。

 

    了凡先生接着说,出名,天地鬼神都忌讳,所以,出名不是好事情。知名度很高的人,他没有实德,往往遇到意想不到的灾害。这在历史上我们看得到,现在这个社会上,你仔细去观察,现世报。他出名,那也是福报;任何一个行业里面,如果没有真实的德行,他知名度愈高,潜伏着意想不到灾害的机会就愈多,这个我们要知道。

 

   这个人没有过失,是个善人、是个好人,行善积德,而被别人侮辱,被别人误会,恶名广布。大家提到这个人,都骂他几句,这倒是个好事情。好在哪里?他的罪障报掉了;每个人看到他,瞪他一眼,骂他几句,这也是果报,把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他的儿孙往往忽然之间发达了,也有少数自己晚年福报现前了。阴德、阳德的果报非常微妙!不能不加以辨别,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应该怎么作法,自己就明白了。

- 根据净空法师讲解增删选编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8 20:0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